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詠懷詩的結果 展開

詠懷詩

晉代史宗詩作

《詠懷詩》是晉代僧人史宗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聯寫僧人無欲無憂的人生觀;后三聯寫僧人清虛自守、騰騰任運、萬慮俱忘、悠然自適的修道生涯,這也是僧人修行生活的理想境界。詩中運用了佛教與道家的典故,語言質樸,詩意明白,體現了詩人超脫自然的心態。

作品原文


詠懷詩
有欲苦不足,無欲亦無憂。
未若清虛者,帶索被玄裘。
浮遊一世間,泛若不系舟。
方當畢塵累,棲志老山丘。

註釋譯文


註釋

1.索:繩索。玄裘:僧衣。
2.“浮遊”兩句:語本《莊子·列禦寇》:“飽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敖游者也。”喻無欲無憂,漂泊不定。不輕舟:意為漂浮不定的船,用以比喻順任自然或漂泊不定。

譯文

有欲求就會因不滿足而苦惱,沒有什麼所求也就會無愁無憂。
真不如那清虛無為的山僧,腰系草索身披玄色衣裘。
飄飄悠悠雲遊在大幹世界,任意泛行就像沒有系住的舟。
要將心中萬種塵慮都去盡,一生的志趣就是棲隱在山丘。

創作背景


據《高僧傳》記載,史宗常在廣陵白土埭上放聲而歌,自得其樂。有時有人賞他一些錢財,他旋即又施捨給當地民眾。這時檀祗正在江都令任上,聽說后頗以為奇,召來府中。史宗應對敏捷,無所拘執。談儒說佛,博貫古今,併當場賦下此詩。檀祗知他不是尋常之人,厚賜布帛,遣還所在。

作品鑒賞


賞析

這首詩因為是即興之作,故一開頭就直奔主題,“有欲苦不足,無欲亦無憂”,這是史宗自己的人生體會,更體現著佛家的智慧和哲理。大概人一有了對外物的貪慾,就墮入了無邊苦海,得到的總想保持住,沒有的總要千方百計謀取到。人的慾望是永遠難以滿足的,故此產生種種的痛苦煩惱。但反過來講,人若能夠歸心空王,擺脫對外物的執著,自可無憂無慮,從三界六道的輪迴中解脫出來。兩句詩一反一正,指出貪慾乃人生諸苦之根本。
“未若”兩句,則乘勢轉下,指出了一種擺脫執著、無欲無求的生活方式。“清虛者”指深諳世界本空之理,而心地清虛空明的高人。帶索,即以索為帶,概指一種簡陋易於滿足的生存條件。衣能遮體,食能果腹,對於一個明於佛理的人來說,已經足矣。高堂華屋、金饌玉食、錦衣綉帶,非不美盛,但為了這些奢侈,這些身外的感官享受,人就會失去很多自由,甚至連自己的本性也要丟失了。“被玄裘”含有兩義,從字面上看,仍是指粗糙的衣著、簡樸的生活條件;同時也含有沉浸妙理之中,按照佛老二家的人生觀而生存的意思。
“浮遊”承上兩句來,上兩句寫簡樸的生存條件,這兩句寫自由超脫的人生態度。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如海上浮漚,旋起旋滅,所以人不應為外物拘執,束縛一生,而應當放心任性,像一葉沒有羈絆的小舟一樣,在世海里自在漂浮。這種瀟灑放曠的人生態度,顯然受著玄學思想的一定影響,更適合整個時代的潮流。
最後兩句明確表明自己的志願。詩人已經打定主意,擺脫人世塵勞,隱居於在遠離人世喧囂的山林里,棲息自己的身心,與世無爭,平平靜靜、安閑淡泊地了此一生。前邊的種種說理,都是準備,到此則水到渠成,脫口而出,自然收束了全篇。
這首詩沒有空談抽象枯燥的佛理,而是直指根本,闡明了一種無欲無求、超脫放曠的生活方式。因為是即興而作,故詩意明白,語言質樸,不枝不蔓,一語道破,有類口號。

評價

台灣成功大學文學院院長黃永武《中國詩學 思想篇》:詩中這種脫離現實、擺落塵累、追模清虛、棲志山丘的情調,不僅是道士的情調,也道出了魏晉名士的基本情調。此種玄學上的思想情調,常轉變成文學上人生觀的基礎,諸如虛無主義的遊仙詩、退隱主義的田園詩、去私寡慾的說理詩,與此詩所倡“清虛”的精神都是息息相關的。

作者簡介


史宗,生卒爵里不詳,晉代僧人,常穿麻衣,故世稱“麻衣道士”。身多瘡疥,性調不恆。常在廣陵(今江蘇揚州)白土埭賃埭,謳唱引䋏以自樂。后隱居上虞龍山大寺。善談庄、老,究明論考,韜光隱跡,世人莫知。會稽謝邵、魏邁之、魏放之等皆拜之為師,篤論淵博。后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