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北海公園的結果 展開

北海公園

中國古代皇家園林

北海公園(BeihaiPark)位於北京市中心區,東鄰景山,南瀕中南海,北連什剎海 ,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全園以北海為中心,全園佔地68.2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積38.9萬平方米,陸地面積29.3萬平方米) 。曾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闢為帝王御苑,1925年開放為公園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2021年6月19日,據北京市北海公園微信公眾號,北海公園6月22日13時止票,15時靜園,6月23日正常開放,請廣大遊客提前做好行程安排。

北京市北海公園於2021年7月1日全天閉園,7月2日正常開放。

歷史沿革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
原為遼燕京城東北一片湖泊,名金海。中有小島名瑤嶼,遼在此建“瑤嶼行宮”。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年—1179年),金世宗仿照北宗汴梁(今河南開封)艮岳園,建瓊華島,並從“艮岳”御苑運來大量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的東北郊以瑤嶼(即北海)為中心,修建大寧離宮(亦稱太寧宮)。從那時起,北海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皇家宮苑格局。當時把挖“金海”的土擴充成島嶼和環海的小山,島稱“瓊華島”,水稱“西華潭”,並重修“廣寒殿”等建築。 
至元元年到至元八年(1264—1271年),三次擴建瓊華島,重建廣寒殿。廣寒殿東西寬120尺,深62尺,高50尺,殿廣7間,作為帝王朝會之處。殿中放置“瀆山大玉海”(今北海團城內的大玉瓮),建“玉殿”放“五山珍玉榻”(今在台北),並建有一座玉制假山,殿頂懸掛玉制響鐵,殿內另有兩個小石筍各有龍頭,噴吐著從山後用水車提上來的湖水。至元八年(1271年),瓊華島改稱“萬壽山”(又稱“萬歲山”)。以瓊華島為中心,又在湖的東西兩岸營建宮殿,將北海建成一個頗有氣派的皇家御園。
明朝朱棣遷都北京后,在元朝的基礎上,對北海又加以擴充、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北海的格局。到了明代宣德年間,宣宗朱瞻基對“萬歲山”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和修繕。在圓坻(今團城)修復了儀天殿,在圓坻南面小島上建起了犀山抬圓殿,在團城的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
東部拆橋填土,將其與陸地相連。
明天順二年(1458年),在北海北岸(現五龍亭處)建“太素殿”,由於用錫做材料,又稱為“錫殿”,也叫“避暑涼殿”。修建此殿役使工匠3000餘人,用白銀20萬兩。在東岸建“凝和殿”;在西岸建“迎翠殿”。把團城西面中斷的八孔石橋(原斷部有弔橋)改為九孔石橋,稱為金鰲玉蝀橋。在新開挖的南海瀛台上的建“昭和殿”等建築。
明萬曆七年(1579年),“萬歲山”上歷經四朝600餘年風雨戰亂的廣寒殿坍毀,人間天宮主景建築從此化為烏有。
清順治八年(1651年),為民族和睦,清世祖福臨根據西藏喇嘛惱木汗的請求,在廣寒殿的廢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正覺殿為山門)。因為島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改稱為“白塔山”。
清高宗弘曆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年—1771年),對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和增建,前後連續施工30年之久,建起了許多亭、台、殿、閣。清乾隆自謂“園林之樂,不能忘懷”,於是把江南園林的精華、文人寫意、山水園林引進皇家宮苑,先後建成北海的靜心齋、畫舫齋、濠濮間等“園中之園”。
清光緒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年—1888年)慈禧用海軍經費重修“三海”建築,在西岸和北岸沿湖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在靜心齋前修建小火車站,供慈禧乘小火車來園游宴。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北海慘遭踐踏。北岸的澄觀堂設立了聯軍司令部,萬佛樓的10000多個金佛及園內其他寶物被洗劫一空。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後,北海閉園10餘年,園林建築略經修繕後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8月1日才正式開放為公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撥巨資對北海公園予以修葺,疏浚了湖泊,維修了古建築,鋪設甬道,增設了公共服務設施。 
1961年北海公園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1年2月末(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對公眾沒有作任何公告和通知的情況下,與中南海一橋之隔的北海公園及附近的景山公園被神秘關閉,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近兩年後的1978年3月1日,方重新對社會開放。
1986年,北海被評為北京十六景之一。

地理環境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東鄰景山,南瀕中南海,北連什剎海,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全園佔地68.2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積38.9萬平方米,陸地面積29.3萬平方米),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和北岸景區組成。瓊華島上樹木蒼鬱,亭台樓閣幽靜,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誌。

建築特色


布局規劃

北海公園布局規劃
北海公園布局規劃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於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宏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我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並將北宋汴京艮岳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
北海公園布局規劃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城的中心區,主要由北海湖和瓊華島所組成。全園佔地68.2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積38.9萬平方米,陸地面積29.3萬平方米)。這裡原是遼、金、元、明、清五個封建王朝的皇家"禁苑",已有上千年歷史。
湖口瓊華島上建的藏式白塔為全園標誌。北海北岸是幾組宗教建築,有小西天、大西天、闡福寺,西天梵境等,還有五色琉璃鑲砌的九龍壁,兩面各有蟠龍9條,戲珠于波濤雲際,造型生動,色彩明快。園內還保存有文物鐵影壁、一座16面多角形塔式石幢、495方歷代著名書法家真跡、萬歲山團城和承光殿玉佛等。北海團城內的玉佛高約1.6米,為整塊白玉雕而成,佛身鑲嵌寶石,通體瑩潤,珠光奪目,極為珍貴。其左臂留有一刀痕,為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時留下的罪證。團城承光門前的巨型玉瓮“瀆山大玉海”重達3500公斤。
全園富有濃厚的幻想意境色彩。有著“仙山瓊閣”的之稱。全園布局以瓊島為中心,山頂白塔聳立,南面寺院依山勢排列,直達山麓岸邊的牌坊,一橋橫跨,與團城的承光殿氣勢連貫,遙相呼應北面山頂至山麓,亭閣樓榭隱現於幽邃的山石之間,穿插交錯,富於變化。
山下為傍水環島而建的半圓形游廊,東接倚晴樓,西連分涼閣,曲折巧妙而饒有意趣。北海公園的主要景點由三部分組成。南部以團城為主要景區,中部以瓊華島上的永安寺,白塔,悅心殿等為主要景點,北部則以五龍亭,小西天,靜心齋為重點。
瓊華島位於北海公園太液池的南部,島上建築依山勢布局,高低錯落有致,掩映於蒼松翠柏中,南面以永安寺為主體,並有法殿,正覺殿等。東南面有石橋和岸邊相連,有風景如畫的景山。永安寺白塔始建成於1651年,塔高35.9米,塔基為磚石須彌座,座上有三層圓台,百塔下有“藏井”。
團城位於北海公園南門西側,享有“北京城中之城”之稱。團城處於故宮、景山、中南海、北海之間,四周風光如畫,蒼松翠柏。碧瓦朱恆的建築,構成了北京市內最優美的風景區。承光殿位於城台中央,內有龕一座,供奉著用整塊玉雕琢的白色玉佛像一尊,高1.5米,頭頂及衣服以紅綠寶石佛像面容慈祥,面向潔白無瑕,光澤清潤。
團城上有金代所植的栝子松,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最古老的樹林,還有數百年樹齡的白皮松兩棵,探海松一棵,後天帝曾封栝子人蔘為“遮蔭侯”,白皮人蔘為“白袍將軍”,探海松為“探海侯”。三樹皆樹色蒼翠,更加襯托團城的幽靜環境。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
從南門入園,踏上建於元初的永安橋,見名為"堆雲"、"積翠"的兩座彩繪牌坊,迎面就是全園的中心--瓊華島,簡稱瓊島。島上綠蔭如蓋,殿閣相連。對面便是初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的白塔寺,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為永安寺。主要建築有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配殿、廊廡、鐘鼓樓等。自下而上,依山勢而築。當年帝后們遊園后,常來寺燒香拜怫。正覺殿前,建有"滌靄"、"引勝"、"雲依"、"意遠"四亭,對稱而典雅美觀。由此拾級登上白塔。白塔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這座藏式喇嘛塔,高5.9米,塔身呈寶瓶形,上部為兩層銅質傘蓋,頂上設鎏金寶珠塔剎,下築折角式須彌塔座。塔內藏有喇嘛經文、衣缽和兩顆舍利。塔前有座小巧精緻的善因殿。

主要建築

瓊華島
瓊華島瓊華島簡稱瓊島,因島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稱"白塔山"。島高32.米,周長913米。瓊華,意指華麗的美玉,以此命名,表示該島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寶島。另據神話傳說,瓊華是瓊樹之花(華即花),生長在蓬萊仙島上,人吃了可長生不老,此亦表示該島是仿瑤池仙境建築的。清初,曾在山頂設置信炮台,由八旗軍駐守,居高臨下,*'望全城,一旦有警,便可立即發出信號。
瓊島的西面原是清代皇帝遊園時休息、議事或舉行宴會的悅心殿。殿後的慶霄樓系乾隆帝陪其母后冬季觀看冰上擲球競技的地方。在西北面有閱古樓,樓內存放自魏晉至明代的法帖340件,題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內壁嵌存的摹刻故宮中的《三希堂法帖》,堪稱墨寶,為清乾隆年間原物。這一帶還有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銅仙承露盤"。
瓊島的東北坡古木參天,這裡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沿著乾隆帝御題的"瓊島春蔭碑"旁的小路前行,可直通迂迴曲折的"見春亭"和"看畫廊"。
小玲瓏
西北面有個建在水上的小院,稱"小玲瓏",與曲廊相連接。由此折向東北院的"主柯庭"前,可觀賞一株800多年的古槐。再往北有座方形的"蠶壇",系清代后妃們祭祀蠶神之處,也是北京九壇之一。從蠶壇西行,不遠就到靜心齋,面積4700平方米,原為乾隆帝書苑,稱乾隆小花園。後來闢作皇子的書齋。靜心齋往西是天王殿。正殿系楠木建築,這裡是翻譯和印刷大藏經的地方。後面的琉璃閣為發券式無梁殿結構,壁上嵌滿琉璃佛像,光彩奪目。天王殿西側,有座用424塊七色琉璃磚砌成的九龍壁。建於清乾陵二十一年(1756年)。長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為三座著名的九龍壁中最精美的一座。沿九龍壁南行,有座"鐵影壁",長3.56米,高1.89米,顏色與質地如同鐵鑄,雙面雕到雲紋與怪獸,為元代浮雕藝術珍品。鐵影壁北面,有三進院落。主建築曾是乾隆帝禮佛前後的更衣處和遊憩的別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為保護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增建了一個院落,名"快雪堂"。西面沿湖有五座亭子,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

主要景觀


北岸景區

小西天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
小西天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成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清乾隆皇帝為母親孝聖皇太后祝壽祈福而建的。主體建築為極樂世界,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其橫樑跨度13.5米,是中國最大的方亭式宮殿建築,殿四面窗扉、楠扇細鏤花紋,殿內高處懸掛金匾,上書“極樂世界”為乾隆御筆,上方為金光燦燦的八角穹窿團龍藻井。殿四面環水,有橋可通,東西南北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四角各有一座小方亭,正南面有一道月牙河,上架一座雕欄石橋。殿內原有南海普陀泥塑一座,山上布有二百二十六尊羅漢佛像,山下繪滿海水,以象徵佛界普陀勝境,故有“羅漢山”和“海島”之稱。
鐵影壁
元代遺物,壁呈棕褐色,由中性火山塊礫岩雕成,因顏色和質地似鐵,故稱鐵影壁。壁高1.89米,長3.56米,兩面淺雕雲紋異獸,刻工古樸渾厚。鐵影壁原是建德門(今德勝門)外一古廟前的照壁。明初,此壁被移到德勝門內護國德勝庵前(今鐵影壁衚衕內),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壁身移至北海公園。1986年北海公園從鐵影壁衚衕找回基座,從而使這一文物得以復原。
九龍壁
九龍壁是原大圓鏡智寶殿前的影壁,建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高5.96米,厚1.60米,長25.52米。壁的兩面用七色琉璃磚瓦鑲砌而成。兩面各有九條彩色大蟠龍,飛騰戲珠于波濤雲際之中。壁上共有大小蟠龍635條。中國現存三座古代九龍壁,唯獨這座是雙面壁。
靜心齋
靜心齋佔地面積約八千七百平方米,是北海最精巧的一處園中之園。靜心齋原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四年(1757年)在擴建“西天梵境”時修建了靜心齋(當時稱“鏡清齋”)也稱“乾隆小花園”。園內主要建築有鏡清齋、抱素書屋、韻琴齋、碧鮮亭、焙茶塢、罨畫軒、沁泉廊、枕巒亭、石橋等。靜心齋東枕山,西倚寺,南面滄波,園內亭、榭、廊、軒、石橋、水池、疊石、假山以及樓台,殿閣建築形式既不失北方園林宏偉壯麗的氣魄,又有江南園林小巧玲瓏的情趣。
快雪堂書法博物館
快雪堂始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5年),院內還有澄觀堂、浴蘭軒兩座大殿。四周由彩繪游廊連接,快雪堂東西兩側的游廊內嵌有晉代至元代二十位書法家八十篇墨跡石刻四十八方,其中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與乾隆皇帝所作的《快雪堂記》最為著名。
五龍亭
五龍亭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中為龍澤亭,左為涌瑞亭、浮翠亭,右為澄祥亭、滋香亭。原是帝后及近臣垂釣賞月的地方,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將木製弧形橋改為石橋,並安裝了青石欄板、柱子。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欄板、柱子遭八國聯軍破壞,1974年照原樣予以恢復。現存五龍亭成為人們眺望白塔及北海湖光山色和休息的地方。
西天梵境
西天梵境又稱大西天,東臨靜心齋,西與大圓境智寶殿相依,南與瓊華島貫成一線,是北海最負盛名的景區之一,原為明代西天禪林喇嘛廟,清代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並向西擴展,1980年經重新修繕后對外開放。

東岸景區

濠濮間
濠濮間位於北海公園內東岸小土山北端,是北海公園的一處園中之園。“濠”與“濮”均為中國古水名。據《莊子·秋水》載,莊子與惠施游於濠梁之上,莊子說:“魚兒出來了,魚兒真快樂。”惠施問:“你不是魚,怎麼知魚之樂?”莊子反駁說:“你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魚之樂?”據此修建小園,園內小橋幾近水面,以供帝后觀魚、垂釣。乾隆皇帝曾在此園宴請大臣。
畫舫齋
畫舫齋位於北海東岸,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掩映在山林中的一處獨立院落。前殿為“春雨淋塘”,中有水池,北為正殿“畫舫齋”。東西各有一處院落,東為“古柯庭”,西為“小玲瓏”。整個畫舫齋朱廊環繞,結構精巧,環境別緻,形似停泊在北海湖邊的一條大船,原引用歐陽修的《畫舫齋記》而造其形,得其名。乾隆皇帝經常到此遊玩,光緒皇帝曾在此居住,慈禧太后也常來這裡游宴、聽評書。
先蠶壇
先蠶壇位於北海東北隅,總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原為明代“雷霆洪應殿”舊址。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先蠶壇”,成為後妃們祭祀“蠶神”的地方。院內建築有觀桑台、親蠶殿、後殿、先蠶神殿、神櫥、蠶署、井亭、牲亭、蠶所、游廊、桑園、浴蠶池等。東面有一條貫通南北的小河叫“浴蠶河”,是元代由金水河引入北海東邊的一支水系。先蠶壇是北京九壇之一,是現存較完整的一處皇室祭祀“蠶神”的場所。

瓊島景區

瓊華島
瓊華島簡稱瓊島,因島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稱“白塔山”。島高32米,周長913米。瓊華,意指華麗的美玉,以此命名,表示該島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寶島。另據神話傳說,瓊華是瓊樹之花(華即花),生長在蓬萊仙島上,人吃了可長生不老,此亦表示該島是仿瑤池仙境建築的。清初,曾在山頂設置信炮台,由八旗軍駐守,居高臨下,一旦有警,便可立即發出信號。
瓊島的西面原是清代皇帝遊園時休息、議事或舉行宴會的悅心殿。殿後的慶霄樓是乾隆帝陪其母后冬季觀看冰上擲球競技的地方。在西北面有閱古樓、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銅仙承露盤。瓊島的東北坡古木參天,為“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沿著乾隆帝御題的“瓊島春蔭碑”旁的小路,可直通迂迴曲折的“見春亭”和“看畫廊”。
永安橋
永安橋
永安橋
永安橋前身是元代的一座木橋,明代稱“太液橋”,乾隆八年(1743年)改建為三曲折,三孔拱券石橋,兩側有望柱48根。1979年時對永安橋進行過全面修葺和加固處理,橋面全部更新並新裝88根蓮花形望柱和荷葉圖案護欄板。石橋連接著有白塔的瓊華島,而且用三曲橋身把南岸的團城城門和瓊島上的永安寺寺門巧妙和諧地連接起來。這座橋的兩端有古石獅、有古牌坊,是北海公園內最大的橋樑,其與白塔山合在一起就是“北海”的標誌。
永安寺
永安寺位於北海白塔山南麓,始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是清世祖福臨應西藏喇嘛惱木汗之請修建的,名白塔寺。初建時,寺內建築有正覺殿、普安殿、聖果殿、宗鏡殿、轉角房、順山房和白塔。正覺殿為山門。乾隆六年(1741年)改稱永安寺。乾隆八年(1743年)對永安寺進行擴建,增設法輪殿、鐘樓、鼓樓和永安寺山門。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增建善因殿及引勝、滌靄二亭。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於二亭內各立一碑,分別攜刻乾隆御制《白塔山總記》和《白塔山四面記》。永安寺是一組反映宗教文化的建築群落,由於歷史的原因,寺內的部分建築已毀,造像亦已無存。1993年,公園管理處對永安寺進行了全面修葺,並復原了寺內原有的全部建築和造像。
瓊島春陰碑
“瓊島春陰”為金代“燕京八景”之一。瓊島春陰碑立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碑身正面攜刻乾隆皇帝御書“瓊島春陰”四個大字,其它三面分別攜刻乾隆題詩。
閱古樓
閱古樓,位於北海公園白塔山的西麓,左傍琳光殿,右近分涼閣,建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平面近似橢圓形,實為兩個半圓左右圍合而成的上下兩層樓,樓形別具一格。樓內沿牆壁鑲嵌著由梁詩正等奉命編次的魏晉以來歷代名墨跡的鉤摹石刻,共495方,清代帝后常來此閱賞古代翰墨。樓內四壁嵌滿《三希堂法帖》石刻,共收集了中國從魏晉至明末135位著名書法家的340件楷書、行書、草書等作品,總計約十萬字左右。
銅仙承露盤永安橋
銅仙承露盤是清乾隆皇帝仿漢武帝故事而建。於石座上豎漢白玉蟠龍柱,柱頂端立一雙手托盤的銅人,通高6.6米。據記載,漢武帝曾在建章宮神明台置仙人承露盤,用以承接露水,相傳用其服藥可以長生不老。清乾隆皇帝立此並非為了承露,乃是綴景之物。
智珠殿
智珠殿,半月城位於瓊島東麓山腳下,座西面東與陟山橋相對,建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智珠殿建在半月城城台上,紅牆綠瓦,四面有五個牌樓相對,中軸對稱、布局別緻是中國古建築中比較少見的,殿內原供奉文殊菩薩一尊。

團城景區

團城
團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個小島,金代為大寧宮一部分。元代稱圓坻,亦稱瀛洲。乾隆年間進行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瓮亭。團城它的平面呈圓形,周砌城磚千仞壁立的小城。城台高出地平4.6米,周長276米,面積4553平方米。東、西兩側城牆下各有隨牆門一座,上建門樓,東為昭景,西為衍祥,入門可沿蹬道登至城頂檯面。蹬道處各設罩門,城台上建築布局採取對稱中兼以園林的布局手法。承光殿為全城台的中心,其南有玉瓮亭,其北為敬躋堂,組成了城台的中軸線。兩側對稱排列,有古籟堂、余清齋東廡和西廡等。朵雲亭、鏡瀾亭高踞假山上。整座城台黃瓦紅牆。古建群間,遍植了數十株蒼松翠柏。
承光殿
承光殿是團城的主要建築,元代稱儀天殿。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稱承光殿。大殿呈方形重檐歇山頂。四面各推出單檐卷棚式抱廈一間,建築結構別緻精巧,是北京宮殿中少見的形式。承光殿中間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四面各推出抱廈一間,整個平面呈十字形。南面有月台一座。正中大殿為重檐歇山頂,抱廈為單檐歇山卷棚式,覆以黃琉璃瓦綠剪邊瓦頂,飛檐翹角。上檐重昂七斗,下檐及抱廈重昂五斗。殿內施大點金旋子彩畫。
玉瓮 仿膳飯莊玉瓮又稱“瀆山大玉海”,製作於至元二年(1265年)。口呈橢圓形,通高70公分,周長493公分,重約3500公斤,周身浮雕海龍、海馬、海豬、海犀等出沒于波濤之中,栩栩如生。元世祖忽必烈曾將玉瓮放置瓊華島廣寒殿中,傳說曾用以盛酒大宴群臣。明代廣寒殿倒塌,玉瓮失落民間。清乾隆十年(1745年)發現后,乾隆皇帝“令以千金易之,置承光殿中”,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玉瓮亭,將玉瓮陳設於亭中配以漢白玉雕花石座,命翰林四十人,各賦詩一首,刻於亭柱之上。

文化活動


祈福文化盛典
自2004年始,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六日至農曆正月初七日,北海公園舉辦迎春祈福文化節,以歷史文化傳統聖地——闡福寺為中心,在全園營造仙境迎福、福寺祈福、盛世頌福的喜慶祥和氛圍,並將清乾隆時期在北海皇城御苑內舉行的闡福寺祈福盛典儀式復原展示給廣大遊客。以此滿足人們迎春祈福,為來年祝福的美好願望。
春季活動
“瓊島春陰”是一年中最早呈現勝景的燕京八景之一,而此時正是欣賞“瓊島春陰”的最佳時機。北海公園於2011年4月3日至5月3日推出“北海公園首屆‘瓊島春陰’賞春文化月” 。
北海菊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成后,北海公園管理處大力培植花卉美化園林,公園花卉養植事業飛速發展。1954至1963年,公園多次舉辦花卉展覽。首都的菊花事業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菊花品種逐年增加,從剛解放時的一、二百種增加到1964年的3000餘種。菊花栽培技術和水平得到了長足的提高,標本菊的花莖達到了1200px,大立菊一株開花達上千朵,懸崖菊可養到3米以上。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揭示北海公園就是紅樓夢裡的大觀園
紅樓夢本名《石頭記》,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賈府即指紫禁城,石頭記是指賈寶玉等主要人物原型為代表皇權的大清印璽。而存放大清寶璽的交泰殿和眾釵居住的大觀園就是太虛幻境。
那麼大觀園究竟在什麼位置呢?根據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分析發現,北海公園就是大觀園。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游太虛幻境,有《蓬萊賦》:靨笑春桃兮,雲堆翠髻。雲堆翠髻,倒過來讀,正是北海公園的“積翠”、“堆雲”。信矣乎,瑤池不二,紫府無雙。瑤池指太液池,紫府即紫禁城。
第十六回,賈蓉先回說:“老爺們已議定了,從東邊一帶,借著東府里花園起,轉至北邊,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蓋造省親別院了”。(庚辰側批:園基乃一部之主,必當如此寫清。)
賈府即紫禁城,東府花園即景山公園,從景山公園往西往北,不是北海公園確是哪裡?
第十七回:再進數步,漸向北邊。(庚辰夾批:後文所以雲進賈母卧房后之角門,是諸釵日相往來之境也。後文又雲,諸釵所居之處,只在西北一帶,最近賈母卧室之後,皆從此“北”字而來。)俯而視之,則清溪泄雪,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沿,石橋三港,獸面銜吐。橋上有亭(庚辰夾批:前已寫山寫石,今則寫池寫樓,各景皆遍。)賈政與諸人上了亭子,倚欄坐了,(庚辰夾批:此亭大抵四通八達,為諸小徑之咽喉要路。)
紫禁城西北一帶。池,即指太液池。橋上有亭,指橋的盡頭向上有亭,並不是在橋的中間有亭,如果是在橋中間有亭,後文也不必說“上了亭子”。此亭後文喚作“沁芳亭”,應該是團城上的沁香亭,從早期的北海公園地圖和照片看,團城即北海南門一帶的交通要塞,南北是永安橋,東西為金鰲玉蝀橋,即今天的北海大橋。
游至稻香村,寶玉道:此處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悄然孤出,似非大觀。脂硯齋指出,作者善用烘雲托月,兩山對峙之法,此處稻香村與大主山(瓊華島)隔水相對,似貶稻香村,實贊大主山:上有隱寺之塔,下有通市之橋。這隱寺之塔無疑是北海公園的白塔。
紅樓夢大觀園
紅樓夢大觀園
那大主山所分之脈,皆穿牆而過。賈政道:此處這所房子無味的很。因而步入門時,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所有的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無。(庚辰夾批:此一處則今古書中未見之工程也。)賈政不禁笑到:有趣。(庚辰夾批:前無味,及雲“有趣”,更覺生色,更覺重大。)作者寫法超級隱晦,那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仔細品味,倒像是那一大坨白塔。脂硯齋老先生的批語也含蓄,只說是今古未聞之工程,說明建造難度很大,更覺重大,細品重大二字,倒也形象,那大白塔可不很重很大嗎?
紅樓夢第五十回,賈寶玉作《訪妙玉乞紅梅》: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詩中“蓬萊”即指瓊華島,大士瓶中露,指瓊華島上的仙人承露台。
紅樓夢大觀園
紅樓夢大觀園
紅樓夢第六十四回題目:幽淑女悲題五美吟,浪蕩子情遺九龍佩。五美吟指五龍亭,九龍佩諧音九龍壁。
紅樓夢原文:
雪雁方說道:“我們姑娘這兩日方覺身上好些了。今日飯後,三姑娘會著要瞧二『奶』『奶』去,姑娘也沒去。又不知想起了什麼來,自己哭了一回,提筆寫了好些,不知是詩是詞。叫我傳瓜果去時,又聽叫紫鵑將屋內擺著的小琴桌上的陳設搬下來,將桌子挪在外間當地;又叫將那龍文鼒放在桌上,等瓜果來時聽用。若說是請人呢,不犯先忙著把個爐擺出來。若說點香呢,我們姑娘素日屋內,除擺新鮮花果木瓜之類,又不大喜薰衣服;就是點香,亦當點在常坐卧之處。難道是老婆子們把屋子薰臭了,要拿香薰薰不成。究竟連我也不知何故。”說畢,便連忙的去了。寶玉這裡不由的低頭心內細想道:“據雪雁說來,必有原故。若是同那一位姊妹們閑坐,亦不必如此先設饌具。或者是姑爹姑媽的忌辰?但我記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餚饌送去林妹妹私祭,此時已過。大約必是七月,因為瓜果之節,家家都上秋季的墳,林妹妹有感於心,所以在私室自己祭奠,取禮記‘春秋薦其時食’之意,也未可定。
雪雁說黛玉哭了一回,又寫了許多不知是詩是詞,又聽見叫紫鵑拿出龍文鼒(zi)來。這裡點明“龍”字。賈寶玉想:必是七月,家家都上秋季的墳,黛玉有感,也來私祭。賈寶玉強調七月,但又不是大眾熟知的節日,那麼到底是什麼節日呢?
在雲南河口地區,七月二十日,是瑤族傳統節日龍母上天節,當地人們有祭龍的習俗。黛玉正是祭奠龍母升天,又突出一個“龍”字。
寶玉看了,讚不絕口,又說道:“妹妹這詩恰好只作了五首,何不就命曰‘五美『吟』’。”於是不容分說,便提筆寫在後面。寶玉秒題五美吟,這一次強調“五”字,由此便出“五龍”,這就不難得出五龍亭。
林黛玉祭奠老太妃升天,實則是祭奠大明消亡。五龍亭原來是明朝太素殿遺址,順治時期清人拆除太素殿,建造了五龍亭。看五美吟中中間那一首,明妃: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明妃:大明的美人(龍澤亭)。絕世驚艷的美人原來是出自漢人的宮殿,自古漢人的宮殿都一樣的紅顏薄命。縱然君王不看重亭子的顏色,想要徹底奪權為什麼把責任推給畫工呢?
紅樓夢大觀園
紅樓夢大觀園
脂批提示與《十獨吟》對照,十獨吟應指五龍亭旁邊的十佛亭。

旅遊信息


公園門票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門票:10元/人聯票:20元/人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
門票:5元/人聯票:15元/人
瓊島門票:10元/人;團城門票:1元/人
開放時間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30--21:00(20:30停止入園)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30--20:00(19:30停止入園)
園中園及小庭院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9:00--18:00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9:00--17:00

交通

公共汽車5、101、103、109、124、685、814、846到北海前門
公共汽車13、42、107、111、118、810、701、823到北海後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1號

遊覽路線

全日游:團城-普安殿-悅心殿-白塔-靜心齋-九龍壁-五龍亭-小西天-西岸看瓊島
半日游:團城-普安殿-悅心殿-白塔-渡船-五龍亭-小西天-九龍壁-靜心齋

免費開放

2021年2月2日,關於春節期間免費開放北京市屬公園的溫馨提示發布,北海公園於2021年2月11日至2月17日免費開放,實行限量、預約、錯峰遊園,限流比例為75%。

景區通告


2020年7月21日,北海公園小西天、靜心齋展覽展室恢復開放。
2021年4月29日起,北海公園瓊島北京市屬公園將延長開放時間。
2021年6月22日13時,北海公園止票,15時靜園,已預約門票可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