薴葉粄
薴葉粄
薴葉粄是福建一帶的地方傳統小吃,屬於閩菜系客家菜。“洋蟻子(蝴蝶)葉葉飛,阿母做粄女兒歸;大板拿給阿阿(姐姐)歸,小粄留來逗老娣(弟弟)”,這裡說的粄,指的是客家的薴(zhù)葉粄。過去逢節期,出嫁女兒去了娘家,回家時總要帶回薴葉粄。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浸含著悠久的文化。
薴(zhù)麻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一年四季常綠常青。薴葉粄以其濃郁的 鄉土氣息,備受鄉親和遊子的喜愛。
薴葉粄一年四季均可製作,尤以春夏兩季為佳。製作方法是摘取新鮮雛嫩薴葉,和適量粳米、糯米和井水於石臼搗爛、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團,然後把粄團捏成小塊,放在蒸籠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后金黃酥脆,清香甘潤,別有風味。
薴葉粄香氣可口,軟而不膩,常吃薴葉粄,還能耐饑渴、長力氣,去除皮膚的疾患,強身健骨,大人小孩都愛吃的。
常吃薴葉粄,能耐饑渴、長力氣,除皮膚疾患,強身健骨,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
1、精選薴葉
每年清明時節是採摘薴葉最好的季節,武平的有些農村,通常此時採摘大量薴葉,曬乾后一年四季用來做薴葉粄。
嫩葉用全葉,葉片較大的葉子可去掉葉脈。
2、將洗凈的薴葉放進鍋中煮熟,然後去水、搗爛。
3、用適量的糯米粉和搗爛后的薴葉、適量的鹽混合均勻,然後把粄團捏成小塊,放在蒸籠中蒸熟,也可油炸,油炸后金黃酥脆,清香甘潤,別有風味。
製作過程中,有人喜歡添加粳米,但一定要適量,否則做成的薴葉粄太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