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商山四皓的結果 展開

商山四皓

秦末漢初有名望的四位隱士

“商徠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博士: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lù)里先生周術。他們是秦始皇時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別職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職。後來他們隱居於商山,曾經向漢高祖劉邦諷諫不可廢去太子劉盈(即後來的漢惠帝)。後人用“商山四皓”來泛指有名望的隱士。

成語解釋


解釋:舊時泛指有名望的隱士。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的漢初商山的四個道家隱士。
事例:一叫做東園公,一叫做夏黃公,一叫做綺里季,一叫做甪里先生。向來蟄居商山,號為“商山四皓”。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三十九回

名稱來歷


秦末漢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東園公唐秉、甪(lù)里先生周術、綺里季吳實 和夏黃公崔廣四位著名黃老學者。
他們不願意當官,長期隱藏在商山(今陝西省商洛市境內),出山時都80有餘,眉皓髮白,故被稱為“商山四皓”。劉邦久聞四皓的大名,曾請他們出山為官,而被拒絕。
他們寧願過清貧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
歌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虞世遠,吾將何歸?
駟馬高蓋,其憂甚大。
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
有一天,劉邦與太子一起飲宴,他見太子背後有四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問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謝罪道:“我們聽說太子是個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禮賢下士,我們就一齊來作太子的賓客。”劉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
劉盈後來繼位,為漢惠帝。

主要事迹


劉邦登基后,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封次子如意為趙王。後來,見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眾,有意廢劉盈而立如意。
民國畫家柳濱繪《商山四皓》
民國畫家柳濱繪《商山四皓》
劉盈的母親呂后聞聽,非常著急,便派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呂釋之去請開國重臣張良出面。呂釋之對張良說:“您是皇上的親信謀臣,現在皇上想要更換太子,您豈能高枕而卧?”張良推辭道:“當初皇上是由於數次處於危急之中,才有幸採用了我的計策。如今天下安定,情形自然大不相同。更何況現在是皇上出於偏愛想要更換太子,這是人家骨肉之間的事情。清官難斷家務事啊!這種事情,就是有一百個張良出面,又能起什麼作用呢?”呂釋之懇求張良務必出個主意。
張良不得已,只好說:“這種事情,光靠我的三寸不爛之舌恐怕難以奏效。我看不如這樣吧!我知道有四個人,是皇上一直想要羅致而又未能如願的。這四個高人年事已高,因為聽說皇上一向蔑視士人,因此逃匿山中,不作漢臣。然而皇上非常敬重他們。如果請太子寫一封言辭謙恭的書信,多帶珠寶玉帛,配備舒適的車輛,派上能言善辯之人去誠懇聘請他們,他們應該會來。然後以貴賓之禮相待,讓他們經常隨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們,這對太子是很有幫助的。”於是呂氏兄妹和太子當真把這四個後人稱之為“商山四皓”的老人請來了,把他們安頓在建成侯的府邸里。
在一次宴會中,太子侍奉在側,四個老人跟隨在後。劉邦突然見那四個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開外,鬍鬚雪白,衣冠奇特,非常驚訝,問起他們的來歷,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劉邦聽了大吃一驚:“多年來我一再尋訪諸位高人,你們都避而不見,現在為何自己來追隨我的兒子呢?”四個老人回答:“陛下一向輕慢高士,動輒辱罵,臣等不願自取其辱。如今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人無不伸長脖子仰望著,期待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願前來。”劉邦說:“那就有勞諸位今後輔佐太子了。”四人向劉邦敬酒祝壽之後就彬彬有禮地告辭而去。劉邦叫過戚夫人,指著他們的背影說:“我本想更換太子,但是有他們四人輔佐,看來太子羽翼已成,難以動他了。呂雉這回真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大哭。劉邦強顏歡笑:“你給我跳楚舞,我為你唱楚歌。”劉邦便以太子的事件即興作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個人解析


東園公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
姓唐(一說姓庾),名秉,字宣明。秦末漢初之際隱士,“商山四皓”之一。
“商山四皓”為避秦亂而隱居商山,結茅山林。四人德高望重,漢高祖劉邦多次請他們出山為官,不至。
后劉邦寵幸戚夫人,打算另立太子,呂后急找張良商量,張良便請出商山四皓出面。後來商山四皓被太子劉盈請去,成為太子上賓。劉邦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劉盈後來繼位,為漢惠帝。
江蘇省蘇州西山島西北部的鳳凰山西南有一東村,因“東園公”隱居於此而得名。村中有東園公祠,門樓正面書“東園公祠”四字楷書大字,背面橫額為“商山領袖”四字。

綺里季

是漢代的一位著名隱士,是“商山四皓”之一,他曾力諫漢高祖劉邦廢太子之事。綺里季與東園公、夏黃公、甪里這四位飽學之士先後為避秦亂而結茅山林。

甪里先生

是漢代的一位著名隱士,是“商山四皓”之一,甪里與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這四位飽學之士先後為避秦亂而結茅山林。高祖嘗召之為官,不至。

夏黃公

清代畫家程琳繪《商山四皓》
清代畫家程琳繪《商山四皓》
又稱黃石公,原來姓崔名廣,字少通,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一說本是齊國人,因隱居夏里修道而得名。秦漢之際一位著名隱士,與隱士綺里季,東園公,甪里並稱為“商山四皓”。
秦末天下大亂,四位老人為躲避戰亂而隱居商山。漢高祖曾召夏黃公入廷為官,輔佐太子。傳說張良年輕時曾得到黃石公的指點。張良在圯橋替黃石公“三次進履”,得黃石公送的一部《太公兵法》。黃石公後來回故里隱居,並在鄞西一帶行醫。傳說黃石公逝世於黃古林,享年九十餘歲,葬於餘姚覆船山。
黃石公有一女兒名叫黃姑,繼承父志,在鄉里行醫看病。四皓隱士夏黃公,為東周、秦、漢時的著名三朝儒學文人之一。他因與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三人在秦朝時不滿秦始皇的焚書抗儒暴行,遂在秦及漢初同時隱居於陝西的商山,故被世人並稱為“商山四皓”。又因四人都是“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故也稱“四皓隱士”。他們的事迹經常進入歷代文獻對《易經》中的相關“貞壽、頤壽、隱德、嘉遁”等詞義註解或條文解釋,“鬚眉皓白”一詞,也因他們的“四皓”而出。
夏黃公秦時曾為朝廷的博士,據《史記》記載:劉邦曾多次相邀他們四人出仕,但都被拒絕。后劉邦欲改立戚氏所生的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聽了很著急,張良就獻策請來了四皓以輔助太子,終於使太子的地位得以保住。但在太子劉盈即位漢惠帝后,朝政大權旁落其母呂后,四人預感報國無望,就又重歸深山隱居。
後來夏黃公終老夏禹故里(四明山石鈕村),葬於姚江南岸的覆船山(今河姆渡村的福壽山)。為了永世紀念他的功德,鄉民將夏黃公墓的渡口,歷世稱為夏墓渡(“河姆渡”實際為“夏墓渡”的方言誤音)。
大隱為古句章的發祥地之一,因傳為大禹的石鈕村故里,故有“夏里”之稱。“夏黃公”實際是“夏里黃公”的一種簡稱,故也有“大里黃公”的稱呼。 《陳留志》中稱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里修道,故號夏黃公;三國虞翻的《答王府君》中,“則黃公定鄞人,非齊人也”;《廿四史》中也認為,陶淵明詩句有“黃綺之終南”、杜甫詩句有“黃綺終辭漢”的一說,則黃為姓無疑;《會稽地誌》中稱為“大里黃公”;《甬上耆舊傳》中說,縣西二十五里地名為黃公林,相傳為漢黃公隱處,即古之大里也;《四明談助》載,大隱山本名句章,以大里黃公居此,故稱大隱;《慈溪志》先賢人物記載為“荒周時四皓大理(同里)黃公”;清王渥在《大隱山即事》中也有云:“此亦四明真福地,當年曾隱夏黃公。涼生古井春波綠,秀擁層巒夕照紅。”凡此種種,都已能證明夏黃公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並可初步斷定為是東周戰國時期,跨秦到漢初的著名歷史人物。

同源典故


商山 商山四皓 商山四老 商山皓 商山紫芝 商山翁 商山老 商山芝 商岩 商嶺四翁 商皓 商翁 商老 商顏 四皓 四翁 四老 四老人 園公 園綺 夏季 歌紫芝 甪綺園黃 甪里 紫芝 紫芝侶 紫芝叟 紫芝客 紫芝曲 紫芝歌 紫芝翁 綺園 綺園浪出 綺季 綺皓 綺里 賦紫芝 黃公 黃綺

典故運用


作者詩題詩句
於鄴斜穀道獨憶紫芝叟,臨風歌舊歌。
於鵠題南峰(一作終南)褚道士(一作尊師)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
令狐楚將赴洛下旅次漢南獻上相公二十兄言懷八韻許隨黃綺輩,閑唱紫芝歌。
令狐楚賦山商老深尋,謝公遠攀。
儲光羲效古二首之一曠哉遠此憂,冥冥商山皓。
劉禹錫刑部白侍郎謝病長告改賓客分司以詩贈別九霄路上辭朝客,四皓叢中作少年。
劉禹錫和僕射牛相公追感韋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餘未五十薨歿豈早榮早枯之義猶憐綺季深山裡,唯有松風與石田。
劉禹錫和河南裴尹侍郎宿齋天平寺詣九龍祠祈雨二十韻商山有病客,言賀舒龐眉。
劉禹錫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賓客麥隴和風吹樹枝,商山逸客出關時。
劉禹錫郡齋書懷寄江南白尹兼簡分司崔賓客綺季衣冠稱鬢面,吳公政事副詞華。
劉禹錫酬令狐相公見寄身在行台為僕射,書來甪里訪先生。
劉禹錫酬宣州崔大夫見寄再入龍樓稱綺季,應緣狗監說相如。
司空圖漫書五首四翁識勢保安閑,須為生靈暫出山。
吉皎七老詩會借問商山賢四皓,不知此後更何如。
吳融憲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之一鴻在冥冥已自由,紫芝峰下更高秋。
吳融送於員外歸隱藍田若遇秦時雪髯客,紫芝兼可備朝餐。
姚合送別友人獨向山中覓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時。
孟浩然上巳日澗南園期王山人陳七諸公不至在山懷綺季,臨漢憶荀陳。
宋之問春日山家悠然紫芝曲,晝掩白雲扉。
崔備使院憶山中道侶兼懷李約阮巷慚交絕,商岩愧跡疏。
張九齡商洛山行懷古園綺值秦末,嘉遁此山阿。
張九齡商洛山行懷古長懷赤松意,復憶紫芝歌。
張九齡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遺子后黃金,作歌先紫芝。
張光朝獲塘西庄贈房元垂憶昔炎漢時,乃知綺季賢。靜默不能仕,養老終南山。
張志和漁父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皇定是非。
張說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制二首至樂三靈會,深仁四皓歸。
張說贈崔公我聞西漢日,四老南山幽。
徐夤聞司空侍郎訃音園綺生雖逢漢室,巢由死不謁堯階。
方干贈中岩王處士商於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必有年。
李商隱商於割地張儀詐,謀身綺季長。
李商隱送豐都李尉固難尋綺季,可得信張儀。
李德裕伊川晚眺漢儲何假終南客,甪里先生在谷中。
李德裕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韋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詩以謝閑謠紫芝曲,歸夢赤松村。
李德裕憶葯苗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陽蕨。
李德裕早入中書行公主冊禮事畢登集賢閣成詠遙羨商山翁,閑歌紫芝秀。
李德裕訪韋楚老不遇昔日徵黃綺,余慚在鳳池。
李德裕題寄商山石紫芝呈幾曲,紅蘚閟千春。
李德裕題寄商山石綺皓岩中石,嘗經伴隱淪。
李洞贈徐山人徐生何代降坤維,曾伴園公采紫芝。
李涉寄河陽從事楊潛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雲。
李白別韋少府欲尋商山皓,猶戀漢皇恩。
李白山人勸酒蒼蒼雲松,落落綺皓。
李白張相公出鎮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流夜郎行至與張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車寄羅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贈余詩餘答此詩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李白東武吟書此謝知己,吾尋黃綺翁。
李白贈潘侍御論錢少陽眉如松雪齊四皓,調笑可以安儲皇。
李群玉自澧浦東遊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高風動商洛,綺皓無馨香。
李華詠史十一首高卧三十年,相看成四皓。
杜光庭懷古今君不見四皓避秦峨峨戀商嶺,君不見二疏辭漢飄飄歸故林。
杜牧題青雲館四皓有芝輕漢祖,張儀無地與懷王。
杜牧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杜甫八哀詩故著作郎貶台州司戶滎陽鄭公虔空聞紫芝歌,不見杏壇丈。
杜甫喜晴千載商山芝,往者東門瓜。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
杜甫幽人知名未足稱,局促商山芝。
杜甫收京三首之二羽翼懷商老,文思憶帝堯。
杜甫昔游商山議得失,蜀主脫嫌猜。
杜甫朝雨黃綺終辭漢,巢由不見堯。
杜甫洗兵馬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杜甫秋峽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贊功。
杜甫聞惠二過東溪特一送柴門了無事,黃綺未稱臣。
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悵望聊歌紫芝曲,時危慘澹來悲風。
權德輿送張詹事致政歸嵩山舊隱閑思紫芝侶,歸卧白雲扃。
武元衡和楊弘微春日曲江南望商山將避漢,晉室正藩周。
段成式題商山廟無謀靜國東歸去,羞過商山四老祠。
沈佺期同工部李侍郎適訪司馬子(一本此下有先生二字)微柱下留伯陽,儲闈登四皓。
溫庭筠春日訪李十四處士花深橋轉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閉關。
牛僧孺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奉呈夢得樂天媲人當綺皓,視秩即公卿。
王維送李太守赴上洛若見西山爽,應知黃綺心。
王維送陸員外行當對侯歸,肯訪商山翁。
王績贈李徵君大壽副君迎綺季,天子送嚴光。
白居易冬初酒熟二首之二人間老黃綺,地上散松喬。
白居易題岐王舊山池石壁黃綺更歸何處去,洛陽城內有商山。
皇甫曾送商州杜中丞赴任綺皓清風千古在,因君一為謝岩居。
竇牟酬舍弟庠罷舉從州辟書舍弟未應絲作鬢,園公不用印隨身。
羅隱武牢關由來四皓須神伏,大抵秦皇謾氣強。
耿湋春尋柳先生言是商山老,塵心莫問年。
蔣防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應嗤紫芝客,遠就白雲居。
許敬宗奉和執契靜三邊應詔昔托遊河乘,再備商山皓。
許渾亡題商嶺采芝尋四老,紫陽收術訪三茅。
許渾旌儒廟廟前亦有商山路,不學老翁歌紫芝。
許渾濡東題司馬郊園更欲尋芝術,商山便寄家。
許渾贈茅山高拾遺諫獵歸來綺季歌,大茅峰影滿秋波。
許渾送陸拾遺東歸東歸自是緣清興,莫比商山詠紫芝。
護國歸山作縱然在朝市,終不忘林巒。四皓將拂衣,二疏能掛冠。
貫休送盧舍人三首之二二曰:勸君登商山,不用覓商山皓。
貫休遇道者尋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無。
賈曾奉和春日出苑矚目應令招賢已得商山老,托乘還徵鄴下才。
賈至寓言二首之一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賈至贈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彈琴悵望黃綺心,白雲若在眼。
錢起仲春晚尋覆釜山碧洞志忘歸,紫芝行可搴。
錢起哭常徵君如何丹灶術,能誤紫芝焚。
錢起登劉賓客高齋林間客散孫弘閣,城上山宜綺季家。
錢起登玉山諸峰偶至悟真寺紫芝每相引,黃綬不能紲。
錢起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之二欲驂白蜺去,且為紫芝留。
錢起省中春暮酬嵩陽焦道士見招如何紫芝客,相憶白雲深。
錢起題玉山村叟屋壁卻思黃綬事,辜負紫芝心。
陳子昂題居延古城贈喬十二知之聞君東山意,宿昔紫芝榮。
陳子昂題田洗馬游岩桔槔望苑長為客,商山遂不歸。
駱賓王疇昔篇誰能局跡依三輔,會就商山訪四翁。
駱賓王秋日山行簡梁大官不如從四皓,丘中鳴一弦。
黃滔遇羅員外袞綺園難貯林棲意,班馬須持筆削權。
齊己寄梁先輩陳琳筆硯甘前席,甪里煙霞待共眠。
齊己過商山何能尋四皓,過盡見長安。 

查歷史年紀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
七國爭雄成形於公元前403年;東周末年約為公元前256年;七國並列於公元前256年到221年;秦朝大統於公元前221年到206年;初漢劉邦到劉盈為公元前206年到194年。其中七國至秦只有35年的歷史,整個秦朝只有15年的歷史,漢初劉邦到劉盈也只有12年的歷史,四個時期跨朝相加為62年。夏黃公至劉盈元年時稱為八十齡皓首,其約十八歲前是可算在東周末期的。所以《慈溪志》定位於“荒周”先賢(以出生年代為準),相對還是比較正確的,但稱之為戰國、秦、漢人也無不可。夏黃公是當前慈溪志中有記載的最早名人,其同漢朝的鄉賢名人尚有從事王修、主簿鄭雲、梁宏、孝子董黯等。其實黃公名字前還可列入越國大夫文種,文種助越王勾踐從越國都城之一的勾余城起,最後成就了吳越大國的霸王偉業。而夏黃公的隱居墓葬地勾(同句)章大城,正是為了永久性地彰(同章)顯勾踐的伯爵功勛而建。文種因為是文(同汶)溪人,這才進入宋建慈溪孔廟的“忠義孝弟(同悌)祠”鄉賢神主牌位(慈城原還有文種巷流傳紀念)。可能因為文種是何地人的歷史說法較多,夏黃公也欠確全名又有齊人一說,故作為寧波地區(於勾余、勾章演變而來)最早的全國名人,這才有些根據不足。但無論如何“勾章”作為“越王勾踐”的功勛大城,“黃墓渡”因“黃公墓”而得名,都是現代寧波不可忽視的重大文化名人遺產之一。

四皓別稱


四皓采芝
四皓采芝
商山四皓通常被稱為南山四皓:一是日本人在朝鮮發掘的漢墓中掘得一竹篾筐子, 上面繪有那四位高士, 旁有隸書南山四皓的款識;一是河南鄧縣出土一南朝畫像磚大墓, 內有浮雕石磚楷書“南山四皓”四字。東漢人崔琦 (約104~158年間在世) 有《四皓頌》,開首便說:“昔有南山四皓者,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東園公是也。”(引自宋·吳淑《事類賦注》卷十一)
商山如何可易詞為南山,商山與南山有何關係?南山即指終南山,由太白山延至商嶺組成,包括商山在內;四皓所隱即漢都長安之南的商山,故又可稱為南山四皓。
陶淵明罷官歸田,東籬採菊,悠然想起同樣是隱居者的南山那四位前輩,按詩理看,洵屬直詮正解。聯繫到陶淵明曾撰有一部《聖賢群輔錄》,四皓列名其間,足見他對此四人的景仰之情,詩中的南山為用典就更是可能了。
以南山連名四皓亦不希見,如《高士傳》:“高車山上有四皓碑及祠,皆漢惠帝所立也。漢高后使張良詣南山迎四皓之處,因名高車山。”再如唐李白《重陵送別范宣》詩:“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皓”;明許潮《同甲會》:“俺幾個茹靈芝,共效南山叟。”皆是。
南山四皓後有出山輔政之舉,故陶淵明目其為聖為賢。“悠然見南山”,悠然閑放的背後,當別有隱情,身在草野而心存帝闕,這才是詩人“齎志沒地,長懷無已”伴隨他一生而無從割捨、難以化解的情結。

民間傳說


周術、吳實、崔廣、唐秉,四老人皆因品行高潔,銀須皓首,避秦焚書坑儒而隱居商山,世稱“商山四皓”。他們過著採食商芝,棲身洞穴的清貧生活,曾賦有著名的《采芝操》,流傳於後世。至今在商鎮龍駒一帶,民間在春節扮“故事”、“社火”中仍保留著歌唱四皓的“四魔女”(四皓的四個女兒)燈舞。

相關詩詞


《商山四皓》 李白

商山四皓廟
商山四皓廟
白髮四老人,昂藏南山側。
偃卧松雪間,冥翳不可識。
雲窗拂青靄,石壁橫翠色。
龍虎方戰爭,於焉自休息。
秦人失金鏡,漢祖升紫極。
陰虹濁太陽,前星遂淪匿。
一行佐明聖,倏起生羽翼。
功成身不居,舒捲在胸臆。
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難測。
飛聲塞天衢,萬古仰遺則。

《題商山四皓廟》 杜牧

呂氏強梁嗣子柔,我於天性豈恩仇。
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劉是滅劉。

《答四皓廟》 白居易

天下有道見,無道卷懷之。
此乃聖人語,吾聞諸仲尼。
矯矯四先生,同稟希世資。
隨時有顯晦,秉道無磷緇。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亂離。
先生相隨去,商嶺采紫芝。
君看秦獄中,戮辱者李斯。
劉項爭天下,謀臣竟悅隨。
先生如鸞鶴,去入冥冥飛。
君看齊鼎中,焦爛者酈其。
子房得沛公,自謂相遇遲。
八難掉舌樞,三略役心機。
辛苦十數年,晝夜形神疲。
竟雜霸者道,徒稱帝者師。
子房爾則能,此非吾所宜。
漢高之季年,嬖寵鍾所私。
冢嫡欲廢奪,骨肉相憂疑。
豈無子房口,口舌無所施。
亦有陳平心,心計將何為。
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從容下南山,顧盼入東闈。
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儀。
卻顧戚夫人,楚舞無光輝。
心不畫一計,口不吐一詞。
闇定天下本,遂安劉氏危。
子房吾則能,此非爾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禮甚卑。
安車留不住,功成棄如遺。
如彼旱天雲,一雨百穀滋。
澤則在天下,雲復歸希夷。
勿高巢與由,勿尚呂與伊。
巢由往不返,伊呂去不歸。
豈如四先生,出處兩逶迤。
何徠必長隱逸,何必長濟時。
由來聖人道,無朕不可窺。
卷之不盈握,舒之亘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猶或非。
願子辨其惑,為予吟此詩。

全部註釋

1.商山四皓廟:商山在陝西商縣東南,地形險要,景色幽勝。秦末漢初時,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四人隱居於此,年皆八十餘,時稱“商山四皓”。
2.呂氏句:《漢書·呂皇後傳》:"呂後為人剛毅。"又:"太子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己,常欲廢之。"
清代畫家孫基瑞繪《商山四皓》
清代畫家孫基瑞繪《商山四皓》
3.南軍句:《文獻通考》:"漢京師有南北軍之屯,南軍,衛尉主之,掌宮城門內之兵;北軍,中衛主之,掌京城門內之兵。高后時,呂祿為將軍,掌北軍;產為相國,掌南軍。"《漢書·高后紀》:"太尉勃入北軍,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軍皆左袒。勃遂將北軍。然尚有南軍。丞相平召朱虛侯章佐勃,章從勃請卒千人,入未央宮掖門,擊產殺之。"四老句:《漢書·張良傳》:"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呂后恐,不知所為,乃使建成侯呂擇劫良為畫計。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四人年老矣,皆以上嫚侮士,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誠令太子為書,卑詞安車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一助也。於是四人至……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上乃驚曰:'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曰:'……太子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願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上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竟不易太子"。
此詠史詩。詩人採用與《赤壁》、《烏江亭》詩一樣的假設手法,翻出一番新穎的歷史見解:如果南軍當時不支持周勃安劉誅呂,那麼四老也是無力安劉的。如果僅僅依靠四老,劉氏就會被諸呂滅掉。歷史是不能假設重複的。而任何事後的假設,都可能有其更合理的一面,但也只能是假設。不過,後人在借鑒歷史時,各種假設就有了現實的意義。杜牧此詩除了強調歷史具有某些偶然性外,還可說明政治鬥爭具有很大的冒險性,而人心之向背,往往在關鍵時候起決定作用。

繪畫作品


民國畫家黃山壽繪《商山四皓》
民國畫家黃山壽繪《商山四皓》
歷史上以四皓在商山隱居生活為題材的繪畫作品為數不少。如《商山四皓、會昌九老圖》合卷(南宋時期,無款,遼寧博物館藏),《南山四皓》(漢代彩漆繪,朝鮮平壤博物館藏)、《南山四皓》(河南鄧縣出土南朝磚畫),《商山四皓》(馬遠作品,海外)、《商山四皓》)(戴進作品,故宮博物院藏)、《商山四皓並四聘圖》(戴進作品,故宮博物院藏)、《商山四皓》(吳偉作品,故宮博物院藏)、《商山應聘圖》(蕭晨作品,故宮博物院藏)、《商山四皓圖》、《四皓弈棋圖》、《山居四皓圖》等等。
德治與隱逸思想以及孝道觀念體現在了尊老重賢的四皓圖畫中,這往往是高隱和道德文化的象徵,由於政治功業參與其中,“商山四皓”成為文人土夫政治理想的寄託,這些以四皓閑居文事為描繪對象的作品,成了歷代文人雅士藉以寄託自身的精神抱負的象徵和隱喻。

紀念建築


商山四皓碑林園,位於丹鳳縣城西7.5公里的商鎮新街西段,屬省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
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巨冢羅列、古柏環繞、碑石林立。四皓碑林園內埋葬著兩千多年前秦朝的四位博士:即周術、吳實、崔廣、唐秉。四老人皆因品行高潔,銀須皓首,避秦焚書坑儒而隱居商山,世稱“商山四皓”。歷代過往文人騷客在商山留有詩文百餘篇(首),盛讚四先生淡泊名利,堅持道德操守的高風亮節。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過四皓墓》、白居易的《謁四皓廟》等贊四皓名篇,更是膾炙人口,千古流傳。為了將四皓先生的高風亮節昭示啟迪後人,已將這些古詩詞文與歷史文物、書法雕刻藝術融通一體,於2003年11月建成四皓碑林園。歷代過往人文騷客在商山留有詩文百餘篇(首),盛讚四先生談泊名利,堅持道德操守的高風亮節。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過四皓墓》、白居易的《謁四皓廟》、更是膾炙人口,千古流傳。投資1600萬元的四皓碑林園二期開發工程,佔地面積20畝,將開發建設的80米長、30米寬四皓古建文化區,向南直達312國道。
門票:門票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