梁璽

梁璽

梁璽,明朝中期官員。聊城人。死後被封太子少保。

基本介紹


明中期官員。字朝用。聊城人。成化二十年(1484)舉進士,授刑部主事,后官至南京工部尚書。為官20年始終粗衣疏糧。死後贈官太子少保,益“康簡”。
梁璽博學善文。聊城光岳樓上的《重修東昌樓記》碑,是由梁璽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8年)撰寫的。梁璽在《重修東昌樓記》中稱其:“台高數仞,樓高數尋,沖漢凌宵,連雲梯月,巍巍然,峨峨然,——手可摘星辰不是過也”。此外,在碑文中也介紹了光岳樓建造的目的和意義:由於東昌“地介乎齊、魯、衛之境”,又為“南北之通衢”,是軍事和交通的重鎮,所以“我朝開國以來,設城垣以為之保障,而城之內有置樓於中,其所以嚴更漏而窺敵望遠,舉在是也。”
梁璽曾督辦中都軍儲,上書求留節餘用于軍民,得皇帝嘉許。不久,升任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因奔母喪,未上任,卒於家。其子梁相,宏治十七年(1504年)舉人,任杭州新城縣知縣。一囚犯重賄巡按御史求免刑,巡按命梁相從輕處理,梁相無力抗命,不願徇私框法,棄官謝政,在縣城租房教書為生,並修郡志。
梁璽之孫——梁承學,隆慶二年進士,任延安府推官,明斷疑案多件,政聲頗著。又升任南京工部主事,戶部郎中等職。旋任陝西副使。延繕城堡,整頓武備,境內肅、然逢災即賑,百姓得生。后被妒者誣餡。遂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