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

2016年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

《秋天》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抓住天氣、樹葉、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點,描寫了秋高氣爽、黃葉飄落、北雁南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全文有3個自然段,每一段觀察角度、觀察的對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氣轉涼、黃葉飄飛寫出秋天的特徵。第二自然段取仰視角度,寫出天空的藍和高,以及雁陣的飛行方向和隊形變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嘆句充分表達作者面對秋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秋季景色優美,作者所選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課文有兩幅插圖,其中“落葉、雁群”與課文描述情景對應。“成熟的莊稼”“捧著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樣的特點,留給讀者對於秋天美好的遐想。

作品原文


秋天[2016年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
秋天[2016年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
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天空那麼藍,那麼高。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排成“人”字,一會排成“一”字。
啊!秋天來了。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秋、氣”等10個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頭3個偏旁。會寫“了、子”等4個字和橫撇1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注意“一”的不同讀音。背誦課文。
3、結合插圖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徵,知道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認識自然段。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好“一”的不同讀音。認識首次出現的偏旁。認識自然段。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本課要求學生掌握3個偏旁,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偏旁,偏旁的學習和掌握對於學生識記字形和理解字義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課的3個偏旁,都是以前學過的字變化而來的。可以再現以前學過的“木、口、人”,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字變成偏旁后的差別,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偏旁表義的特點建立偏旁和字義之間的聯繫。
要注重滲透多種識字方法,降低難度。如“秋、葉、會”等合體字可以在學會新偏旁的基礎上採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有的可以通過做動作來幫助學生記憶,如“飛”就做張開雙臂飛翔的動作;“片、個”都是量詞,有能力的學生可以說說“一片( )、一個( )”,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加深對字的印象;有的可以建立文字與圖片的聯繫,如“樹葉、秋天”;有的可以對比著認一認,如“大”可以結合“小”字來識記,讓學生初步知道有些字詞有相反的意思。教師在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常用方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主識記字形並充分交流,力求做到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還可以用熟字組成新詞,引導學生鞏固識字,擴展辭彙。如“秋天、天氣、大樹、樹葉、紙片、個子、飛鳥、飛走”。
2、寫字。
在鞏固撇、捺寫法的基礎上,本課要學寫新筆畫橫撇。教師在范寫過程中,引導學生邊說筆畫名稱邊學寫。本課要寫的4個生字中,“了”和“子”、“人”和“大”有一定的聯繫,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加以區別,指導學生在寫好“了、人”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自主練寫“子、大”。
本課要寫的4個生字,可以組成一些新詞,如“日子、大人、大雨、大山”。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寫一寫。
二、課文學習
1、朗讀指導。
正確朗讀課文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關注輕聲的讀法。以第一自然段為例,建議教師通過范讀,學生跟讀,感受“涼了、黃了、葉子、來了”這幾個詞語中兩個字前後輕重的變化。也可以邊讀邊配以輕重變化的擊掌聲或呈現詞語時前後兩個字字體大小、顏色深淺不同,提示輕聲詞語的讀法。
關注詞語連讀,不唱讀。在讀好輕聲詞語的基礎上,將詞語放入短語中,如“天氣涼了”“樹葉黃了”“秋天來了”。通過教師範讀、學生試讀等方式適當體會這一類短語的節奏感。困難較大的還可以採用在短語下畫線的方式提示注意連讀。
藉助拼音讀准“一”的變調。如“一片片、一群大雁、一會兒、排成‘一’字”,可以採用對比讀的方式,分別讀不變調和變調的一串詞語,在反覆朗讀中感受變調帶來的音韻美。
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藉助課文插圖,或引導學生想象課文中美麗的秋景,在朗讀中自然流露對秋天的情感。在熟讀的基礎上,結合對課文的內容理解、生活體驗,再現圖片、抓關鍵詞等方式引導學生背誦。背誦在課堂上進行。
2、理解運用。
導入部分建議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尤其是四季如春的地區更需要提供圖,以便於學生建立秋天天氣轉涼,樹葉變黃等直觀感知。
大多數地區的學生對秋天樹葉黃了、落了的景象比較熟悉,但是對於大雁南飛的情景,可能不熟悉,可以通過觀看視頻、觀察圖片、複述生活經驗等直觀手段,增進學生的了解,引領學生走進秋天的情境。
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感受課文從“天氣、樹葉、天空、大雁”這幾個方面來寫秋天的特徵,可以通過表演、視頻等方式,體驗和感受景物的變化,體味秋天的情趣。
“天空那麼藍,那麼高。”可通過把“那麼”換成“非常、很”等,幫助學生理解“那麼”表示程度深,再通過朗讀加深體會。
“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這個句子的教學,教師可以藉助插圖,或者提供大雁南飛時兩種不同隊形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一會兒……一會兒……”表示變化快,再通過朗讀加深體會。
課文中出現的“那麼……那麼……”“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有的老師希望能用其中的句式指導孩子們進行說話練習。從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來說,這個要求放在一年級上冊是不適宜的。老師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有目標意識,不要隨意添加教學要求,以免增加學生的負擔。
3、課後練習。
課後第二題要求學生數數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自然段是文章表達意思的基本單位,它有明顯的標誌: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有兩個空格。根據這個特點,可以讓學生數數本課有多少個自然段,然後按自然段逐段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