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參

五加科樹參屬植物

樹參(學名:Dendropanax dentiger (Harms) Merr.)是五加科,樹參屬喬木或灌木,高可達8米。葉片厚紙質或革質,葉形變異很大,不分裂葉片,先端漸尖,分裂葉片倒三角形,兩面均無毛,基脈三出,葉柄無毛。傘形花序頂生,有花,總花梗粗壯,苞片卵形,小苞片三角形,宿存;花瓣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果實長圓狀球形,稀近球形,8-10月開花,10-12月結果。

樹參為民間草藥,根、莖、葉治偏頭痛、風濕痹痛等症。

樹參的食用部位為嫩葉芽,整個生長期都可采嫩葉芽,可腌漬貯存,供炒食、做湯、做餡、蘸面醬、拌麵食、涼拌菜等,味道鮮美,風味佳。

形態特徵


樹參
樹參
喬木或灌木,高2-8米。葉片厚紙質或革質,密生粗大半透明紅棕色腺點(在較薄的葉片才可以見到),葉形變異很大,不分裂葉片通常為橢圓形,稀長圓狀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1.5-4.5厘米,有時更大,先端漸尖,基部鈍形或楔形,分裂葉片倒三角形,掌狀2-3深裂或淺裂,稀5裂,兩面均無毛,邊緣全緣,或近先端處有不明顯細齒一至數個,或有明顯疏離的牙齒,基脈三出,側脈4-6對,網脈兩面顯著且隆起,有時上面稍下陷,有時下面較不明顯;葉柄長0.5-5厘米,無毛。
徠傘形花序頂生,單生或2-5個聚生成復傘形花序,有花20朵以上,有時較少;總花梗粗壯,長1-3.5厘米;苞片卵形,早落;小苞片三角形,宿存;花梗長5-7毫米;萼長2毫米,邊緣近全緣或有5小齒;花瓣5,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2-2.5毫米;雄蕊5,花絲長2-3毫米;子房5室;花柱5,長不及1毫米,基部合生,頂端離生。果實長圓狀球形,稀近球形,長5-6毫米,有5稜,每稜又各有縱脊3條;宿存花柱長1.5-2毫米,在上部1/2、1/3或2/3處離生,反曲;果梗長1-3厘米。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本種葉形、葉緣、果形及宿存花柱等變異很大,但葉片通常為橢圓形,有粗大的半透明紅棕色腺點,網脈明顯且隆起,果實通常為長圓球形,有縱脊多條,可以識別。

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浙江東南部、安徽南部、湖南南部、湖北、四川東南部、貴州西南部、雲南東南部、廣西、廣東、江西、福建和台灣,越南、寮國、柬埔寨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自幾十米至1800米的常綠闊葉林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南川。
樹參
樹參

主要價值


本種為民間草藥,根、莖、葉治偏頭痛、風濕痹痛等症。

繁殖方法


採收果實:同棵樹參果實成熟時間有差別,前後相差15天,果實10月成熟,顏色呈紫色。由於果實成熟期有差異,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一定要分批次採摘成熟的果實。表1是2017年10月在梅列區範圍採摘樹參果實調查統計情況。
種子貯藏:將採回的成熟果實取出種子,用清水清洗乾淨,待種子晾乾後用高錳酸鉀消毒。經過處理的種子採取濕沙藏和干藏。沙藏時要注意沙不宜過濕,以手抓成團鬆開即散為準,保持沙常濕潤即可。儲藏室要保持通風,溫度在秋冬季正常室溫,溫度偏高會導致種子提早發芽。
沙藏播種:隨采隨播發芽率較低,含水量達標的種子也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發芽,干藏的種子含水量差,發芽率在30%以下。主要的播種方式是將濕沙藏后的種子選擇在2月條播或撒播。表2反應不同的貯藏方式和播種時間對種子的發芽率的影響。
播種方法:樹參種子千粒質量為10克,每畝用種量2千克,採用15厘米間距條播或撒播。復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2-3倍,因地形宜選用穀皮、木屑等均勻覆蓋。為了達到增溫保濕效果,可採用搭蓋塑料小拱棚。

栽培技術


水分管理:苗木生長初期要用漏壺澆水,盡量做到量少次多,當出現乾旱時要及時澆水;苗木速生期時澆水量要加大,做到均勻澆透;苗木生長後期,苗木根系較發達,6-8天澆水一次,以澆透為好。
拔草:當幼苗生長10天後,要對苗圃地採用人工拔草,拔后要對鬆動苗木扶正壓實,幼苗期拔草3-5次,盡量做到發現草就拔。
間苗:觀察幼苗生長情況,當幼苗擁擠時就要間苗,一般要進行2-3次,選擇在陰雨天后與拔草同時進行。間苗后要對鬆動土壤壓緊。
追肥:根據苗木生長狀況對苗木追肥3-5次,採用先淡后濃,量少次多。苗木生長初期施少量氮肥,促進苗木根系生長,中途幾次施有機肥,生長後期適當增施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