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特卡定律
洛特卡定律
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國學者A.J.洛特卡在20世紀2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科學生產率的經驗規律,
目錄
它描述的是科學工作者人數與其所著論文之間的關係:寫兩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約為寫一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的1/4;寫三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約為寫一篇論文作者數量的1/9;寫N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約為寫一篇論文作者數量的1/ n²……,而寫一篇論文作者的數量約佔所有作者數量的60%。該定律被認為是第一次揭示了作者頻率與文獻數量之間的關係,描述科學生產率的頻率分佈規律。
1926年,在美國一家人壽保險公司供職的統計學家洛特卡經過大量統計和研究,在美國著名的學術刊物《華盛頓科學院報》上發表了一篇題名為“科學生產率的頻率分佈”的論文,旨在通過對發表論著的統計來探明科技工作者的生產能力及對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這篇論文發表后並未引起多大反響,直到1949年這一成果才引起學術界關注,並譽之為“洛特卡定律”。
洛特卡定律是對兩組數據統計的推廣,是對信息生產的一般理論估計,而不是一個精確的統計分佈,因而有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