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葉鐵線蓮

芹葉鐵線蓮

芹葉鐵線蓮又名細葉鐵線蓮,是鐵線蓮屬、毛莨科植物。主要分佈於中國、蒙古、俄羅斯。

植物簡介


芹葉鐵線蓮
芹葉鐵線蓮
名稱:芹葉
鐵線蓮
又名:芹葉鐵絲、芹葉鐵線
英文名稱:Clematis aethusifolia
科屬:鐵線蓮屬,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別名:斷腸草

形態特徵


芹葉鐵線蓮
芹葉鐵線蓮
多年生草質藤本,幼時直立,以後
匍伏,長0.5—4米。根細長,棕黑色。莖纖細,有縱溝,微被柔毛或無毛。二至三回羽狀複葉或羽狀細裂,連葉柄長達7—10厘米.稀達15厘米,末回裂片線形,寬2—3毫米,頂端漸尖或鈍圓,背面幼時微披露毛,以後近於無毛,具一條中脈,在表面下陷,在背面隆起,小葉柄短或長0.5—1且米,邊緣有時具翅;小葉間隔1.5-3.5厘米,葉柄長1.5一2厘米,微被絨毛或無毛。聚傘花序腋生,常1(——3)花;苞片羽狀細裂;花鐘狀下垂,直徑1—1.5厘米;萼片4枚.淡黃色,長方橢圓形或狹卵形,長1.5—2厘米,寬5-8毫米,兩面近於無毛,外面僅邊緣上密被乳白色絨毛;內面有三條直的中脈能見,雄蕊長為萼片之半,花絲扁平,線形或披針形,中部寬達1.5毫米,兩端漸窄,中上部被稀疏柔毛其餘無毛;子房扁平,卵形,被短柔毛,花柱被絹狀毛。瘦果扁平.寬卵形或圓形,成熟后棕紅色,長3—4毫米,被短柔毛,宿存花枝長2—2.5厘米,密被白色柔毛。花期7月至8月,果期9月。

生境


生於石質山坡及沙地柳叢中,也見於河穀草甸。

分佈


芹葉鐵線蓮
芹葉鐵線蓮
在我國分佈於青海東部、甘肅(海拔1300一3000米)、寧夏(賀蘭山1700
米)、陝西(600一1100米)、山西(1400米)、河北(300—1700米)、內蒙古(1200米)。生於山坡及水溝邊。蒙古、蘇聯也有分佈。模式標本來自河北北京附近。

產地產量


產呼倫貝爾盟東部、興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大青山、烏拉山、賀蘭山、龍首山。產量較多。

入葯部分


全草入中藥。
枝葉入蒙葯。

採集加工


中藥夏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切段備用。
蒙葯夏季花盛開時採收,曬乾,切段備用。

藥用價值


北京和河北部分地區作透骨草入葯。
6月一7月採集全草入葯,能健胃、消食,治胃包囊蟲和肝包囊蟲;外用除瘡、排膿(青
藏高原藥物圖鑑)。
本種具羽狀細裂的葉片,花絲線形,近於無毛,中部較寬可達1.5毫米,兩端漸尖、上部有毛,較易於與本屬其它種相區別。

藥材鑒別


性狀莖細長盤繞,直徑0.5~2.5毫米,表面灰黃綠色至紅棕色,有明顯的縱線棱,斷麵灰白色。節稍膨大,葉對生,葉為3~4回羽狀複葉,葉片常破碎脫落;完整葉葉柄較短,10中藥味辛、苦,性溫。有毒。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蒙藥味辛、微甘,性熱、輕、銳、燥、糙。有毒。破痞,助溫,燥“希日烏素”,消腫,祛腐,止瀉,排膿。

主治


中藥治風濕性關節痛,筋骨拘攣,寒濕腳氣,瘡癬腫毒。
蒙葯治寒痞,積食,“希日烏素”症,水腫,寒瀉,瘡瘍,腸癰。

用量用法


中藥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患處。
蒙葯多配方用;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患處。
使用注意事項:本品有毒,中藥多作外洗葯,內服勿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