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受命的結果 展開
- 漢語詞語
- 文學作品
受命
文學作品
《受命》是止庵所著的首部長篇小說,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北京人,做過醫生,當過出版社副總編輯,傳記隨筆作家,周作人、張愛玲研究者,自由撰稿人。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惜別》《周作人傳》《神拳考》等。止庵行文清淡如茶,無喧嘩矯飾,落實細節處見其幽微,情感留白處恰當自然,耐人尋味,卻不故作高深。《受命》系其第一部長篇小說。
《受命》是止庵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致敬《史記·伍子胥列傳》和《哈姆雷特》的小說。這部作品關乎記憶和愛情,記憶來自既往,還沒有退場;愛情指向新生,卻無法生長。在這兩個完全相反的作用力中間,是一個“日暮途窮”的復仇計劃。男女主人公狹路相逢,一個懷揣著秘密,糾纏於噩夢一般的記憶;一個痴想著將來,一往情深灌溉著愛情。悔與憾從而在所難免,意外與緊張也就在情理之中。
止庵在小說中,充分展示了他刻畫人物與描寫日常生活的能力,通過對花木、商品、交通、服飾、飲食、展覽以及建築和新聞事件的精準搭建,為讀者充分勾畫出一個尚未命名的八十年代。依循人物的腳步,乘坐107路、44路電車,讀者可以穿行1984-1986年的北京城:西長安街新華門對面的花牆還在,三元橋新建成不久,音樂廳還是個大基坑;《讀書》《讀者》雜誌深受年輕人的追捧;衚衕口有打雙人床的木匠,也有推著平板車賣棉套的小販,冬儲大白菜堆得像小山。組合傢具、泡泡紗床罩、世界名畫掛歷、蝴蝶牌縫紉機、鳳凰牌自行車……小說復原了一個真實的八十年代的北京。
然而時間永是向前,愛與記憶的一切,都要讓路給滾滾向前的時代。小說中屢屢提及的深圳,正是風吹來的方向,人物浪花一般的上升和跌落,也自此有了分野。
在《受命》中,止庵以1984年春至1986年初的北京作為故事背景,在自述中,止庵解釋了創作初衷:“在不超出人物關係與情節的前提下,希望為我生於斯長於斯亦將終老於斯的城市,為已經改變的往昔的生活,記錄下一點什麼。”
2021年4月,作家止庵的首部長篇小說《受命》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2021年4月6日,演員張譯在微博推薦作家止庵的新作《受命》,直言:“止庵老師把那個時代下的老北京,特別是葉、芸這兩個女人,寫得真是好啊。以至於,葉生,我想和你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