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花鼓
襄陽花鼓
襄陽花鼓戲形成於清道光年間,並影響、傳播到湖北鄖陽、遠安以及陝南、豫南等地。在當地曾有“一清、二黃、三越調,花鼓戲玩得也熱鬧”的稱譽。其劇種聲腔由“桃腔”、“漢腔”、“四平”、“彩腔”以及“干梆子”等組成,具有漢水中上游質樸、爽朗的音樂風格。
襄陽花鼓戲原本不是襄樊境內花鼓戲的惟一稱謂。在1980年以前,雖然劇目基本相同,唱腔大同小異,曲牌的名稱一樣,但襄陽花鼓戲因行政區劃不同而稱謂不同,在宜城則被稱之為“宜城花鼓”,在襄陽則被稱之為“襄陽花鼓”,在棗陽則被稱之為“棗陽花鼓”。1980年,原襄陽地區文化局在地方戲普查的基礎上,為整合襄陽地區地方戲劇資源,擴大襄陽花鼓戲對外影響,遂統一定名為襄陽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最初只有“二小戲”(即小生、小旦)、“三小戲”(即小生、小旦、小丑),後來受湖北越調、漢調、梆子等劇種的影響,逐步完善發展成“四梁”(指男角中的小生、小丑、老生、大花臉)、“四柱”(指女角中的花旦、老旦、彩旦、青衣)。在表演上,以唱功見長,特別重視生、旦行的唱功戲;各行當的唱腔基本相同,但又有著不同的要求,其中花旦要俏,正旦要穩,小生要平,花臉要粗,丑角要逗;唱腔並不複雜,但講究根據不同角色、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靈活應用;咬字吐音講究尖團清晰,行腔講究圓潤、柔和、明亮,要求有剛柔相濟的效果。
根據師承關係推算,至少在清朝道光年間,宜城就有人演唱襄陽花鼓戲。1906年,宜城出現了業餘的花鼓戲班,演些生活小戲,如《賣白布》、《補缸》、《游春》等。當時演出形式極其簡單,戲班用高粱簸子在地上圍個圈,演員即可“登台”演戲,這種形式俗稱“地攤子”或“草檯子”。1924年,宜城境內首次出現婦女登台唱襄陽花鼓戲的新事。此事緣於王崗村劉家漢、謝思倫、郝成素、劉貴堂和魏么等六人所組成的花鼓戲班,其中劉貴堂和魏么夫婦同台唱戲,開了婦女唱花鼓戲的先河,使人耳目一新,頗感稀奇,在當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那時,在宜城,知名的花鼓戲藝人還有魏崗的雷馬,曾洲的羅和尚,李街的趙金生,官莊的劉東升,王崗的魏么、劉家漢等10數人。
時至上世紀40年代,宜城境內已有花鼓戲班50多個,先後演齣劇目160多個,其中整本戲20餘個。這些戲班子不僅在本縣城鄉演出,還流動到襄陽、南漳、棗陽、保康等地,有時還同外縣的花鼓戲藝人合班演唱。如劉東升曾和保康楊孝廉、襄陽康三賴、南漳石么合班唱戲。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各地花鼓戲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影響融合。襄陽花鼓戲日臻完善成熟,最終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劇種。
作為當年襄陽花鼓戲的主要流行區域,襄陽花鼓戲在宜城民間卻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星星之火”時隱時現,業餘花鼓戲劇團仍“星羅棋布”於宜城縣域,民間薪火傳承大有人在。同時宜城的專業劇團,經常在宜城的戲劇舞台上演出襄陽花鼓戲,還將襄陽花鼓戲演到襄樊市,演到了省城。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宜城市演出的花鼓戲有8台獲得了不同級別的獎勵。
2002年8月,宜城市委宣傳部、文化局、群藝館整理出版了《宜城民族民間音樂》,該書收錄了襄陽花鼓戲的音樂、唱腔,是襄陽花鼓戲音樂的集大成者,為該劇種的保護、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4年10月,經襄樊市人民政府同意,宜城市藝術團更名為“襄樊市花鼓戲劇團”,消失了20多年的花鼓戲劇團得以復活。
在振興襄陽花鼓戲的過程中,宜城聘請到原襄樊市藝術研究所所長、國家一級作曲李大慶。李大慶對襄陽花鼓戲音樂進行了一系列大膽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創新,使這一瀕臨滅絕的劇種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2000年,宜城藝術團排演了由李大慶整理創作的花鼓表演唱《楚地風情》(即《十八相送》),該戲參加襄樊市2001年文藝調演,獲演出一等獎。2002年,宜城藝術團排演了大型新編歷史花鼓戲《宋玉傳奇》,參加襄樊市第三屆創作劇目調演,獲得優秀劇目獎,導演一等獎,編劇一等獎,作曲一等獎。該戲又於2003年參加湖北省第七屆戲劇新人新作展演,榮獲“湖北省編鐘舞台藝術演出獎”,並分別獲得導演獎、編劇獎、作曲獎。2004年,更名后的襄樊市花鼓戲劇團在《宋玉傳奇》的基礎上,排演了經省藝研所宋西庭和襄樊市藝研所王瑞國共同修改編劇、李大慶作曲的大型新編歷史花鼓戲《宋玉悲歌》。該戲入圍當年湖北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備選劇目。
2007年6月,湖北省政府剛剛批准公布的第一批9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襄陽花鼓戲被列入名錄。襄陽花鼓戲正迎來新的春天。襄陽花鼓
《賣白布》、《補缸》、《游春》、《宋玉傳奇》、《放風箏》、《六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