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遜河

納爾遜河

加拿大馬尼托巴(Manitoba)省北部河流。源出溫尼伯湖,注入哈得遜灣,全長650公里(400哩)。流域面積1,150,000平方公里(444,000平方哩)。

納爾遜河


Nelson River
納爾遜河
納爾遜河
加拿大馬尼托巴省河流。源出落基山東麓,東北流注入哈得孫灣。全長2,570公里(以薩斯喀徹溫河為源),流域面積96萬平方公里。流量很大,受溫尼伯等湖的調節,水量季節變化小。河上有全國第二大的卡特爾急流水力發電站。從河口上溯209公里可通小輪。
與鮑(Bow)河和南、北薩斯喀徹溫河形成西達加拿大落磯山脈、長2,575公里(1,600哩)的水道。早期為毛皮貿易的商路。通往邱吉爾的哈得遜灣鐵路與該河道平行。凱爾西(Kelsey)大壩的水力發電,可供湯普生(瀕臨主要支流本特伍德〔Burntwood〕河)鎳礦使用,在凱特爾拉皮德(Kettle Rapids)也有水力發電設施。

河流流域


流域腹地

納爾遜河水系圖示
納爾遜河水系圖示
納爾遜水系形成的流域橫亘加拿大中南數省。流域腹地是著名的加拿大草原三省,往西是大落基山脈,往東是加拿大地盾西南部分和蘇必利爾湖高地。

流域地勢

總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幾種地形交接位置形成了很多陡坡,河流在這些地段形成了一系列急流、瀑布,如溫尼伯河上游的瀑布急流群。薩斯喀徹溫河上的大急流,納爾遜 河上的凱特爾急流等等。

流域氣候

流域氣候納爾遜水系大部分處於大陸性氣候帶,氣候乾燥,日溫差大。年降水量在305~533mm之間,其中西部偏少,東部南部偏多,時間分佈上也不均衡,基本上全年一半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1月在一17℃左右,最低達一54℃,南部地區為-8℃左右;7月氣溫14~2TC,最高氣溫達43℃。相比之下水系東部安大略省範圍的溫尼伯河流域處於溫帶,氣候較好,雨量充沛,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年降水量在3000mm以上,而且其中2200mm為降雪。年平均氣溫在一4~22cC之間。

流域洪災

納爾遜水系是加拿大洪災頻發的地區,其原因是:
①冬季積雪遇春季氣溫上升,迅速融化,河道徑流量突然增大,一時排泄不暢,泛濫成災,又因下游納爾遜河地處加拿大地盾區,地勢低平,河堤不高,從而洪災頻發。
②由於水系所處的加拿大南部,全年降水多集中於夏季,夏天常常發生暴風雨,引發洪水災害。在納爾遜水系頻發的洪災中,比較著名的有1950年雷德河洪災,損失達1億加元;1974年溫尼伯湖南部支流雷德河等26條河流發生洪水,損失1800萬加元;1974年薩斯喀徹溫省阿西尼博因河支流卡佩勒河、雷德迪爾河發生洪水,損失850萬加元等。

河流開發


防洪工程

納爾遜河
納爾遜河
為減輕雷德河及阿西尼博因河水患,在1950年大洪水后,專門在這些河上興建了3項防洪工程:
①開挖雷德河分洪道,分洪量1700立方米/秒,將雷德河部分河水繞過溫尼伯市下泄;
②開挖泄洪量為708立方米/秒的波爾泰治河分水道,將阿西尼博因河水分洪引入馬尼托巴湖;
③在阿西尼博因河上遊興建庫容5.2億立方米的舍爾湖口水庫。

灌溉引水工程

納爾遜水系流域是加拿大重要的農業區,而流域大部分地區產流偏少,不便農業發展需要,為了保持灌溉等需求,流域中建設了多處大型引水工程和灌區。
大型灌溉工程有聖馬麗灌溉工程和南薩斯喀徹溫河工程。
⑴聖瑪麗灌溉工程聖瑪麗灌溉工程位於阿爾伯達省斯布里季南約48km處,橫跨聖瑪麗河興建一座壩,高61m,庫容3.94億立方米,灌溉面積88000公頃。水庫水通過6m直徑的鋼筋混凝土隧洞輸送至灌區乾渠。沿渠道還有些樞紐工程及反調節水庫,以調節渠系流量。反調節水庫有鏡湖、靳壽湖、勒季湖和格拉色湖等。第一期工程於1946~1951年間施工,修建了聖瑪麗壩,保證了艾伯塔鐵路一帶和本灌區內48560公頃土地灌溉用水,還可以擴大灌溉面積40470公頃。第二期工程從1956年開工,1950年完成,發展灌溉面積19425公頃。該工程攔蓄水量3700萬立方米,引水渠長達51.5km,過水能力68.8立方米/秒。第三期工程1958年開工,1963年完成,修建沃特通壩,壩高54m,庫容1.7262億立方米。聖瑪麗、伯利和沃特通3個水庫總庫容為6億立方米,現在灌溉面積為121600公頃,約為這個地區可灌溉面積202345公頃的60%。
⑵南薩斯喀徹溫河工程
南薩斯喀徹溫河位於薩斯喀徹溫省中南部,是一個大型多目標工程,包括灌溉、發電、防洪、生活和工業用水及遊覽等。該工程有2座水庫,大壩為土壩,高63m,庫容98.64億立方米,位於南薩斯喀徹溫河上,在歐特路克城和埃耳博城之間;另一座水庫位於南薩斯喀徹溫河和卡佩勒河之間。電站裝機為15萬kW。大壩於1967年竣工。本區可灌面積113500公頃,而1979年只開發17500公頃,實際灌溉13100公頃。

水力發電工程

納爾遜河
納爾遜河
為開發納爾遜河流域的水能資源,在流域內多處河段進行了梯級開發。其中納爾遜河下游幹流上規劃興建10級水電站:一級詹佩格(Jen—peg,裝機16.8萬kW,1977年投產發電)、二級布拉德爾(Bladder,裝機56.5萬kW)、三級凱爾西(Kelsey,裝機22.4萬kW,1961年投產發電)、四級上格爾(UpperGull,裝機56.5萬kW)、五級下格爾(LowerGull,裝機56.0萬kW)、六級壺灘(KettleRapid,裝機127.2萬kW,1970年投產發電)、七級長雲杉(LongSpruce,裝機102萬kW,1977年建成)、八級石灰岩(Limestone,裝機110萬kW,1991年第一台機組發電)、九級科諾瓦帕(Conowapa,裝機110萬kW)、十級吉拉姆島(Gillamlsland,裝機100萬kW),共利用水頭約200m,總裝機容量753.4萬kW,此外,在上游溫尼伯湖出口興建控制工程,抬高水位1.3m,得到調節庫容270億立方米,並通過丘吉爾河一納爾遜河調水工程引水850立方米/秒,在支流本特伍德河上興建4級梯級水電站:一級拉皮茲、二級馬納桑、三級烏斯卡蒂姆、四級諾蒂基,共裝機73萬kW,從而使納爾遜河梯級電站總裝機達到827萬kW。此外,鮑河、錫達湖、雷德迪爾河、南薩斯喀徹溫、溫尼伯河也都建有水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