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經堂詩話
帶經堂詩話
帶經堂詩話這本書是王士禛寫的,共三十一卷。
王士禛(1634-1711年),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山東新城(今山東桓台)人,清代文人。
王士禛的“禛”字,在他死後,於雍正時避諱,被改稱王士正。乾隆帝賜名士禎,並追謚文簡。
王士禛為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兩年後赴揚州推官任;后升禮部主事,歷充經筵講官,國史副總裁,官至刑部尚書。
其詩為一代宗匠,領袖清初詩壇數十年,與朱彝尊並稱為“朱王”。《四庫提要》稱“其聲望奔走天下,凡刊刻詩集,無不稱漁洋山人評點者,無不冠以漁洋山人序者”。他終生勤謹好學,著作豐富,有《帶經堂集》九十二卷,又刪定為《漁洋山人精華錄》十卷。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張宗柟輯其論詩語為《帶經堂詩話》,合卷首共三十一卷。
《帶經堂詩話》,清代王士禛撰詩話,共三十一卷。《詩話》首列《綜論》、《懸解》二門,輯源流、體制,以及佇興、人神等詩歌理論方面的語錄;次《總集》、《眾妙》二門,輯具體作家、作品、詩集方面的評論;再次《考證》、《記載》二門,輯句法音訓用字名物及武人、閨閣、棲隱、禪林等方面詩話;末以《叢譚》、《外紀》二門結束,共八門六十四類。李慈銘《越漫堂日記》稱此書“門類太多,或嫌瑣雜;重文並錄,又近贅疣,是其病也”。但能廣泛取材,網羅極全,也是編纂者的一大貢獻。
王士禛論詩主“神韻”:“神韻二字,予向論詩,首為學人指出”(卷三)。《詩活》在中國詩歌批評史、中國美學史上的價值,即由“神韻”標出。《懸解門》、《總集門》、《眾妙門》最集中輯錄了王氏的“神韻”說種種主張。其基本內涵有四:一、接著司空圖詩“味”說,嚴羽“妙悟”說講詩,極力推崇“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與“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為不易之論,將這一派詩論推闡全更充分的理論層次。二、強調詩歌創作的“佇興”自得,真趣本色,興會觸發、雲“有來斯應,每不能已;然須自來,不可力拘”,“每有製作,佇興而就”(卷二)。三、強調詩歌風格的“無跡可求”、“興象傳神”,稱頌王維詩“興會神到,自然高妙”,孟浩然詩“興會超妙,不似後人章句”(卷三)。四、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神韻”說的提出,既挽轉明代前後“七子”詩風“貌大中虛”、喪失生氣的積弊,又補救了“公安”、“竟陵”詩風“空疏”、“纖碎”的缺陷,因而開出了一種新境界。
《帶經堂詩話》有乾隆年間初刻本、今人戴鴻森(夏閎)以同治十一年(1873年)廣州藏修堂重刊本作底本,參校乾隆原刻本,經刪刊重複,校正訛誤,由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分上下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