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大

陝西省書協副主席

吳三大(1933年-2018年12月18日)原名吳培基,號長安憨人。1933年出生於古都西安一個書香名門之家。

自幼天資聰穎,酷好書畫。少承家學,詩文頗具才氣。稍長及從事王正基、苗子健功習書畫,漸露頭角。繼於國畫藝術大師趙望雲石魯等名家交往甚密,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國家高級美術老師”等稱號。吳三大生前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書協副主席、陝西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陝西省文史館館員、陝西省政協委員。

2018年12月18日,吳三大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5歲。

人物生平


吳三大個人照
吳三大個人照
陝西西安人,國家一級美術師,1933年出生於古都西安一個書香名門之家。
自幼天資聰穎,酷好書畫。少承家學,詩文頗具才氣,多為師長見愛。
稍長即從師王正基、苗子健功習書畫,初露頭角。
繼與國畫藝術大師趙望雲、石魯等名家交往甚密,筆墨大進。
自省立第一中學畢業后投筆從戎,從事文藝工作,隨解放軍抗美援朝。
回國后長期活躍在話劇舞台。坎坷多變的生活鑄就了他閱歷豐富、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和機敏樂觀的個性。
吳先生在故都長安的題匾很多,與石憲章先生並稱“長安二傑”。
吳三大先生半生筆墨、一生坎坷,有著傳奇色彩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他要求個性自由發展,對人生、生命、生活有著強烈的愛戀和近乎完美的追求。他在書法中找到了自由、找到了創新的土壤。通過這一種世界藝術寶庫中獨一無二的藝術語言,完成自由抒發性靈、張揚愛恨的個性工程。在物慾橫流、人心失重的今天,在藝術和人格紛紛被嫁接異化的時代,喧囂浮躁的書壇畫苑已放不下幾張平靜的書桌。吳先生卻以其沉雄飛揚、卓爾不群的藝術情態,獵獵作響地獨樹一幟,固守著文化的傳統和傳統的文化,成為所有懷抱藝術良心的人們敬仰的對象。
他用筆墨為我們解讀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幽情壯彩,他用心智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副獨具面目的藝術圖畫。
他在面對書外之事時往往走神,他需要超乎尋常的專註面對書法中的我,以及從我身上延伸開去的書法。他用畫我的筆觸作書,他用作書的手段畫我,書我合一、渾然天成;他在書我中治學,在治學中書我;他是一個不做古板機械學問的大學問家,他對中國書法的大源流爛熟於胸。正是在這樣長期幾一以貫之貫之的瞬間專註、延時思慮、豁然升華的歷練中,成就了一個無一筆無來處、無一字有成規的博大精深的吳書體系,把許多唯步其後塵而自視甚高並自得其樂的人甩在了五里霧十里煙中。

創作特點


吳三大作品
吳三大作品
要求個性自由發展,對人生、生命、生活有著強烈的愛戀和近乎完美的追求。他在書法中找到了自由、找到了創新的土壤。通過這一種世界藝術寶庫中獨一無二的藝術語言,完成自由抒發性靈、張揚愛恨的個性工程。以其沉雄飛揚、卓爾不群的藝術情態,獵獵作響地獨樹一幟,固守著文化的傳統和傳統的文化,成為所有懷抱藝術良心的人們敬仰的對象。
長期幾十年以一貫之的瞬間專註、延時思慮、豁然升華的歷練中,成就了一個無一筆無來處、無一字有成規的博大精深的吳書體系。
從容自信、虛懷若谷,談吐豪邁卻言之有物,常常引經據典、以理服人。狂放中藏進取,宏大中見精神。全然一副“惟英雄能本色,是名士自風流”的魏晉風骨。
為人
吳三大先生為人寬容,治學嚴謹,大事當小事看,小事當大事做。從容自信、虛懷若谷,談吐豪邁卻言之有物,常常引經據典、以理服人。狂放中藏進取,宏大中見精神。全然一副“惟英雄能本色,是名士自風流”的魏晉風骨。
吳三大先生對於後學更是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在弟子中形成了磁石般的向心力。大家無不敬佩和讚歎先生的寬厚慈善、平易謙和,以及先生的急公尚義、琴心劍膽,他是學生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關門弟子
吳三大書法精神境界和追求
出生於書香之家,熏染著筆墨之氣,近三十年的耕耘,他終成自家一派;臨摹於百家書體,求知於經史子集,他集學識書法於一身;潛心書藝之中,問道名師大家,他成書界泰斗吳三大關門弟子,他就是安博,一個默默潛行在自己書法道路上的修行者。
安博從小就記得父親年年為村人寫春聯,紅白喜事的對聯,鄰居長輩過世的碑文既撰又寫。受父親熏陶,安博13歲始臨柳體《玄秘塔》,並小有長進,十五六歲開始接替了父親的“工作”,為群眾自撰並寫春聯,小時候的安博對此樂此不疲,直到如今談起這段兒時的經歷時,安博仍然覺得那時的經歷對他今後的書法之路起到了很大的積極影響,讓他一直堅持著聯繫書法。
16歲那年,安博參加了全國文廟碑書法比賽,並憑藉優異的成績獲了獎,這對少年時的安博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鼓舞,從此更堅定了他走書藝之路的決心。高中時代安博為學校書畫社社長,書法更是成為了他的強項。在19歲那年,安博參加了高考並來到西安上學,報名的的頭一天,他把省吃儉用的錢買了一張門票到碑林博物館參觀,碑林博物館所珍藏的石碑是古代書法藝術的瑰寶,安博彷彿進入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書法殿堂,戀戀不捨,從此這些碑文彷彿與安博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上學的時候,父親就告訴安博,西安有個書法家叫吳三大,吳先生書法粗獷豪放,鬼斧神工,氣勢恢宏,人稱古城碑王,有機會你可以去接觸一下。可是,當時的安博並未對“吳三大”這個名字有何特殊的印象,也並未對能夠見到這個書界前輩抱有多大的幻想,但是,這個名字確實在他心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轉眼十餘年已過,當他終於得到書界泰斗吳三大指點並拜師於吳老先生門下時,他似乎不敢相信十年前那個偶然的想法如今會變成真的。2012年4月29日,安博終生難忘,他向師傅師娘獻花,并行拜師禮,吳三大先生的家人及陝西省書法協會主席雷珍民、副主席魏良、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雷開元、鑒賞家劉鵾等人一同見證了這一莊嚴時刻。
當天,吳三大老先生對安博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表示自己已經年近八十,已經不願再收新徒,安博就是自己的關門弟子,希望安博在藝術上要有高層次的追求,精益求精,不為浮華喧囂的塵世所影響,一心做學問,希望在書法藝術上有所建樹。
在吳老師親臨工作室指點下,安博得書道訣竅,筆墨大進,吳先生評價其對書法有悟性,作品有靈氣。他先後在全國省市書法比賽中多次獲獎,作品被社會各界廣泛收藏。他現為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博的筆名是白浪,號五悠齋主,五悠諧音無憂,他希望書法能讓自己快樂,悠雅地活著,有悠閑心境,悠遠之意境,悠久之夢境,以達悠然自得之境界,這也正符合了吳老先生對他的期待。
在屢屢獲獎的背後,是安博甘坐冷板凳的毅力和決心,他知道書法來不得半點虛假,他從楷書入手,用沉穩厚重的筆力,優美婉轉的線條,將書法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繼而上朔魏碑鐘王,在傳統的藝術中尋根溯源,把魏碑書風臨遍,把《蘭亭序》、《聖教序》不知臨壞了多少字帖,然後又下追蘇黃米蔡,揉進唐伯虎的豐腴艷麗之風。禿筆成冢、鐵硯磨穿,集百家之長,終於形成自己靈動灑脫、飛揚跌宕、飄逸秀麗的書風,達到書法藝術的新境界。
吳三大書法精神境界和追求他在文化這座大山跋涉道路上付出極大的努力和心血,足以使人敬重不已。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2018年12月18日,吳三大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5歲。

人物評價


孟衛平先生收藏吳三大書法作品圖片
孟衛平先生收藏吳三大書法作品圖片
是中國書畫界在群眾中影響最大、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人們譽他為行草大家、丹青妙手,他不 但詩書畫印皆通,還能編、能演、能唱,堪稱雜家,人們不能不嘆其為天之驕子,鬼之精靈,當代怪傑,譽他為“八荒一家”。
其作品先後被多家新聞媒體傳播,在西安、河南、徐州、台灣和香港等地舉辦個人書展;應邀出訪日本、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地並舉辦個人書展,所到之處,倍受讚譽。由於其對繁榮我國書畫藝術界的特殊功績,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等稱號。曾任全國“金龍杯”和“軒轅杯”書畫大賽評委會主任;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中國西北航空公司”等題寫場名機身字樣,為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紅高粱》《滿城盡帶黃金甲》等題寫片名。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評委會委員,現任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書畫培訓學院院長,陝西省文史館館員,陝西省政協委員。
長安自古大帝都,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吳三大先生乃長安奇才,人中精英。他披褐懷玉、胸襟遠大,數十年特立獨行卻也親和大眾、節操高古、潛心為藝、不隨波逐流。在當今中國書壇,吳三大先生是不可多得的獨具創造精神的重量級人物。熟知他書藝的人,無不被其人其藝所感染。他的為人做事以及他的藝術成果,皆已成為青年書者的楷模。
書法的價值絕不應以表現形式和時尚風標的不同論高下,而主要取決於對人的智能的開啟,精神世界的涵養、人生境界的塑造,以及對現實生活和生存目標的終極關懷。反觀我們今天的書法,很多作品其實並沒有被賦予像古代文人書法那樣的文化內涵,有的甚至還遠不及古代的工匠字。一些被文人學者視為文化垃圾的書法本不應該為社會所接受至少不能被主流的文化階層所接受。但實際上正好相反,這類文化缺失的書法在一定領域、一段時間可以說是大行其道,收到市場的追捧。當今長安城書法家多如牛毛,成吳先生者稀如牛角,吳先生的文化功底厚重了得,精通詩賦,推崇古典,沐浴著唐詩宋詞甘露,接著遠方的風,胸納天際間的雲,加之他的天生的性靈通徹——一個氣象萬千書法大家就這樣凝結而成。今天書法亂象叢生和書法家的貶值,就是有太多不是真正書家的人混跡於書壇。高下不分,真偽不辨,黃鐘啞音,瓦釜雷鳴——形成了文化內涵的平庸,思想品位的零度,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可悲的現象!縱觀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這些書法最終是會被歷史無情地淘汰拋棄。優秀的書法所給予人類的不是單純的審美和娛樂,也不是轉瞬即逝的感官刺激,而是生命的信息、生存的意義,是心靈世界里實現精神的豐富和升華——記得曾經擔任過《人民文學》副主編的崔道怡說過大致意思是這樣的話,他說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讀一讀《紅樓夢》,為什麼呢,是因為大量平庸而又自以為是的稿子影響了自己的審美感覺,就要適時讀讀《紅樓夢》重新喚醒純正的藝術評判能力——這和吳先生倡導重溫尊重經典是異曲同工。同理,在書法藝術上也是這樣,具有經典品味的書法少之又少,而要 達到這一地步,那是須要艱苦的藝術跋涉過程的,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唾手可得,吳三大先生至少在文化這座大山跋涉道路上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心血,僅此,就足以使人敬重不已。
——而今具備吳三大先生對書法藝術獻身精神和自覺地把書法藝術創作和著眼於人的審美力和文化素質提高的人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確實是不多了!——不是一些所謂的書法家都能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沒有承擔起成教化、助人倫的書法功能,也沒有有意識地去引導受眾走向美的境界而逐步登堂入室,而是一味地去迎合受眾,甚至迎合一些低俗的藏家,距離書法之於文化人“抒情達意”、“取會風騷”的文脈越來越遠,已經不是為書法而藝術,而是為市場俗規而藝術,一些書法家思考的是如何進入交換體系、如何贏得市場份額、如何獲得貨幣價值,所有的躋身參展、攬銜掛職、鑽營名位都是為了商品化的明碼標價,而並非考慮怎樣使自己的書法更富有內涵,更有藝術價值。這是世風使然,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在培育文化方面的缺失。
書到深處見文化,書到極致靠修養——吳三大先生的書法藝術成就縞素我們一個道理:書寫的技巧可以通過日久天長的磨練而臻於無窮境界,而文化的攫取、積蓄、心靈的豐富程度是深不見底無窮無盡的——歷史上真正的書法家都是淡泊名利、能耐得住寂寞的,他們把書法作為心靈的慰藉和心靈的創造,採取的藝術態度是踏踏實實坐下來,認真讀書,潛心書寫,或者從古人的法帖中尋找靈感,在前人的行跡中尋找文化,在不斷的歷練中漸臻化境,然後,再尋找自己在書法藝術上的突破點、創新點,從而成就自己的藝術事業!不問收穫,只管耕耘,在傳統中不斷吮吸藝術的營養,化為書法創作的強大藝術資源——吳三大先生更是如此,只有志存高遠必能取得始所未料的成績,這就是藝術的辯證法!
吳三大先生的書法實踐成功了,他的書法作品先後被多家新聞媒體傳播,在西安、河南、徐州及台灣和香港等地舉辦個人書展;應邀出訪日本、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地並舉辦個人書展,所到之處,備受讚譽——由於對繁榮我國書畫藝術界的特殊功績,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等榮譽稱號。陝西省政協委員——有人這樣評價吳三大先生:“乃長安奇才,人中精英。披褐懷玉、胸襟遠大,數十年特立獨行卻也親和大眾、節操高古、潛心為藝”——在當代中國書壇,“是不可多得的獨具創造精神的重量級人物”——墨色五蘊成絢麗。正因為吳三大先生不但注重努力致力於古典書法藝術的繼承又博學多覽,而且善於把地域文化吸納書法藝術創作之中,形成了獨樹一格具有獨特個性的書法藝術風格,成為我國當代書法史上卓然一大家! (記者 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