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痰

吐痰

吐痰是指將口中涶沫或其他分泌物吐出的行為。隨地吐痰是一種很不衛生,也不文明的行為,還會傳播疾病。大家應該做到愛護公共環境,不隨地吐痰。

簡介


吐痰
吐痰
吐痰,讀音:tǔ tán(不讀tù)

文化內涵


在很多地區,隨地吐痰被視為極不文明的行為。隨地吐痰與隨地大小便一樣使人感到厭惡。

衛生問題


根據中醫理論,民間普遍認為痰不可積在身體內,因此必須及時吐出。
隨地吐痰會帶來嚴重的衛生問題。由於飛沫是很多病菌的主要傳播途徑,因此隨地吐痰是很不衛生的行為。對於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而言,隨地吐痰的害處更大。這些患者的痰中含大量的細菌、病毒、肺支原體、真菌、以及寄生蟲等。所攜帶的細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桿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等。這些病菌都可能要威脅人們的生命。有報道說,“非典”患者的一滴痰液中,藏有上億個病菌。這些患者痰液中的病菌擴散到空氣中,會在空氣中漂浮數小時。很容易造成一人傳染數人。
中國有很多可「止咳化痰」的中藥,例如秋梨枇杷蜜。
痰主要由鼻黏膜分泌,多用等滲鹽水清洗鼻腔也可以減少痰的來源。

規定


世界上很多地區都有把隨地吐痰列為非法行為。在香港於公共場所隨地吐痰會判罰款港幣1,500元,即使是直接將痰吐在垃圾桶內或馬路上的下水道皆為犯法,政府建議市民及遊客如要吐痰須先將痰吐在紙巾上再包好扔進垃圾桶內。
2018年7月1日起,《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將正式施行。市民隨地吐痰、便溺,現場拒不整改的,將處罰50元的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