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山
山東省日照市名山
磴山為山東省日照市名山,在《日照縣誌》中,磴山被稱“人間仙境”。位於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虎山鎮西北部。
磴山,以整座山的石頭多呈台階狀得名,方圓25公里,東西長約15公里,山勢起伏,由西北而東南,與鳳凰山相接,山麓東距黃海5公里,主峰矗立群峰之北,海拔358米。
正所謂“幽山必藏秀”!
據《日照市志》“地理環境”篇載:磴山,呈南北走向,山體以片麻花岩為主,由於地處海洋季風區,加上岩石較艱硬,日久年長的流水侵蝕、下切和自然搬運,險峰突兀插天,峰巒疊嶂如畫,大大小小90多座山峰下,分佈著眾多峭澗、深潭和小溪,絕妙奇觀,美不勝收,蔥鬱茂林如錦,塘湖如珠似鏡,以險峻、景奇、文化底蘊深邃而聞名遐邇。
磴山一角
磴山南側有一險峰,狀若老虎仰天長嘯,鄉人呼之“虎嘯峰”,峰下三面皆為連片陡峭的光滑岩石,稱為“跌驢板”。在“虎嘯峰”下側,有一深50多米、長800多米的大裂谷,稱“龍潭”,潭水碧綠甘冽,深數丈,上有一線瀑布,其勢如飛,直瀉千尺,如玉線掛珠,絲絲不斷,瀑布兩側怪石嶙峋,各呈異態。
“龍潭”東側,有龍女廟,廟內龍女栩栩如生。
據說從潭眼投一扁擔,第二天能到東海。潭左側懸崖上有一古老茶樹,樹高九米,粗半圍,樹榦略向東北傾斜,樹冠如傘,罩龍潭之上,葉似桂葉,又似梔子花葉,十分名貴,療病如神。
民間老人相傳,古時每年南方有人來採茶,常住在附近邵姓人家,隨采隨炒。一天邵家老人忽然肚疼難忍,炒茶人即為他泡了一壺茶,老人用上一杯,當即病除。老人把殘茶包好擱起來。某年,一樵夫打柴,害肚子疼,老人把殘茶泡與他喝,病登時而愈。可惜此樹前些年被頑童砸壞斷折,后根部發出幾層小枝,照傳說試之,未靈驗,后遂無談論者。
“龍潭”向西,千畝竹林莎莎,遮天蔽日。
在《磴山遊記》中,錫榮、牟峰先生這樣記下:
走進……竹園,漫步園中小徑,落葉鋪地如被,竹密參天如織,幼竹拔地竄起,白色包皮逐層脫落,招人駐足觀賞,留步品味。飛鳥成群跳躍於枝葉間嬉戲,語鳴似樂。大家坐在溪邊土石上小憩,同採摘金銀花的老翁攀談竹園的歷史,老人說:“爺爺聽他爺爺說,這裡就有竹園,沒有仙人、道家、佛家、名人植竹的傳說”。磴山竹園分佈廣,溪邊濕地里長,山坡旱地里生,砂岩石縫中長,可謂:“咬定青山不放鬆”,“一枝一葉總關情”。
由“龍女廟”西行,重巒疊嶂的深谷中,松濤與溪澗轟鳴,人稱“呼隆澗”,狹窄處仰望只見一束天光,因而又稱“一線天”。
沿山間古道登石攀岩,峰迴路轉,繼入“抗倭石門”,但見沿山勢走向而建的山寨蜿蜒環繞磴山,古老的寨門門轉石尚存,垛口亦完整,一米多寬、兩米有餘石砌的“干打壘”牆三十多里,大部保存完好,卧山爬崖,穿溝越澗,蔚為壯觀。從寨門處向西北爬上盤龍古道,可見掩隱在樹叢中的“大王廟”。
據清光緒版《日照縣誌》載: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倭寇荼毒日照,知縣杜一岸奏請獲准,動用皇庫錢糧,燒大磚,築砌日照城垣,設炮台,增建瓮城重門。同時,發動鄉紳富戶出錢財,民人出力,在磴山修圩抗倭。斗轉星移,這抗倭牆寨,已成磴山獨有的人文遺跡。
沿山而上,山勢展開,豁然開朗,主峰前面伸展出面積達一萬平方米左右的開闊向陽平地,名“二百頂子”。相傳此處風水極佳,能出二百名戴頂子的大官,因而得名。至於後世是否出過“二百頂子”,眾所周知,可此處的確有一古墓,早已坍塌。
二百頂子向前分出左右兩翼支山,形成一個巨大的“椅子圈”,磴山寺就坐落在圈內,北東西三面環山,南面臨水,水前有四層照壁。環視四周,列嶂如屏,崗巒回合,皆呈拱衛狀。正如碑文所說:
深山城郭,天然一蘭若聖地也。
磴山寺北正面是磴山主峰,峰前是一片碩大光光石崖,數百米見方,寸草不生,陽光下熠熠生輝,雨後更是異光奪奪目。登巔攬勝,主峰北側的百丈崖、閻王鼻子,山勢陡峭,令人悚然眩目,轉而環顧東、南、西三面,群峰連綿,茫海相連,沿海防護林如綠色飄帶,橫亘岸邊,磴山山脈形似變月,兩尖角直指海灘,與奎山、阿掖山成品字形,拱衛黃海。
磴山西南是大旺山,此處原有廟宇叫白凌寺,而今,已難尋其跡。
有一突兀的小山,叫鼓山,因山半崖有一巨石,高約5米,頂面平坦,有十幾平方米,兩端各有一大塊立於頂上,中間石縫中夾一石,人站其上,兩腳用力擺動搖晃,岩石相撞,發出轟天巨響,鳴若鼓聲,山谷回應,“石鼓”名由此得來。旁邊石縫中也還有一石,若搖動發出銅鑼之聲,不過現在此處因被碎石卡住,已聽不到“石鑼”之音了。
磴山有72泉108景,歷代文人傳世讚譽之詩十幾首。
如言眾“游磴山”過於“直白”,清代學者牟世顯的《道中望磴山》則屬“霧裡看花”,別有風味:
翠疊峰無數,南來樹作屏。
日光寒色秀,秋影透空雲。
每欲孤懷往,將摩一色青。
雲霄欣有路,梯磴摘天星。
舊時,“磴山春曉”為日照十大名勝之首。
每年一入春,磴山茅草蓊蓊鬱郁,山花萬紫千紅,翠柏高聳參天,蒼松蔭翳蔽日,蝶飛蜂舞,鶯鳴鷓囀。
尤其晨曦初現,輕雲薄霧,環繞山寺。置身其中,如入白雲之鄉,心曠神怡,飄飄如入仙境,因而磴山寺有“登雲寺”之稱。
磴山一角
名山,名寺,必有名文!
磴山之佳,曾吸引著眾多文人墨客,登高臨風,把酒賦詩,留連忘返。
在磴山寺石碑東側有“同治元年閏八月朔弟子丁艮善敬書”之詩:
溪轉峰迴隱上方,杖藜忽入白雲鄉。
青山萬重如城郭,綠樹千叢護法王。
日暮鴉啼巢古木,春深花落滿禪床。
檽尊選勝忘晨夕,盡道僧家歲月長。
丁艮擅長書法,工於隸、篆、楷書,師法歷代名家,博採眾長,自成一家。其書不尚奇,不求怪,挺拔而雋媚,剛柔相濟,雍容大方,正書勢巧形密,行書媚健遒勁。在河南許昌和濟南千佛山,至今留有墨跡。
磴山寺西側碑文是文簡先生游磴山詩,其一:
葯蘭偏向懸崖置,竹圃斜通曲徑開,
薄暮不勞如意榻,東峰月上好銜杯。
其二:
少年猶記陟崔嵬,廿載登臨又一回,
風送松聲天半落,雲拖山色座中來。
猶為有意思的是,在流傳至今有關磴山的詩文中,濤雒丁家對之情有獨鍾.
清康熙十一年版《日照縣誌》中,錄丁泰《游磴山》詩:
鳥道崎嶇策小筇,薜蘿深處覓仙蹤。
層巒隱現山藏寺,遠樹迷離雨到峰。
野鳥常驚黃葉落,樵蹊時破白雲封。
翠微如隔人間世,靈異探來處處峰。
但在清康熙五十四年版《日照縣誌》中,“薜蘿深處覓仙蹤”一句為“薜蘿煙外覓仙蹤”。
或許是為一競文筆,或許是親兄弟唱和,清康熙六年丁未科進士丁時(1634-1698,字及庵,另字憶慈,號純齋)亦留《游磴山》一首,同入縣誌。
清康熙十一年版《日照縣誌》:
買山夙有道林知,爭奈斯田價不貲。
泉自竹間流出韻,月從松外照來遲。
閑雲護榻僧高卧,小徑穿林客欲迷。
囊底無錢堪一笑,愛山何計使山知。
而在清康熙五十四年版《日照縣誌》,則與之略有出入:
買山結得道林知,自笑平生痴在茲。
泉自竹間流出韻,月從松外照來遲。
閑雲護榻僧高卧,小徑穿林客欲迷。
此外浮雲都不管,楞嚴一卷放參時。
丁泰(1628-1680),字來公,號洛湄,濤雒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授河南省陳留知縣,后在京任六科給事中期間。清朝廷因鄭成功據台抗清,嚴令海禁,丁泰上疏陳說弊端,使山東、江蘇海運開禁,沿海百姓生活得以保障。謝世三十年後,康熙帝還問起他的事。
在磴山留跡諸先賢中,楊繼盛當為最有名者。
楊繼盛登磴山時,題詩一首《宿鳳凰山店》,惜墨跡失傳。但書法家許瀚知此詩文,有一年登臨磴山寺時,站在高處,遙望磴山東麓,忽想起楊繼盛的詩句,隨即提筆書之:
羨君堪作王家瑞,愧我徒為食祿臣。
不是未酬憂國志,願披蓑笠結東鄰。
下句:“同治二年三月許瀚書,丁艮善勒石”。
此詩石刻位磴山寺西南五百米處,坐北向南,上有石板蓋護,以防風吹雨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