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廟

浙江省紹興諸暨市寺廟

清風景區位於清楓嶺,以清風廟而著稱。清風廟建於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是為紀念南宋烈女王烈婦而築,歷代幾經修葺,現存廟宇系民國二十五年重修。王烈婦,系臨海民女。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276年),王婦被元兵所擄,為免所辱,在青楓嶺以死自誓。後人感其氣節,築廟紀念,易青楓嶺為清楓嶺。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和十月十五,各地前來憑弔清風娘娘的群眾絡繹不絕,形成規模盛大的廟會。清風廟是發揚民族氣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實物資料,且歷史悠久,建築精緻,是嵊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基本內容


清風廟,原名王烈婦祠,位於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姚嶴村東。
廟南一里許為清風嶺,廟為宋末臨海王姓烈婦而修。
據民國《嵊縣誌》:“王烈婦祠,李志(乾隆李以炎《嵊縣誌》),在清風嶺。烈婦臨海人,宋末為元師所劫,嚙指血題詩嶺石上。”“寫畢,投嶺下死。”“元至治元年,縣丞徐瑞鑿石為屋,樹碑表之;后五年,僉浙東廉訪桂秉彝為木屋四楹於石屋之南。至正中,旌曰‘貞婦’。十八年,屋毀,守帥周紹祖重建。”明正統初、成化十五年(1479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萬曆五年(1577年),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嘉慶十三年(1808年)、同治四年(1865年),均行修葺。民國25年(1936年)翻修。
廟坐北朝南,單進。面寬三間。抬梁穿斗混合結構,前槽築軒。單檐硬山頂。正中設台,上供烈婦塑像。側壁有烈婦被擄、跳崖自盡等彩繪壁畫6幅。柱懸多幅名人楹聯。
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