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俄語:Всесоюзный Ленинский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Союз Молодёжи)是是蘇聯青年群眾性的社會政治組織,是蘇聯共產黨(俄語: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的積極助手和後備軍,在蘇聯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活動。以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培養未來的共產黨員為宗旨。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於1918年10月29日創立,由以前參加過俄國革命的各種青年組織合併而成,當中許多組織還參加過國內內戰,當時稱“俄羅斯共產主義青年團”,1924年7月改名為“俄羅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3月改為現名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俄語:Комсомол),位於北極地區北地群島的共青團員島和位於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阿穆爾河畔的共青城都以本團名稱命名。

組織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規定,團的主要任務是:造就有高度文化的、熱愛勞動的共產主義事業的青年建設者,協助蘇聯共產黨在青年中開展活動,為共產黨培養接班人,領導蘇聯列寧少年先鋒隊的活動。凡年滿14—28歲的青年,承認團章、在團組織內活動、執行團的決議並交納團費的,可成為共青團員。在團內擔任職務的人年齡能夠延長。不夠14歲的青年可以加入與共青團密切相關的全聯盟先鋒組織(少先隊)和年齡極小的兒童組成的十月兒童團。
共青團的全盛時期(1970年代和80年代初)成員達到高峰——約有4000萬人;俄羅斯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在年輕時曾經是團員。到1991年有2100萬團員,第一書記是弗拉基米爾·久金。
共青團的最高領導機關是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全蘇代表大會,每4年開一次。1918—1991年共開了22次代表大會。代表大會選舉團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產生書記處、常務委員會、第一書記。團中央下設工作部門和辦事機構。在加盟共和國、州、市、區均有組織。有基層組織40萬個。蘇共的許多領導人曾擔任過共青團的領導工作。共青團員積極參加了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由於蘇聯政治形勢發生變化,9月27—28日召開共青團第22次非常代表大會,決定停止共青團中央機關的活動,各共和國的共青團的遺產由青年聯盟繼承。
1979年《共青團真理報》探險北極紀念小型張
1979年《共青團真理報》探險北極紀念小型張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報是《共青團真理報》(俄語: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

綜述


共青團建團日(10月29日)宣傳畫
共青團建團日(10月29日)宣傳畫
在革命時期,布爾什維克對成立一個青年後備軍沒有什麼興趣。然而,1918年布爾什維克黨組織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儘管他有的組織沒有完全一致的成員資格及信仰。到了次年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事實上取得了對所有組織的控制權,並很快正式成立了黨的青年後備軍。在他剛成立的時候,它的名稱為“俄羅斯共產主義青年團”(РКСМ)或“俄羅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РЛКСМ)。
共青團各級基礎組織的構成與黨的基層組織相當,他們對共產黨和蘇聯幾乎沒有直接影響,但在向青年人傳授蘇聯共產黨的價值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還是一個向政治領域輸送青年的一個機關。由於這些目的,他是一個勞動和政治活動相結合的高流動性的組織,他於短時間內就在政治上取得了重要地位。積極的成員會得到各種特權以及提升的選擇權。在蘇聯社會中,共青團員在就業、獎學金等方面常常比非團員享受優待。積極參加共青團也被認為是取得共產黨員資格的重要條件。蘇聯共產黨前總書記安德羅波夫有一段時間追隨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他憑藉卡累利阿的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改革的早期階段,當私營企業剛被謹慎的引入的時候,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被授予了經營開放商業的特權,一邊讓青年人有一個更好的選擇,並特別成立了青年科學及技術中心。同時,許多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的領導人都加入並在俄國局部或國家反壟斷委員會擔任重要職位。因此,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的許多積極分子都被給予了一個通往經商之路的有利階梯—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有一句箴言如此說道:“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是資本主義的學校”,暗諷列寧的“共青團是社會主義的學校”。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
從誕生那天開始,蘇聯青年團就參加了戰鬥。在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一年的內戰中,青年團曾在蘇維埃政權危急的三個時期,三次總動員自己的團員,直接參加反帝國主義、反白匪的武裝鬥爭,在前線上立下許多功績,因此而得到紅旗勳章
“我們的知識,我們的筋肉和我們的生命,是屬於工農政權的。在燃燒著內戰之火的年代里,我們絲毫沒有吝惜它們;在新的考驗和勝利的日子裡,我們也將毫不惋惜的把它貢獻出來……我們莊嚴地向蘇維埃政府宣誓,願意最熱烈的參加政府的一切計劃和一切工作。”這是蘇聯青年第八次代表大會接受蘇維埃政府所獎給的紅旗勳章時所作的莊嚴的誓言。
在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四年蘇聯經濟恢復時期,青年團與聯共黨密切團結在一起,為恢復破碎的工業和農業而鬥爭。當時最困難的部門是“燃料戰線”。被敵人破壞的頓巴斯煤礦,亟待修復和提高產量,以供應全國需要。黨動員青年團員參加了這項工作,到處成立了青年突擊工作隊,他們忍飢挨餓不眠不息的勞動結果,不出一年、煤的產量就超過了戰前的水平。
在兩次五年計劃中間,青年團員帶領全體青年在勞動建設戰線上創立了驚人的功績。由列寧格勒青年團員發起組織的“突擊隊”運動和頓巴斯煤礦工人發起的斯達漢諾夫(青年團員)運動,迅速普及全國,成為社會主義競賽的最好的形式。兩次五年計劃中,青年團派了約二十五萬男女青年去從小規模最大的建設工作。一九二九年,青年團員建立了蘇聯最早最大的拖拉機工廠——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後來又建設了蘇聯最大的水電站第聶伯河水電站,重工業基地馬格尼托戈爾斯克冶金聯合公司,庫茲涅茨冶金公司,從突厥斯坦到西伯利亞的鐵路,莫斯科的地下鐵道,以及重建頓巴斯煤礦。他們還在西伯利亞大森林中,在阿穆爾河旁建設了一座新的城市——共青城。
由於在經濟建設中的巨大的功績,青年團員又光榮的獲得了蘇維埃政府獎給的勞動紅旗勳章。
一九四一年六月,德寇進犯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開始了。響應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的號召,走上前線的青年志願軍有九十萬人。在保衛莫斯科、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的戰鬥中,青年團員中出現了無數傳奇式的英雄人物。例如在保衛塞瓦斯托波爾的戰鬥中,青年團員巴力兼柯一人消滅了三百零九名德寇。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青年團員蘇哈諾夫一人抵擋了三十輛坦克的進攻。
在德寇佔領區,僅在烏克蘭一地,戰時就有二百十三個地下市委和區委與二百六十八個青年團地下組織在活動。在克拉斯諾頓地區,一九四二年創立了青年團地下組織“青年近衛軍”,他們在敵占區進行宣傳,破壞德寇後方……後來其中有一大批人被捕,但他們在敵人酷刑之下毫未動搖,從容就義。
在蘇聯全國一萬零九百四十二名戰鬥英雄中有七千名是青年團員和青年。在後方,青年團員提出“一切為了前線!”“人少工不少!”等口號,積極生產。他們還組織許多社會活動,如為紅軍捐款,收集軍事物資,技術學習,收養孤兒等工作。
戰爭結束后,為了紀念青年團在衛國戰爭中的功績,蘇聯政府又獎給青年團以列寧勳章。
在完成戰後新五年計劃中,青年團只是“節約”,“減低成本”,“創造起額利潤”等運動的積極份子。
在學校中,青年團員的任務是加強科學研究,培養專家,但同時也組織廣大學生參加各種勞動和社會活動。
在“四年完成五年計劃”的口號下面,青年團員在各種崗位上不斷打破記錄。作產成績最好的已有完成一九五〇年計劃的了。
列寧和斯大林很早就主張成立一個獨立的青年政治組織。在青年團成立以後的三十年間,聯共黨一直扶植它,幫助它。
黨給與青年團許多重要的指導。一九二〇年列寧在青年團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青年團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建設社會主義;有一個時期,常許多青年團的負責人忙於經濟建設工作,忽略了青年教育工作時,斯大林同志指出:青年團不應抄襲黨的一套,應根據青年特點,進行共產主義教育。一九三六年斯大林同志曾親自參加修改青年團的團章。
當青年團犯了錯誤時,黨總是像慈父一樣耐心的幫助它去認識錯誤,糾正錯誤。一九三七年,聯共中央曾派日丹諾夫、卡岡諾維奇等同志參加青年團中央常委會、親自糾正青年團領導機構的官僚主義傾向。
黨對青年團的工作總是給以各種方便,幫助青年團工作的發展。自聯共黨第六次代表大會,至第十八次代表大會的歷次代表大會會議上,大都討論了青年團的工作問題。一九二二年聯共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決定加強青年團的領導,分出一部黨的力量協助團的工作,並決定設法擴展青年團的政治教育工作,建設青年俱樂部、學校、體育設施和出版青年刊物等。在第十八次黨代表大會上,把黨與共產主義青年團一節添入了聯共黨章,該節確定在建成社會主義並逐漸從社會主張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時期,在國家與經濟建設中,團是黨的積極助手。團的各地方組織的工作,受黨組織的指導與檢查。
共產主義青年團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青年,參加了共產黨的隊伍,自一九一八至一九三八的二十年間,共產主義青年團介紹了約二百萬人入黨,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七的近十年間青年團員入黨的有三百萬人以上。
青年團在蘇聯所起的總的作用,曾被斯大林同志譽為“聯結黨與勞動群眾的引帶之一”。

榮譽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被授予了三枚列寧勳章,一枚紅旗勳章,一枚勞動紅旗勳章,以及一枚十月革命勳章。小行星1283 Komsomolia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此外位於北極地區北地群島的共青團員島和位於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都以本團命名。

沒落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最終導致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不再為青年的利益服務;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的領導人的品質也不斷降低,這些變化連同一些其他的結構性問題,不能再隱藏於新的,更加開放的氛圍中。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不再是保守主義,官僚政治的避難所,而且由於他政治上的無能已經不符合當時的時代。
在激進的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二十屆代表大會上,團的章程受到了了大量的修改以適應一個以市場為導向改變。然而,第二十屆代表大會上對團組織所做的改變最終毀了這個組織,組織分裂,缺乏明確的目的以及興趣,成員和成員品質及才能的不斷降低;因此不再需要這個組織了。隨著蘇聯解體,共產黨政權的垮台,蘇聯共青團亦於1991年自動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