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里

羅漢里

羅漢里位於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鎮普禮村羅漢里自然村,羅漢里游擊根據地是閩中游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中央軍委確認的南方8省15個獨立游擊根據地之一,是閩中游擊第一支隊的駐地,也曾是中共閩中特委之駐地,在閩中地區的三年游擊戰爭(閩中三年游擊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東張鎮前往羅漢里根據地沿途風景秀麗,有水路十八折,山路36彎之美稱。

羅漢里游擊根據地的歷史地位與作用


艱苦卓絕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在福建曾形成了閩西、閩北、閩東、閩中、閩粵邊、閩贛邊6塊游擊區。當年,留在福建的紅軍游擊隊在這6塊游擊區中開闢了數十個較為穩固的游擊根據地,使得革命的烈火在這些地區始終沒有被撲滅,革命的旗幟在這些地區始終高舉不倒。
羅漢里游擊根據地就是閩中游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堅持閩中地區的三年游擊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略作論述。
一、掩護了黨的力量從城市向農村戰略退卻
1934年4月以後,面對白色恐怖嚴重威脅,中國共產黨福州地區組織被迫從城市向農村退卻。在這個過程中,羅漢里游擊根據地的建立和鞏固,起了掩護黨的力量退卻的重要作用。
羅漢里位於福清、永泰交界地區,這裡山高林密,人煙稀少,國民黨統治鞭長莫及,有建立游擊根據地的天然條件。當時,從上海彙報工作回閩的福州市委巡視員黃孝敏得知市委書記陳之樞被捕叛變,國民黨軍警加緊搜捕的情況后,直接轉到福清,與剛接替縣委書記工作的劉突軍接頭,在角樓召開會議,分析當前局勢,認為在城市黨組織被破壞后,惟一出路是紮根農村打游擊,決定把福清縣委改為中心縣委,統一領導福清、長樂、閩侯、永泰等縣交界地區的鬥爭。此後,中心縣委以斗垣、玉瑤、江鏡、角樓等村為基點,大力發動群眾,建立了一支30多人的中國工農紅軍福清游擊大隊,隨即開闢羅漢里游擊根據地。
羅漢里游擊根據地的建立,是把革命的退卻和革命的進攻結合起來。一方面,它是一次有組織、有目標、有秩序的退卻,既保存了黨的中堅力量,建立了黨的武裝,在羅漢里樹起了一面紅旗,又給分散在閩中及周邊地區的革命勢力在心理上造成鼓舞;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種新的進攻方向,由城市轉移到敵人力量比較薄弱的農村,憑藉山川地理優勢,憑藉良好的群眾基礎,以我之長,攻敵之短,頻頻採取機動靈活的方式,主動出擊,從而把部分國民黨軍緊緊吸引在周圍,箝制和消耗了國民黨軍隊的大量兵力,掩護和策應了紅軍主力和中央領導機關的從容轉移、北上抗日。
二、實現了向游擊戰爭的戰略轉變
羅漢里游擊根據地武裝力量從建立伊始,就是由中共福清中心縣委一手發動、領導的。在當時中央紅軍已經西去,各個蘇區正遭國民黨部隊分割包圍,城市黨的領導機構連遭破壞,找不到上級黨組織,並無法得到正確指示的情況下,福清縣地方黨組織就英明、果斷、自覺地發動群眾,拿起武器,以武裝的革命反抗武裝的反革命。
1935年3月,福清中心縣委接納渡海突圍到福清的20多位連江紅軍西南團成員,隨後策動盤居半嶺、雙坑等地股匪劉春水的遺孀何蘭英等10多人攜槍加入游擊隊,使羅漢里游擊根據地的武裝力量得到加強。5月,福清和莆田兩個中心縣委為統一領導閩中地區革命鬥爭,在福清樟溪召開聯席會議,一致認為:應立足本地,獨立自主地開展游擊鬥爭;兩個中心縣委實行統一領導,形成一個拳頭,有力打擊敵人。會議決定重建閩中特委,福清、莆田游擊隊整編為閩中工農游擊隊第一支隊和第二支隊,在特委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分別以羅漢里、常太為根據地,依靠基本群眾,發展武裝力量,積極開展游擊戰爭。從此,北起烏龍江,南至惠安約150公里福廈公路兩側地區,成為一塊在國民黨統治中心區域里建立起的游擊區。
羅漢里武裝力量掌握在共產黨手裡,才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才開創了重新聚集革命力量的新局面。從某種程度上,也印證與實踐了毛澤東關於“黨的手裡必須牢牢地掌握住武裝力量”和“上山必須是武裝的,革命的,即不能把槍‘藏起來’上山,也不能實行單純的‘搶富濟貧’”的理論。
三、積累了建立革命游擊根據地的寶貴經驗
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誕生了,但是,如何把它建設成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休養生息和不斷擴展的基地,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上與中共中央失去聯繫,無法得到指導;外不了解全局的形勢和黨的政策的變化;面對國民黨軍的嚴密封鎖與“清剿”,保甲制度的控制;內有意志薄弱者因環境險惡經不起考驗而變節投敵。各方面情況靠自己了解,事態發展過程靠自己判斷,行動方針靠自己確定,這對游擊區的領導者來說是個嚴峻的考驗。
於是,羅漢里游擊根據地的領導者摸著石頭過河,在自覺與不自覺之間,意識到中國民主革命的首要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不發動起來,一切都無從做起。於是閩中特委一恢復,就指令第一支隊抽調部分隊員組成地方工作隊,到根據地周圍游擊區去宣傳發動群眾,秘密建立黨支部,公開組織農會,領導群眾開展抗租、抗稅和反霸鬥爭;由於真正依靠與發動了農民,根據地才得以鞏固,以至在反“清剿”極其艱苦的歲月里,覺悟起來的農民依然同紅軍游擊隊生死與共,患難同依,情同魚水,共同抗敵,使羅漢里紅旗不倒。
武裝鬥爭是根據地鞏固與發展的最根本條件。在中共閩中特委領導下,閩中游擊隊在搞好羅漢里根據地自身建設的同時,發動了一連串對國民黨地方統治勢力靈活機動的軍事打擊:奔襲莆田大洋田賦分櫃、福清東山寨戰鬥、襲擊閩侯大義鄉民團、攻打閩侯滬嶼鎮、福清河村橋伏擊戰等等。從而使國民黨的“清剿”計劃以失敗告終,羅漢里各路武裝力量也基本保存下來。
羅漢里游擊根據地在鞏固與發展過程中所運用的以弱勝強、以寡敵眾的戰略戰術,以及依靠群眾、打人民游擊戰爭的軍事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為後來抵抗日寇入侵,開展游擊戰、持久戰、運動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錘鍊了一大批黨的忠誠幹部和抗日將士
從1935年3月黃孝敏帶領游擊隊進駐羅漢里,到1936年5月劉突軍率領第一支隊突出重圍,轉移到莆田廣業山區,羅漢里游擊根據地實際只存在一年零兩個月,但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卻為中國革命保存了一批骨幹力量,錘鍊出一批黨的忠誠幹部,鍛造出一支堅不可摧的革命武裝。
在一年多時間裡,閩中地方封建勢力同國民黨軍隊相互勾結,瘋狂地進行反撲,圍困和“清剿”游擊隊,甚至採取陰險的瓦解與隔離政策,紅軍游擊隊不得不長期生活和轉戰於窮山僻嶺,風餐露宿,忍凍挨餓。然而,殘酷的鬥爭環境並沒有使游擊健兒屈服,反而將他們磨練得更加堅強與成熟。據不完全統計,從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走出的黨的忠誠幹部和革命英烈有:王於潔、黃孝敏、余長鋮、陳炳奎、潘濤、劉突軍、吳德標、楊采衡、陳雲飛、陳金來、程序、陳行福、陳木花、劉雲端、張木土、棋山妹、劉阿新母等。
全面抗戰爆發后,福清籍北上參加新四軍的游擊隊員有林清城、洪家聲、陳德勝、陳細官、陳祖銀、陳道水(嫩宋)、陳道鈿、陳阿妹、陳亦明、陳宗雲、陳金燕、賀木來等20多人。這些同志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前赴後繼英勇作戰,大部分血灑疆場,為國捐軀。
羅漢里游擊根據地作為閩中游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中所處的戰略地位和所發揮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羅漢里游擊根據地紀實


福清是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一方熱土,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就有中共地下黨員的活動,30年代初,建立了黨組織。1934年1月,何文成、陳炳奎、余長鉞等烈士組成中共福清縣委,領導組織南西亭暴動,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建立紅軍游擊大隊
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慘遭“圍剿”,書記陳之樞被捕判變,國民黨軍警加緊搜捕,革命頓時陷入低潮。從上海彙報工作回閩的福州市委巡視員黃孝敏得知情況,便直接轉移到福清,與剛接替縣委書記工作的劉突軍接頭,在角樓召開會議,研究福州地區地下黨面臨的問題,認為城市黨組織被破壞后,唯一出路是紮根農村打游擊,於是決定把福清縣委改為中心縣委,統一領導福清、長樂、閩侯、永泰等縣交界地區的鬥爭。會後,黃孝敏親自到雲中洋、魚胡鰍坑、墓亭等村活動,發動貧苦農民參加農會,為建立工農紅軍福清游擊隊做準備。其它縣委成員也深入斗垣、玉瑤、江鏡、北郭、半嶺等基點村發展農會組織。
1934年11月中旬,福清中心縣委決定在海口塔坪寺舉行武裝暴動。但因組織發動不夠充分、秘密泄露,暴動夭折。11月底,“工農紅軍游擊隊福清大隊”在西區成立,劉突軍任大隊長,黃孝敏任政委,陳振芳(程序)任政治幹事,福清首次有了一支黨領導下的20多位隊員、10餘支槍組成的武裝隊伍。隨後,連江紅軍西南團余部20多名骨幹突圍渡海來到福清,加入游擊大隊,隊員迅速發展到近百人。
成立中共閩中特委
1935年5月,莆田和福清兩個中心縣委在福清掌溪舉行聯席會議,討論閩中地區的革命形勢,認為在中央紅軍已經長征西去,各個蘇區正遭國民黨部隊分割包圍,城市黨的領導機構又連遭破壞的情況下,應立足本地,獨立自主地堅持游擊戰爭;兩個中心縣委立即聯合起來,決定重建中共閩中特委,推選王於潔任特委書記,黃孝敏、潘濤、劉突軍、余長鉞為委員;福清和莆田兩支游擊隊整編為閩中工農游擊隊第1支隊和第2支隊,在特委統一領導部署下,分別以羅漢里、常太為根據地,依靠群眾,發展武裝力量,開展游擊戰爭。
從此,北起烏龍江,南至惠安約150公里福廈公路兩側,成為黨領導的南方革命運動的戰略支點之一。
開闢羅漢里根據地
連江紅軍西南團轉移到福清后,國民黨軍警加緊搜捕,建立游擊根據地刻不容緩。
1935年2月底,中心縣委派陳雲飛到羅漢里附近的集鎮琯口了解情況,伺機進入羅漢里開展工作。不久,黃孝敏帶領游擊大隊全體指戰員也進入羅漢里。
羅漢里位於福清、永泰交界地區,這裡山高林密,人煙稀少,具有建立游擊根據地的天然條件。
隨後,縣委又派陳雲飛打進劉春水余部盤踞的半嶺、雙坑等地,策動劉的遺孀何蘭英等10多人攜槍加入游擊隊,使羅漢里游擊根據地的武裝力量得到加強。
開展獨立游擊戰爭
閩中特委剛恢復,就指令第1支隊抽調部分隊員組成地方工作隊,到根據地周圍游擊區,宣傳發動群眾,秘密建立黨支部,公開組織農會,領導群眾開展抗租,抗稅和反霸鬥爭;北郭、波蘭、壋下、東山等基點村還組建了武裝自衛隊,負責站崗放哨,保衛村莊,為游擊隊搜集情報,運送糧食。
閩中游擊隊在搞好羅漢里根據地建設的同時,發動了一連串對國民黨地方勢力靈活機動的軍事打擊:奔襲莆田大洋田賦分櫃、福清東山寨戰鬥、襲擊閩侯大義鄉民團、攻打閩侯滬嶼鎮、福清河村橋伏擊戰等。
河村橋伏擊戰發生后,福建省主席陳儀惱羞成怒,調動憲兵第4團,省保安第1團、5團和駐軍49團,從四面八方撲向羅漢里紅色根據地。
面臨大兵壓境,1支隊領導召開緊急會議,作出部署。並把指戰員分成三個小隊,分別由劉突軍、吳德標、楊采衡率領,分散活動,與敵周旋。各小隊一方面機智地誘引敵人在山頭上盲轉,另一方面避實就虛、迂迴隱蔽、伺機殲敵,把敵人攪得坐卧不安。反“清剿”鬥爭堅持了將近兩個月,羅漢里各路武裝力量基本保存下來,國民黨消滅1支隊的計劃以失敗告終。
開赴皖南北上抗日
全國抗戰爆發后,如同經過長征的紅軍發展為八路軍一樣,羅漢里游擊隊主動接受聯合抗日改編。改編之後,國民黨又耍弄陰謀詭計,企圖將紅軍游擊隊“溶化”和“收編”,但在積累了豐富鬥爭經驗的我黨武裝力量面前,這種陰謀最終破產。1938年4月,閩中(包括羅漢里)游擊隊開赴皖南前線,編入新四軍軍部特務營。
福清北上參加新四軍的游擊隊員有林清城、洪家聲、陳德勝、陳鈿官、陳祖銀、陳道水(嫩宋)、陳道鈿、陳阿妹、陳亦明、陳宗雲、陳金燕、賀木來等20多人。
在中央紅軍實行戰略大轉移,開始萬里長征,北上抗日;在白色恐怖籠罩十分艱難的情況下,福清中心縣委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福清游擊大隊,開闢了羅漢里游擊根據地,開展武裝鬥爭。1935年5月,中共福清中心縣委和莆田中心縣委合併,成立中共閩中特委和閩中游擊隊,繼續開展武裝鬥爭,閩中游擊區成為中央紅軍長征后在南方堅持三年游擊戰爭的15塊游擊區之一。
【革命先驅 名垂千古】
黃孝敏烈士(1907.11—1937.6)古田縣平湖鄉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福州市委執行委員、福州中心市委宣傳部長。1932年11月出任閩東工農紅軍游擊隊十三支隊政委。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遭敵人破壞後轉移到福清。8月主持成立中共福清中心縣委任書記。10月組建工農紅軍福清游擊大隊任政委。1935年5月任閩中特委組織委員兼閩中工農游擊隊第一支隊政委。隨後潛往香港與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接上關係。回閩中后1937年2月被捕,6月於福州雞角 刑場英勇就義。
劉突軍烈士(1909—1938.3)原名郭同薪,江西信豐縣人。1926年在江西贛州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中共信豐縣委委員,參與領導信豐工農武裝暴動。暴動失敗后,化名參加十九路軍。1934年春任福州互濟會主任,7月轉移到福清,先後任中共福清縣委書記、中共福清中心縣委委員、工農紅軍福清游擊大隊大隊長。1935年5月任閩中特委委員兼閩中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一支隊政委。1937年2月任中共閩中工委書記、抗日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政委、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師獨立大隊大隊長。1938年3月往福州途經莆田時,被國民黨部隊密捕暗殺后毀屍滅跡。
楊采衡(1908—1996)閩西連城縣人。1931年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捕。1933年出獄後轉移到閩東參加武裝鬥爭,任紅軍十三獨立團、西南團團長。1935年初率西南團骨幹轉移到福清,加入工農紅軍福清游擊大隊。福清游擊大隊改編為閩中工農游擊隊第一支隊後任支隊參謀長,為開闢羅漢里游擊根據地做出重要貢獻。閩中工農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大隊後任副大隊長。1938年3月泉州事變后,率部北上皖南加入新四軍,歷任新四軍軍事教官、作戰科長、教育科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華東軍區參謀大隊大隊長、第十六團司令部參謀長等職。解放後任漳州軍分區副司令員、地質部辦公廳第一副主任、水文局顧問。1996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