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園鄉

河北保定蓮池區下轄鄉鎮

南大園鄉,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地處蓮池區中南部,東與焦庄鄉相鄰,西南與五堯鄉接壤,西與競秀區相連,北與南關街道毗鄰。鄉人民政府駐馬家疃村。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3千米,總面積17.22平方千米,總人口28383人(2018年)。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初,建南大園鄉,屬保定市第四區。1962年8月,建南大園公社。1984年4月,改為南大園鄉。南大園鄉地處平原,地勢平坦,西北部偏高,東南部偏低。截至2019年10月,南大園鄉轄4個社區居委會和17個村委會。鄉人民政府駐馬家疃村。2011年,窯上村(花卉)被農業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稱號。 

徠截至2013年,南大園鄉農業總產值64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56元,養殖總產值1018萬元;固定資產總投37.17億元,實現利稅138億元;商品零售額數為18億元。2017年,南大園鄉企業個數共1500個,企業從業人數62932人,其中工業企業94個,規模以上12個。2018年,南大園鄉有工業企業94個,其中規模以上11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初,建南大園鄉,屬保定市第四區。
南大園鄉照片
南大園鄉照片
1952年徠,屬保定市第五區,分為東小庄鄉、西馬池鄉、黃庄鄉。
1956年3月,以近郊6個村為基礎建南大園鄉,屬保定市原南市區。
1957年11月,屬保定市。
1958年12月,為保定市清苑區東風公社南大園管理區。
1960年12月,撒管理區,建四季青蔬菜場南大園分場,屬保定市區。
1962年8月,建南大園公社。
1963年5月,屬保定市郊區。
1984年4月,改為南大園鄉。
1987年11月,劃歸保定市原南市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大園鄉地處蓮池區中南部,東與焦庄鄉相鄰,西南與五堯鄉接壤,西與競秀區相連,北與南關街道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3千米, 總面積17.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南大園鄉地處平原,地勢平坦,西北部偏高,東南部偏低。最高海拔21.55米,最低海拔13.2米。 

水文

南大園鄉境內有府河,流經東小庄、八里庄、西馬池、南金庄村,長3.8千米。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末,南大園鄉轄南金庄、史庄、劉家疃、馬家疃、止舫頭、窯上村、黃庄、五里鋪、南大園、岳庄、八里庄、東小庄、東馬池、中馬池、西馬池、南劉各庄、北劉各庄17個村民委員會和卓雅、支農路、長城家園3個居委會。 
截至2019年10月,南大園鄉轄4個社區居委會和17個村委會, 鄉人民政府駐馬家疃村。 
南大園鄉區劃詳情
社區居委會村委會
1.支農路社區1.八里庄村5.中馬池村9.北劉各庄村13.岳庄村17.馬町村
2.楓林花溪社區2.西馬池村6.五里鋪村10.東馬池村14.堯上村——
3.卓雅社區3.南大園村7.黃庄村11.南劉各庄村15.史庄村——
4.長城家園社區4.東小庄村8.金庄村12.止舫頭村16.劉町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末,南大園鄉總人口27156人,流動人口2012人。總人口中漢族27074人,佔總人口的99.7%;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等,共81人。截至2013年人口出生率9.82‰,人口死亡率5.15‰,人口自然增長率4.6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34人。 
截至2017年末,南大園鄉常住總人口28582人。 
截至2018年末,南大園鄉戶籍總人口28383人。 

經濟


綜述

2010年實現社會總產值323億元,成為保定市經濟最發達的鄉鎮之一。
截至2013年,南大園鄉農業總產值64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56元,養殖總產值1018萬元;固定資產總投37.17億元,實現利稅138億元;商品零售額數為18億元。 
2017年,南大園鄉企業個數共1500個,企業從業人數62932人,其中工業企業94個,規模以上12個。 
2018年,南大園鄉有工業企業94個,其中規模以上11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南大園鄉--休閑
南大園鄉--休閑
大園鄉黨委政府務實、高效、開拓、進取,幾年來,全鄉經濟快速發展南。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2.25億元,綜合利潤1.92億元,財政收入5790萬元,成為保定市經濟最發達的鄉鎮之一,先後被授予“保定市特級鄉鎮”、“保定十強鄉鎮”、“河北省百強鄉鎮”等榮譽稱號,鄉黨委被評為“河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優越的發展環境,為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現全鄉共有鄉鎮企業1318家,其中骨幹型規模企業15家,5家企業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非農行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8.1%。形成了以長城汽車、太行集團、興冀特種紙業等支柱企業為龍頭的經濟區。產品涉及汽車及零配件製造、採暖設備、給排水設備、造紙、化工、紡織、乳品、服飾等諸多相關領域。南大園鄉還是保定市重要的倉儲基地。保定鐵路貨場、北京軍區華北物資公司、保定機電公司、保定木材公司、保定五金公司、保定鑫豐裝飾材料市場等特大型倉庫、市場都坐落在轄區內,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南大園鄉--地圖
南大園鄉--地圖
南大園鄉產值億元以上的企業有長城汽車、長城橋業、長城配件、亨達銅業、力達塑業、東南紡織有限公司。木材市場、鞋帽市場、鋼材市場、汽貿市場、糧油市場、花卉市場六大市場經營形勢看好。成片小區的開發,使村鎮開發改造走上了快車道。

第一產業

截至2013年,南大園鄉耕地面積5737畝,種植以蔬菜、小麥、玉米為主,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06畝,糧食產量1744噸;特色種植有窯上村花卉,種植面積90畝,年產量15萬盆,銷售量18萬盆,年收入3500萬元;畜牧業以飼養豬、奶牛、家禽為主;養殖大牲畜305頭,家禽15210隻,總產值1018萬元。 
新農建設
南大園鄉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入手,以提高農民文明程度為著眼點,認真學習“八榮八恥”,結合農村
會議決策
會議決策
實際,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四結合”、“四營造”,把榮辱觀教育落到實處。通過廣播、標語、簡報、宣傳欄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鄉領導幹部結合本職工作深入到村、企業進行宣講,組織鄉黨委理論中心組成員、全體機關幹部、村兩委班子成員、企業廠長經理對“八榮八恥”進行學習座談,暢談體會。使全鄉每一個黨員幹部、群眾對“八榮八恥”的內容有了更好的了解和把握,做到了學深學透,入腦入心。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全鄉範圍內營造出了榮辱觀學習教育的濃厚氛圍。

第二產業

截至2013年,南大園鄉有企業205家,其中有一定規模企業16家。完成固定資產總投37.17億元,實現利稅138億元。 
2017年,南大園鄉完成工業總產值885.1億元,完成利稅108.88億元,商品零售總額24.7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33.71億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3年末,南大園鄉商業網點數21個,商品零售額數為18億元,主要從事日常用品的銷售與批發等;外貿出口產品汽車企業1家,年出口額45億元。 
截至2018年,南大園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文化


名稱來歷

清朝時在保定市城牆南邊,百姓以種菜為生,稱為南菜園。新中國成立后,東上坡、西上坡、南菜園統稱為南大園,鄉政府駐地在南大園轄區,故稱南大園鄉。 

交通


交通運輸

南大園鄉有107國道過境。7、21、51、28、32、310、607路公交線路經過,設有11個站點。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南大園鄉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910人,專任教師75人;小學4所,在校學生530人,專任教師137人。共有學生1700左右,教師11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3年教育經費18.7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8.76萬元。 
教育資源
黃庄村中學
黃庄村中學
庄村中學園,全鄉在校學生一千六百餘人,
南大園鄉照片
南大園鄉照片
在職教師130餘人,全部具有大學本、專科學歷,是一支老中青相結合,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奮鬥,朝氣蓬勃的隊全,全鄉教師正在以總校長蔡雙利同志的帶領下,大踏步地向“辦人民滿意學校,創一流成績”的目標邁進。長城地質學院是一所國家統招本科三批的大學。位於保定市南大園鄉,對該鄉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體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南大園鄉各村均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員佔全體人員的20%。南金庄村建有羽毛球、籃球場地。 

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末,南大園鄉有有文化站18個;鄉級圖書室1個,農家書屋13個,藏書量3.1萬冊;民間藝術抖空竹。有黃庄老人節、馬家疃迎春筆會、南金庄文化節等文體活動。 
文化建設
南大園鄉結合新農村建設,從“建”字上著手,2007年先後投資近300萬元,建起了文化活動廣場、圖書室、微機室、村民辦事大廳、老年活動中心、農民夜校,組建了農民協會,為村街繪製了文化牆,以漫畫
文化活動
文化活動
形式宣傳《公民道德規範》和各項法律法規。他們從“學”字上下功夫,各村充分利用農民夜校、農民協會等陣地,結合村民實際開展了多層次的讀書學習活動,幫助村民豐富文化知識。他們還利用科普知識宣傳欄,定期發布各種致富信息和實用技術,引導村民準確把握市場,一些村民還學會了上網查詢信息和科技知識,有效提高了全鄉種植、養殖業的科技含量,增加了農民收入。該鄉注重以豐富的活動內容提高村民的文化品位,窯上、東小庄、南大園等村的秧歌隊、武術隊,金庄村的大鼓隊、獅子隊,南劉各庄村的器樂表演,每天晚上都活躍在全鄉6個文化活動廣場。東小庄、馬家町等村還開展了乒乓球比賽、書畫展、攝影展、猜燈謎等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末,南大園鄉有醫療機構48個。其中診所8個、村衛生所(室)40個。鄉村醫生36人,護士20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3年,南大園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33戶、38人,月支出10352元,月人均272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153戶,199人,月支出21890元,月人均110元。五保戶3人,年支出22320元:非農人口和參加城鎮居民保險人數5590人:農村參加新農合人數19025參合率100%。 

獲得榮譽


榮譽稱號

南大園鄉先後獲得河北省百強鄉鎮,保定市特級鄉鎮、十強鄉鎮等稱號。 
2011年,窯上村(花卉)被農業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