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池鎮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下轄鎮

陽城縣轄鄉。1958年屬劉村公社,1984年置芹池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府20公里。面積138km²,常住人口12072人(2020年)。晉韓公路過境。轄芹池、陽陵、大峪溝、劉西、劉東、呂家河、川河、侯甲、武甲、南上、槐樹腰、宜壁、遊仙、將軍腰14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穀子,盛產煙草、花椒。名勝古迹有壽聖寺琉璃塔、陽阿縣治舊址。

歷史沿革


1949年,屬陽城縣第五區。
1956年,分屬芹池、宜固、賈寨3個鄉。
1958年,屬芹池公社。
1984年9月,芹池公社改芹池鄉。
2001年1月,芹池、羊泉2個鄉合併為芹池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61年,芹池鎮轄劉村、橋西、南上、將軍腰、西河、川河、遊仙、侯甲、呂家河、大峪溝、武甲、陽陵、宜壁13個生產大隊。
1962年,撤銷劉村生產大隊,增設劉東、槐樹腰2個生產大隊,轄14個生產大隊。
1969年,橋西生產大隊更名劉西生產大隊。
1981年,西河生產大隊更名芹池生產大隊。
1984年9月,芹池鎮轄14村民委員會。
2000年,撤銷將軍腰村民委員會。
2001年1月,增設呂庄、北宜固、南宜固、馬庄、大壑、羊泉、廟坡、油坊頭、賈寨、原庄、柴庄、伯附、大西溝、小西溝14個村民委員會,轄27個村民委員會。
2011年末,芹池鎮轄芹池、陽陵、大峪溝、劉西、劉東、呂家河、遊仙、川河、侯甲、武甲、南上、槐樹腰、宜壁、羊泉、呂庄、伯附、廟坡、大壑、北宜固、柴庄、大西溝、原庄、南宜固、馬庄、賈寨、油坊頭、小西溝27個村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芹池鎮下轄19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芹池村芹池街24號。 
劉東村川河村宜壁村原庄村
劉西村遊仙村北宜固村伯附村
槐樹腰村侯甲村羊泉村大西溝村
南上村呂家河村油坊頭村大永固村
芹池村陽陵村賈寨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芹池鎮地處陽城縣西北部,東與寺頭鄉為鄰,南與西河鄉演禮鄉固隆鄉相鄰,西與沁水縣張村鄉接壤,北與沁水縣龍港鎮毗鄰, 區域面積138平方千米。 
水文
芹池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蘆葦河1條,從西至東流經境內原庄、賈寨、羊泉、北宜固、陽陵、芹池、劉西、劉東等村,長18千米。 

自然資源


芹池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等。

經濟


發展

芹池是一塊神奇的寶地,山川秀美,人傑地靈,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全鎮擁有耕地53513畝,人均3.5畝,居全縣之首;煤炭資源面積達72平方公里,總地質儲量2.75億噸,可采儲量1.66億噸;水資源平均為416立方米,電力資源充沛,已有和正在建設的22千伏變電站達4座,是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生態農業建設、農業節水灌溉項目區和商品糧基地。這裡交通便利,四通八達,陵沁、芹張、八芹三條市縣公路在此交匯,正在籌建中的晉侯高速公路、竹林山鐵路專用線將全境通過。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正使芹池成為陽城北部崛起的一個亮點地區,成為全縣新一輪經濟發展的重要地帶,展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農業

富民工程。到2003年底,三萬畝花椒林基地基本建成。近年來,該鎮圍繞做大做強花椒產業的思路,積極創建了綠髮花椒有限公司,為果農提供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今年,鎮黨委、政府又出台了扶持、獎勵栽植大戶的政策,簽定了銷售定單,設立了收購基金,進一步激發了群眾的積極性,使花椒業不斷鞏固,發展壯大。
有著悠久歷史的蠶桑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建成原庄、柴庄兩個千畝桑園專業村的基礎上,又新發展密植精品桑園560畝,全鎮桑園面積達到6000餘畝。大棚養殖戶達到120戶,今年蠶繭產量將突破19萬公斤。

養殖業

隨著對養殖大戶的重點扶持和培育,養殖業出現良好的發展勢頭。羊泉500頭豬場已見成效;呂河雞場已由當初的1萬隻擴張到8萬隻的規模。投資300多萬元的芹池萬頭豬場正在建設之中。

特色產業

源源醋業是該鎮新興的一個頗具潛力、前景廣闊的特色農字型大小龍頭企業,現已完成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初步形成年產“陽之源”系列產品5000噸的生產能力,先後開發出了餃子醋、蜂蜜醋、涼拌醋、老陳醋等12個品種。年可消化當地優質高粱1500噸、麩糠300多噸、花椒40噸,吸納安排農村勞動力60餘人。

煤炭產業

鎮村5個煤礦,先後投資2.1億元,開展大規模的技術改造。普遍推行了長壁式產煤方法,建立了“數字化”的瓦斯監測監控系統,全部實現了生產機械化、運輸皮帶化。特別是今年以來,該鎮南坪煤礦投資上億元,率先在全市鄉鎮煤礦中引進國內先進的綜合機械化採煤工藝和設備,實行機械化綜采,形成了年產100萬噸的生產規模。全鎮煤炭產業通過技術改造,生產能力由過去的不足10萬噸提升到現在的130萬噸。

交通


芹池鎮境內有陽翼高速公路,332省道陵沁線過境。縣鄉公路2條,總長15千米。

文化


● 地名由來
芹池鎮因蘆葦河經此形成了一個灣,其周圍村落重教興學,人才輩出,如同古時學宮的洋池,故名芹池。

社會


開發投資

芹池鎮
芹池鎮
投資開發熱浪涌資源面積就達72平方公里,在能源資源炙手可熱的今天,這塊昔日頗為冷清的土地,成為人們爭相投資、搶灘的黃金地帶,掀起了一股股開發、創業的熱潮。
現已進駐芹池投入正常生產的外來煤炭企業有:年產百萬噸的竹林山煤礦、年產15萬噸的二輕芹池煤礦;已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的有潤城小西煤業60萬噸、晶鑫煤業武甲煤礦60萬噸、煤運公司候甲煤礦60萬噸、府底煤礦伏岩山接替口60萬噸;正在辦理有關手續的有鳳城鎮黃龍山煤礦90萬噸;正在勘探的有老觀嶺120萬噸煤礦、槐樹90萬噸煤礦。預計到2015年,芹池轄區內的煤炭總產量將達到700萬噸,接近現在全縣的煤炭生產總量。芹池無疑將成為全縣最具潛力的資源重鎮、經濟強鎮。在煤炭的強勁拉動下,全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會實現新的飛躍。

城鄉建設

小城鎮建設氣如虹48公里。特別是投資836萬元修建的9.72公里的賈西運煤專線,創工程質量、標準、投資、規模四個全縣第一。今年該鎮投資230萬元,正在建設南宜大橋至大壑2.3公里、羊泉運煤專線2公里等公路,年內通車。全鎮27個行政村,5個鎮村煤礦的公路將全部成為水泥(油)路面。
下大力氣解決人畜飲水問題。投資230萬元的陽陵、北宜、大西三村深井供水工程全面啟動,10月份可竣工供水,將徹底解決3000多群眾的吃水困難。近年來該鎮新建3000立方蓄水池1處、機電深井2眼、鋪設節水灌溉管道4500米,完成了芹池村1500畝農田的節水配套工程。至此,全鎮水澆地面積達到16750畝。
率先在全縣沼氣建設試點工程。槐樹村結合改廁、改圈、改灶,進行沼氣項目建設,全村81戶,已有25戶用上了沼氣,有35戶正在建設,年內可實現戶戶用沼氣。原庄、大西兩村投資160萬元進行秸桿汽化站建設,已完成土建工程、管道鋪設、裝表入戶,正在進行設備安裝,11月份將建成投用。

教育建設

啟動了鎮中學及鎮完全寄宿制小學建設工程,目前已完成設計規劃,預計年底可完成2座教學樓主體工程,2006年全面完工。

人文建設

持續開展了園林化村鎮建設,新建標準公廁58個,鋪設下水管道21200米,硬化街道10.8萬平方米,栽植各類風景樹35000株。啟動了14個村的集中小區住宅建設工程,已建成住宅樓136棟。投資100萬元的鎮區集貿市場,已完成土建工程,10月可投入使用。

人口民族


2021年8月,陽城縣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公布,截至2020年芹池鎮常住人口120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