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鄧志平的結果 展開

鄧志平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研究員

鄧志平,男,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課題組長。1994年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97年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系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同年赴美國普渡大學學習。2003年8月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園藝系,獲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后在位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校園的卡納基研究所植物生物系從事研究,先後擔任博士后及高級研究助理之職。2010年回國到浙江省農科院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及研究員。2011年入選浙江省第三批省。

成果


在利用蛋白質組學研究植物激素(油菜素內酯、生長素)及環境因子(藍光、低溫)的信號傳遞、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學研究番茄果實品質形成的機理,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發現了一系列受油菜素內酯生長素調控的蛋白,並對其中的一些蛋白進行了初步鑒定。揭示了蛋白翻譯后的修飾在植物抗冷、抗凍上起著積極的作用。作為第一或共同第一、通訊作者在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Molecular Plant 等雜誌上發表文章,並作為共同作者在Nature Cell Biology、PNAS等發表多篇研究論文。

職稱


博士、研究員

研究方向


1. 利用蛋白質組學研究植物激素傳遞、生長發育以及對逆境的響應
基因是生物體的基本遺傳單位,然而生物體功能的發揮最終需要通過基因表達出的蛋白質來體現。蛋白質組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物生長、發育及衰老凋亡過程中,所有蛋白質組分發生的動態變化,包括蛋白質的表達量、體內的分佈、翻譯后修飾形式、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變化。早期的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主要利用2-DE分離蛋白,通過染色確定蛋白含量,並利用質譜儀鑒定目標蛋白點。隨著高解析度、高靈敏度串聯質譜技術以及高效梯度分離的液相色譜系統的發展,通過液相系統分離多肽,然後通過串聯質譜鑒定和定量蛋白,成為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的主要手段。
本實驗室利用蛋白質組學研究植物激素傳遞、生長發育以及對逆境的響應。
1、果實采后成熟和衰老的分子生物學機制
2、油菜素內酯的信號傳導
3、植物藍光受體PHOT1介導的信號傳導
4、低溫冷害的分子機理
本課題組受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創新基金、國家科技部973項目、國家及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在儀器方面,本實驗室配備以下設備:
1、用於蛋白分離、純化、及Western免疫雜交鑒定的儀器:細胞破碎儀(美國Sonics VCX-130PB) 、高速低溫離心機Eppendorf 5424R、thermo Sorvall ST16R、蛋白純化儀Akta Purifer以及化學發光成像分析儀ImageQuant LAS mini 4000。
2、用於2-DE蛋白分離分析的儀器:IPGphor II(用於第一相IEF分離)、Dalt six(用於第二相SDS-PAGE分離);凝膠熒光圖像掃描儀Typhoon 9400 ,自動凝膠電泳挑點儀 Ettan Spot Picker。
籌建院蛋白質組學平台,準備引進高端質譜儀、納升液相色譜系統以及用於蛋白酶切的儀器設備。歡迎和院內外同行進行科研合作。

科員


植物蛋白質組學組
鄧志平(博士、研究員) 周忠靜(博士、助理研究員)
郝令昭 譚金娟(博士,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