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生命如歌的結果 展開
生命如歌
劉玉慧散文集
《生命如歌》是2007年8月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玉慧。本書主要講述了日常工作者的生活,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讚歌。
書名:《生命如歌》
作者:劉玉慧 著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8月版
本書共由五部分組成,其中前四部分的最後一部分“審計之歌”則是表現了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摯愛,這部分也是與會多數評論家認為寫得最真實最動人的一部分。除了描寫像李金華這樣的審計署領導工作事迹之外、更多的筆墨放在了最底層的審計工作者的日常審計工作中,字裡行間洋溢著對審計工作者的讚美和無比崇高敬意,是一首真正的“審計心歌”。
生命如歌:充滿激情與詩質的散文
毫不誇飾地說,我差不多是一口氣讀完劉玉慧同志的作品集《生命如歌》。首先我覺得這個書名起得好,很貼切。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很自然地感到作品本身充滿著一股生命力,或者說是一股生命的衝激力;再者,雖說作品是一種文字的藝術,但我恍然聽到字裡行間是一種歌的節奏,以及歌的特有感染力。
讀了這樣的散文,一切的有心人自然都會有話要說的。我也是,我在發言之前,對自己要說的話還起了一個題目,也就是我的突出的感覺。這就是充滿激情與詩質的散文。
這些年,由於所擔負的編輯工作和其它文學方面的工作使然,我與散文接觸得多一些。深知散文在發展中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也出現了不少時尚化的潮頭。諸如“大散文”、“文化散文”之類。這種多元化是散文發展中的一種必然現象,自然應該予以重視。但與之同時我也感到一個問題,這就是必要的激情不是太多,而是不足;作為散文的文學特質也有“水土流失”之虞。正因如此,當我讀了劉玉慧同志的《生命如歌》時,便不由地產生出一種久違般的欣喜。這本《生命如歌》,不是哪一篇,哪一類文章可以說是從頭到尾,一以貫之地洋溢著“生命如歌“的激情。不僅是寫昂揚向上,值得欣幸的事情和心情時如此,即使涉及到不那麼順暢甚至屬於憂傷的感情,也沒有陷於那種低迷的自怨自艾;而仍能使讀者見到作者自己對於生命的珍惜,對於生活著的這個世界的熱愛。我覺得,這是在一個經濟發展繁榮但不乏喧囂與壓力的時代中頗值得稱道的心理狀態。而且我注意到,儘管當作者已當“不惑”之年時寫的一些散文也是激情不減。她到了一個地方,看到一個場景,仍流露出那種極其年輕及其熾烈的驚喜,在這種狀態下面流出來的文字自然會對讀它的人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當然毋需贅言,她的激情是有感而發的,而且具有鮮名的色調與價值取向。如她去雲南滇緬交界的騰衝,除了對它所處的高黎貢山區的地貌和奇異風光的讚歎和激賞之外,而對“二戰”中中國遠征軍與日本侵略軍的浴血奮戰並作出重大犧牲表現出由衷的景仰與痛挽。這種出於真誠的愛國情懷而形成的文字,既是感情的流露,也是理性的定格。當作者訪問革命聖地延安,寫到當年毛澤東對紅軍戰士張思德的悼念以及那部著名的《為人民服務》時,同樣充滿著深摯的感情。總之,作者在對待一些比較壯烈的場景時,筆下也非常陽光,其效果自然是領人向上,而不是促人向下。這在當前的文學創作現實中是一種很可貴的傾向。對照某些報刊中出現的類似內容文章,有的對過去已有定評的人和事報盡冷朝熱諷乃至以顛覆為能事。我覺得《生命如歌》的作者心態是健康的,把握是得宜的,評判是實事求是的。
我還要說這部集子中的作品飽含詩質,雖然作者在形式上不是“當詩一樣寫的”。而我這裡最看重的不是採用什麼形式,也不是根據作者集中有一首審計之歌是以詩的形式出現的,而是作者通過她的作品流露出的那種詩的氣質。在有的篇章中(如最前面的那幾篇),我讀起來有品讀散文詩之感;那篇幅長些而又有情節的又像在讀一種詩體小說。不過,我的話語的焦點還不在此,同樣的,作者作品中詩質與它的激情一樣,是灌注於全書的。這種詩質的東西實質上是一種氣質,一種情愫,一種提煉的美好而精粹的語言。這一切的總合就是傳達給讀者的那種感覺。總之,它是與乾巴、單薄、平庸、無弦外之音相對的那種境界。我總覺得,任何有品位的到達較高境界的作品,無論哪種題材,無論採取的是何種形式,都應使讀者從中品出詩質的東西,或是某種哲理的意味。在這點上,我不知本書作者自覺意識到了沒有,反正我作為一個讀者是感受到了的:譬如她和許多寫散文的作者一樣,也有“域外漫筆”一類,但我也同時注意到,她盡量避開人所共知、人云亦云的東西,盡量不去做遊覽說明式的文章。一是盡量有新的視角,新的意趣,二是重在能夠調動自己感情(同時也可能是人類共通的感情)那些層面。譬如:在非洲坦尚尼亞天然動物里,目睹那弱肉強食的慘烈一幕,讓人強烈感到那種對被蹂躪者的無助無奈的悲憫情懷;推而廣之,就是對強暴者的痛惡。長期以來,人們在強調生態平衡這一自然法則似乎合理的同時,往往忽略了人類心理良知與社會效果這一面。而作者的感覺是有代表性的。另如,作者不止一篇散中寫到在中國旅順出生的俄羅斯官員斯捷帕申時,著力深化其人性共通性和濃濃的人情味,其直敘的文字往往就是不分行的詩。
也感到一些不足想提出來,供作者參考。就全書而言,激情充沛是好的,如上述。但是否可稍許注意一下節奏不要綳得太緊,間或有時可舒緩些,有的可深沉些,以使讀者不要太累。但這一切,都要出諸自然。以不影響作家行文風格為限。最後,作者在自序中有段很有見地的話,即請人作序或寫評往往有“順情說好話”之弊。但也不盡然,我對本集感到突出的優點和特色,實在是因當前散文領域有所缺失而產生的由衷欣幸。希望作者自己能夠珍視並加以發揚。 (註:作者石英,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