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漿

中藥

酸漿,中藥名。為茄科植物酸漿PhysalisalkekengiL.及掛金燈PhysalisalkekengiL.var.francheti(Mast.)Makino的全草。具有清熱毒,利咽喉,通利二便的功效。主治咽喉腫痛,肺熱咳嗽,黃疸,痢疾,水腫,小便淋澀,大便不通,黃水瘡,濕疹,丹毒。

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木質化較硬。葉互生,完整的葉片闊卵形,長5-15cm,寬2-8cm,先端尖,基部不對稱,波狀緣有粗齒。宿萼卵球形,直徑1.5-2.5cm,黃綠色,薄紙質。漿果圓球形,皺縮,直徑1-1.2cm。氣微,味苦。

藥理作用


抗乙肝表面抗原作用:反相被動血凝抑制試驗中,酸漿全草水提取物0.15mg/50μl,與8個血凝單位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接觸4h,表現出高效抑制作用。水提取物2.5mg/50μl,接觸4h,可對100個血凝單位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有高效抑制作用;接觸2h,對8個單位的抗原有高效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2.5mg/50μl,與8個單位的抗原接觸4h,表現出中效抑制作用。酸漿是一種高效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藥物。

相關配伍


1、治喉瘡並痛者:燈籠草,炒焦為末,酒調,敷喉中。(《醫學正傳》)
2、治黃疸,利小便:酸漿、茅草根、五穀根各15g。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3、治水腫,小便不利:金燈籠12g,車前草15g,西瓜皮24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4、治諸淋澀痛:酸漿草洗凈,取一把搗自然汁,和生白酒,頓然一碗,空心飲立通。
5、治二便不通:酸漿草、車前草各一大把,和砂糖一錢。調服立通,未通再服。
6、治痔瘡出血疼痛:酸漿草一大把。水二升,煎半升服,日三次立效。
7、治天行時熱,煩躁作渴,真熱極者:酸漿草一大把。水二升,煎減半飲之。(4-7方出自《本草匯言》)。

化學成分


1、酸漿葉中含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
2、全草含酸漿環氧內酯,全草及根均含酸漿雙古豆鹼。

相關論述


1、《本經》:“主熱煩滿,定志益氣,利水道。”
2、《新修本草》:“主上氣咳嗽,風熱,明目。”
3、《嘉祐本草》:“主腹內熱結,目黃,不下食,大小便澀,骨熱咳嗽,多睡勞乏,嘔逆痰壅,痃癖痞滿,小兒癧子寒熱,大腹,殺蟲,落胎,並煮汁服,亦生搗紋汁服,亦研敷小兒閃癖。”
4、《本草衍義補遺》:“治熱痰嗽。”
5、《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莖痛,攻瘡毒,治腹癰,破血,破氣。”

分類


植物學種屬茄科酸漿屬酸漿及掛金燈
植物學形態特徵1、酸漿:多年生草本,基部常匍匐生根。莖高約40-80cm,基部略帶木質。葉互生,常2枚生於一節;葉柄長約1-3cm;葉片長卵形至闊卵形,長5-15cm,寬2-8cm,先端漸尖,基部不對稱狹楔形,下延至葉柄,全緣而波狀或有粗牙齒,兩面具柔毛,沿葉脈亦有短硬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6-16mm,開花時直立,後來向下彎曲,密生柔毛而果時也不脫落;花萼闊鍾狀,密生柔毛,5裂,萼齒三角形,花后萼筒膨大,變為橙紅或深紅色,呈燈籠狀包被漿果;花冠輻狀,白色,5裂,裂片開展,闊而短,先端驟然狹窄成三角形尖頭,外有短柔毛;雄蕊5,花藥淡黃綠色;子房上位,卵球形,2室。漿果球狀,橙紅色,直徑10-15mm,柔軟多汁。種子腎形,淡黃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2、掛金燈:形態與原種相似,主要區別為,花梗幾無毛或僅有稀疏毛,花萼除裂片毛較密外筒部稀疏;果成熟後果梗及果萼光滑無毛。
分佈區域1、酸漿:分佈於陝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2、掛金燈:除西藏外,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道地產區產於華北、華中、華南及西南各地。自產自銷。
植物生產環境1、酸漿:生於空曠地或山坡。2、掛金燈:生於村旁、路邊、曠野、山坡及林緣等處;亦有栽培。
生長習性喜溫暖、潮濕氣候,但能耐寒,在北方稍冷的地方也可生長。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粘壤土栽培。
繁殖方式用種子或分根繁殖。
栽培技術1、種子繁殖:北京地區在4月初播種,苗床寬1m,用條播法,播后覆土1cm,澆水,並保持適當的濕潤;苗高3cm時間苗,高14cm時定植,行距35-50cm,株距20-25cm。2、分根繁殖:作成寬1.3m的長畦,春分時在畦上開溝,溝距33-40cm,將根橫放在溝內,上面蓋土4-6cm,並將土耙勻,鎮壓后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