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毓並

范毓並

范毓並,字芝岩,介休張原村人,清康熙、乾隆年間著名皇商。

簡介


范氏家族早在明代中葉就“市易邊城”,為張家口貿易八大家之一。由於對滿清貢獻財貨,久著信義,清世祖入關定鼎后,便召賜為皇商。當時清廷鑄錢需要大量銅,范父范三拔請減價包運銅貨,經清廷批准,范氏等幾家,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開始了進口日銅的中日貿易。此時,20歲的范帶著船幫經商於塞北各地,當其父承辦進口日銅不久,因病休養。他便挑起進口日銅的重擔,帶領船幫往來於中日之間進行貿易。每年進銅數百萬斤,均用最低價賣給國家。與范氏一起承辦者共有6人。其他5人經常任意揮霍錢財,滿足私慾,10多年共虧損銀83萬兩,按理當受國家處罰。他付出巨大犧牲,獨立進行了補償,使大家免於受罰。後來由於日本限制日銅出口,清廷出現銅荒,於康熙五十五年改由8省承辦,范氏暫停止了對日貿易。

生平事迹


康熙六十五年(1721),准葛爾叛亂,清政府派兵征剿,運送軍糧十分困難。范從小熟悉沙漠路途,便與弟弟申請自願辦糧售軍。於是從雍正初年開始,輾轉沙漠,萬里迢迢,歷盡艱辛,將軍糧按時運送前線。廉價供售軍用,節省庫銀億萬多兩。軍帥將他兄弟功勞上奏皇帝,賜兄為太僕寺卿,弟為布政使司參政。
由於清廷銅源緊張,乾隆三年(1738)清廷又起用范氏承辦進口日銅,范受命將日銅輸入後任低價交售國家,但年年出現虧損。曾上奏朝廷,未被重視。乾隆十五年後,范因病回家養老,對日貿易由其子清柱及侄兒清濟續辦,到乾隆四十六年(1783),虧損已高達一百五六十萬兩銀。因虧損甚巨,乾隆四十八年(1783)被滿門查抄,范氏皇商生涯,至此宣告結束。

個人貢獻


范作為一個精明幹練的皇商,成功的商賈大家,他的突出之處,一是有非凡的吃苦耐勞和創業精神;二是有經商發財、不忘愛國的思想;三是對家族、號友嚴格管理和要求。當他告老還鄉,將事業交給他的下一代之後,時隔不久,就出現了事業的危機,並遭致家敗,這有清廷腐敗專制壓抑的原因,也有范氏下一代在經營管理不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