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衛氣的結果 展開

衛氣

中醫藥術語

衛氣,中醫基礎理論名詞。①屬於陽氣的一種。生於水谷,源於脾胃,出於上焦,行於脈外,其性剛悍,運行迅速流利,具有溫養內外,護衛肌表,抗禦外邪,滋養腠理,開闔汗孔等功能。《靈樞·本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②《靈樞》篇名。本篇所論強調衛氣對保衛肌表,防禦外邪,調節內外的作用,故名。內容主要辨別衛氣營血的生理功能,說明治病必須掌握經絡系統,明確十二經脈本部和標部穴位,以及六腑的氣街部位,以便測候上、下、虛、實的病變,施行補瀉的針刺手法。

簡介


● 英文名稱:Defense Qi/Defensive Qi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精神氣血津液

古籍摘選


●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靈樞·本藏》)

名詞解釋


● 由飲食水谷所化生的悍氣,行於脈外,具有溫煦皮膚、腠理、肌肉,司汗孔開闔與護衛肌表、抵禦外邪的功能。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衛氣來源於水谷精微,同營氣合稱為營衛之氣。衛氣剽悍滑利,循行於脈外,具有防禦作用,避免外邪入侵機體。

衛氣的生成與分佈

● 衛氣來源於水谷精微,飲食物進入胃中,在脾的運化作用下,轉換為水谷精微之氣,此氣又分為精專與剽悍兩種,其中剽悍的部分則化為衛氣。
● 衛氣生成之後循脈運行,但是不進入脈中,因而沒有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其運行於脈外,不受脈道的約束。
● 衛氣從肺經開始,至肝經而終止,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度,黑夜行於陰二十五度。
● 衛氣主要充養皮膚肌腠。

衛氣的生理功能

● 衛氣的生理功能主要為防禦外邪、溫暖周身,及調控腠理。
● 氣具有防禦外邪的作用,這一作用主要由衛氣實現,衛氣為周身的防禦之氣,其位於肌表,可以保護機體不受外邪的侵襲,衛氣虧虛則容易招致外邪侵入。
● 衛氣為陽,可以溫暖周身,維持機體體溫的相對恆定。衛氣不足,溫養能力下降,風寒濕邪入侵,則出現畏寒肢冷等癥狀。
● 衛氣可以調控腠理,司汗孔之開闔,控制汗液的生成與排泄,通過出汗,可以使機體體溫維持恆定,促進內外環境的平衡。如果衛氣不足,其約束能力下降,會導致多汗、自汗或無汗等症。

衛氣與營氣的關係

● 營衛二氣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二者來源相同,皆來自於水谷精微,皆依賴脾胃功能的正常發揮。衛氣為水谷精微中的剽悍部分,流行迅速,行於脈外,有防禦溫養作用,其性屬陽;營氣則為水谷精微中的精專部分,富含營養,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行於脈中,其性屬陰。營衛二氣相偕而行,臨床許多疾病都從營衛失調來進行論治。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 中醫基礎理論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