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獐的結果 展開

漢字釋義

《獐》是一個漢字,拼音zhāng,注音ㄓㄤ。釋義:哺乳動物,形狀像鹿,毛較粗,頭上無角,雄的有長牙露出嘴外。用法如獐貓(貌似貓頭的獐子)。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獐
zhāngㄓㄤˉ
◎ 哺乳動物,形狀像鹿,毛較粗,頭上無角,雄的有長牙露出嘴外。皮可製革(亦稱“牙獐”):~頭鼠目(形容相貌醜陋而神情狡猾)。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 zong1 [寶安腔] zong1
◎ 粵語:zoeng1
漢英互譯
◎獐
roe
English
roebuck, hornless river deer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獐
麞zhāng
〈名〉
(1) 野獸名 [river deer]。像鹿,比鹿小,頭上無角,有長牙露出嘴外。皮可以做衣服。也叫“牙獐”
吾今日圍獵,欲射“馬”,誤中一“獐”。——《全圖繡像三國演義》
(2) 又如:獐貓(貌似貓頭的獐子)
常用片語
獐頭鼠目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字部】獐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廣韻》《集韻》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章。《集韻》麋屬。《廣韻》本作麞。詳鹿部麞字注。

說文解字

【卷十】【鹿部】麞
麋屬。從鹿章聲。諸良切

說文解字注

(麞)麋屬也。伏侯古今注曰。麞有牙而不能噬。考工記。繢人山以章。鄭雲。章讀為獐。獐、山物也。齊人謂麇為獐。陸機詩疏雲。麏麞也。靑州人謂之麏。按麞異於麋者、無角。從鹿。章聲。諸良切。十部。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kjaŋ同麞見呂氏春秋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諸良陽開平聲三等開口下平十陽tɕi̯aŋtɕĭaŋtɕiaŋtɕiɑŋtɕɨɐŋtɕiɐŋcɨaŋzhang1cjangtjang上同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ꡆꡃjangtʂaŋ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江陽開江陽陰平開口呼tʂaŋ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止良十七陽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九張掌帳著陰平鹿屬無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