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松江鎮的結果 展開
松江鎮
上海市松江區下轄鎮
松江鎮是松江區已撤銷的行政區域,即現在的松江老城區,現由岳陽,永豐和中山街道取代。松江鎮位於上海松江區中部,為滬杭鐵路要站。鎮區東至新洞涇港,南至滬杭鐵路,西至古浦塘與東浜交會處,北至生生橋西北。四周和華陽橋、倉橋、五里塘3鄉接壤。東西長約5.6公里,南北最寬處約2.5公里,總面積約8.4平方公里。1985年,鎮屬樂都路村有耕地1208畝,鎮內縣苗圃有果園109畝。
上海市松江區松江鎮
解放初,全鎮計39559人,其中女性18870人。1985年,有居民23793戶,76063人,其中女性36613人;農業戶口1207人;水上戶口1145人;回、滿、蒙等少數民族共195人。加上市屬單位等常住人口,全鎮共約10萬人。1985年,全鎮人口出生率為10.07‰,自然增長率為3.13‰;60歲以上9352人,佔總人口12.3%。
上海市松江區松江鎮
該鎮手工業歷來發達。近代工業始於清末,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本縣第一家採用機織的勤益毛巾廠在西門外壽安街開設。此後,先後開設針織、紡織、碾米、軋花、電機、機械、日用品等工廠,其中碾米廠最多。抗日戰爭時期,工廠、作坊大多被毀,后雖有恢復,但仍凋敝不堪。解放前,工業生產在城市經濟中的比重很小。解放后,工業逐步發展。1959年,市區工廠陸續遷入、興建。縣辦、鎮辦工業也有顯著發展。1985年,鎮內有市、縣、鎮屬工廠73家,其中鎮辦14家;職工26357人,其中鎮辦2839人。是年,工業產值達56166萬元,其中鎮辦3028萬元。此外,尚有部隊、樂都路村、3個鄰鄉在境內所辦工廠16家。
公共文化設施有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檔案館、電視台、少年宮、工人俱樂部等;體育設施有體育場、游泳池等;娛樂場所有人民劇場、松江劇場、也是園書場、縣府禮堂、茸城會堂等。
該鎮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唐代陀羅尼經幢),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4處(方塔、清真寺、西林塔、磚雕照壁),松江縣文物保護單位9處(侯紹裘、姜輝麟烈士紀念碑,吳光田烈士墓等等)。另有園林2處(醉白池、方塔園)。
松江岳廟
通波塘、人民河、大漲涇、古浦塘、洞涇港、沈涇塘等8條縣級航道流經鎮區。市河和護城河道在70年代基本填平。全鎮現有石橋12座,水泥橋、石座水泥橋41座。1985年,水路客運僅存松江至金山、平湖一線。
該鎮宋代已有縣學,清末始設新式學堂。1983年普及初等教育。1985年初中入學率近100%。同年,全鎮有幼托31所,入托幼兒3599人;小學7所,學生5507人;中學5所,學生5778人;師範、農業、衛生、建築等中專、職業學校14所,另有職工業餘中學、電視大學分校、教師進修學校、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聾啞學校等,學生3000餘人。全鎮有教工2240人。松江一中為縣重點中學,松江二中為市重點中學,市農業學校為全國重點中專。
醫療衛生有縣中心醫院、縣中醫院、方塔醫院、鎮衛生院、倉橋衛生院、五里塘衛生院等6所綜合醫院,另有傳染病醫院、結核病防治院、精神病防治院、婦幼保健院4所專科醫院,還有衛生防疫站、醫療救護站等衛生單位。全鎮有中級職稱以上醫務技術人員908人,醫院病床875張。
全鎮有公廁118座。城郊有機械化垃圾總堆站和污水處理廠各1個,每日加工、處理垃圾100噸、污水207萬噸。1985年,大氣污染物濃度達到國家規定的一級標準。全鎮有綠地面積1090畝,其中公共綠地490畝,綠化覆蓋率約1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約4.29平方米。
該鎮供水有日產5萬噸的自來水廠,供電有低壓線44公里,1985年供電13813萬度,其中工業用電8364萬度,照明用電4208萬度,其他用電1241萬度。全鎮有路燈678盞。
近代郵電通信始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1985年,該鎮除設縣郵電局外,尚有大倉橋、妙嚴寺、中山街、平橋、北門等5處郵電所。電話用戶有1828戶,話機1945部,平均每百人2.6部(另有18個單位小交換機總容量2350門,話機177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