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里鎮

平里鎮

平里鎮位於祁門縣城西南部,東北與塔坊鄉為鄰,東南與祁紅鄉交界,西南與蘆溪鄉接壤,西臨溶口鄉,北枕小路口鎮。東西長12公里,南北寬13.9公里,總面積達92.78平方公里。轄平里、花橋、雙程、貴溪4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344人,其中農業人口6979人。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2度,年降水量2120mm,無霜期約270天。平里鎮是祁門紅茶鼻祖胡元龍的故鄉。光緒元年,貴溪村村民胡元龍不斷探索改進位茶工藝,創製了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門紅茶,美譽“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2018年1月平里鎮成為黃山市唯一以“茶”命名的特色小鎮。2018年9月,入選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歷史沿革


平里鎮在安徽省內位置
平里鎮在安徽省內位置
平里鎮是祁門縣南路的重要集鎮,歷史悠久。宋代屬武山鄉尤昌上里;元代漢里為都,屬武山鄉十二都,明清同元所置。1932年屬三區;1939年屬二區紅里鄉;1947年,紅里鄉轄平里、程石、雙鳳、貴溪4保,花橋屬於溶溪鄉。解放初屬第四區,1952年10月屬祁紅(大)人民公社,稱平里管理區。1961年10月成立平里公社。1982年4月並社建鄉,稱平里鄉。1989年更名平里鎮。

行政轄區


平里鎮轄平里、花橋、雙程、貴溪4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344人,其中農業人口6979人。

基礎設施


鎮區各種基礎設施完善,郵政、通訊網路健全,廣播、電視覆蓋全鎮,35KV高壓輸變線路投入使用,使我鎮的居民生活用電和各類工業用電得到根本保障。皖贛鐵路穿境而過,祁(平)溶油路、平蘆公路縱橫交織,公路運輸四通八達。

產業結構


林茶資源豐富。截止至2008年底全鎮林業用地12.64萬畝,佔總面積的90.8%,活立木蓄積量33.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4.3%。有林場13個。該鎮是祁門縣重點茶區,光緒初,貴溪村(紅光村)的胡云龍學習寧紅製法,成為祁紅創製人之一。年產干茶200噸左右。其中,名優綠茶黃山毛峰、黃山翠蘭達60噸以上。

媒體報道


2013年8月底,祁門縣平里鎮7個行政村已全面完成度財政獎補工程類項目,比2012年項目提前兩個月完工。該鎮把民生工程一事一議群眾關心的項目納入黨委、政府一項重要的日事議程,從年初報計劃、到成立有鎮村兩級主要人員參加的領導組專抓此項工作。茶季和春播農忙剛過,鎮村兩級就聯手到處組織勞力備工備料、抓緊施工,雖說七八月份長期高溫少雨,但施工隊在一線還是堅持冒高溫施工。如:雙鳳村修建公共娛樂場所,勝豐村安裝路燈,花橋村新建岔發組水泥橋,其它四個村均為村中和機耕路的路面硬化。施工中,鎮村幹部還經常深入到工地,幫助做好安全施工、督查質量、送茶水、送防暑藥品等工作,從而保證了工程項目能按質按量的提前完成。

鄉鎮榮譽


平里鎮科教意識濃厚,1984年4月,雙程村創辦了祁門縣第一所農民科普夜校。1988年,平里鄉農科教協會成立,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條“政府統籌下農科教結合”的好路子。1996年榮獲全省農科教結合一等獎。1999年,平里鎮被列為黃山市中心鎮與綜合改革試點鎮。花橋村委會被授於“全國模範村民委員會”。2000年,平里鎮榮獲“全國農科教結合示範鎮”稱號,花橋村獲“全國農科教結合示範村”稱號。農科教結合不斷深入,湧現了象吳永和、章克兵等一批科技示範大戶,興建了查村坦大棚蔬菜、花橋黑山羊、紅光火雞、仙寓早茶園等一批科技示範園(基地),2001年榮獲全縣科教興鄉鎮考核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