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

漢語詞語

肉食,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ròu shí,指以肉為食,或指肉類食品;吃葷。古代高官厚爵者以食肉為常,故用肉食者稱享有厚祿的官員。出自《左傳·庄公十年》。

基本解釋


1、[meat] 以肉為食。或指肉類食品。古代高官厚爵者以食肉為常,故用肉食者稱享有厚祿的官員。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傳·庄公十年》
2、[carnivorous] 以肉類為食物;吃葷。
肉食動物。

引證解釋


1. 指高位厚祿。亦泛指做官的人。
(晉)杜預 註:“肉食,在位者。”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退士不居肉食之列。”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九:“肉食謀何失,藜藿緬縱橫。”
(清)梁啟超《變法通議·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今之變法者,其蔽有二,其一欲以震古鑠今之事,責成於肉食官吏之手。”
2. 以肉類以食物;亦指肉類食物。
(漢)桓寬 《鹽鐵論·國疾》:“婢妾衣紈履絲,匹庶粺飯肉食。”
(宋) 范成大《冬日田園雜興》詩之七:“朱門肉食無風味,只作尋常菜把供。”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神女廟神鴉》:“果有鴉十餘,往來旋繞,以肉食投之,即攫去。”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章:“已經過了晌午,阿興才把肉食燉好。”

肉類包括


肉食
肉食
肉類包括畜肉、禽肉。畜肉有豬、牛、羊、免肉等,禽肉有雞、鴨、鵝肉等。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B族維生素、礦物質,是人類的重要食品。
肉類食品包括牲畜的肌肉、內臟及其製品。它們能夠提供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無機鹽和維生素。肉類營養豐富,易吸收,滋味鮮美,可烹調成多種多樣為人所喜愛的菜肴,所以肉類是食用價值很高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