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徠勢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拼音是shì。指力量慣性趨向。

詳細釋義


⑴形聲。字從力,從執,執亦聲。“執”意為“在高原上滾球丸”。“執”與“力”聯合起來表示“高原上的球丸具有往低地滾動的力”。本義:重力。
⑵同本義。
盛力權也。從力,執聲。經典通用執。——《說文》。
富者得勢益彰,失勢則客無所之。——《史記·貨殖列傳序》。
有勢家朱丹其門,聞瑞至,黝之。——《明史·海瑞傳》。
⑶又如:勢家(有權勢的豪家大族);失勢(失去權勢);權勢(權柄和勢力);勢子(趨炎附勢的人);勢利(權勢和利益);勢任(掌握權勢的重要職位);勢利場(爭權奪利的地方)
⑷力量;威力。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宋·蘇洵《六國論》 。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資治通鑒》。
⑸又如:聲勢(聲威和氣勢);勢耀(勢力威望);勢傾人主(威風勢力壓倒了皇帝);勢派(氣勢;氣派)公(袁可立)至,即博收訟牒下各縣以殺其勢。——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⑹形勢;情勢。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漢·賈誼《過秦論》。
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⑺又如:勢促(形勢所迫);勢面(世面);勢窮力屈(形勢窘迫,力量衰竭);大勢所趨;守勢;勢勝(形勢優越)。
⑻姿態。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⑼又如:裝腔作勢。
⑽形狀;樣式;架式。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虞初新志·魏學洢·核舟記》。
⑾又如:勢相。
模徠樣(樣子);勢況(樣子,模樣);勢沙(勢殺、勢煞、勢霎。樣子;模樣);勢樣(樣子;姿勢)。
⑿自然界或物體的形貌。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⒀男性及雄性動物的生殖器。
淫者割其勢。——《晉書·刑法志》 。
⒁又如:勢不知有無(忘乎所以;由於過度興奮而忘記了一切。勢:指男子生殖器)。
⒂物理學名詞。亦稱“位”。根據它可以算出在某範圍內任一點的強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數中的任一函數。
⒃勢頭;趨勢;時機。
三保見敵勢可乘,急揮幟。——《清稗類鈔·戰事類》。
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廟之中。——《史記·項羽紀贊》。
⒄又如:勢如破竹。
⒅姓 。

常用片語


勢必、勢不可當、勢不兩立、勢成騎虎、勢降、勢阱、勢均力敵、勢利、勢利眼、勢如破竹、勢要、勢在必行、勢子、勢族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𠀤音世。《說文》盛權力也。《孟子》好善而忘勢。
又《廣韻》形勢。《易·坤卦》地勢坤。
又《增韻》氣燄也。《書·君𨻰》毋倚勢作威。
又《韻會》外腎為勢。宮𠛬,男子割勢。
又《韻補》葉式列切,音設。《木華·海賦》群山即略,百川潛碟。泱莽澹濘,騰波赴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