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

法國阿爾豐斯·都德創作短篇小說

《最後一課》是法國小說家阿爾豐斯·都德所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1873年,首版於《月曜故事》。

《最後一課》講述的是在普法戰爭中被普魯士強行割讓的一所鄉村小學在上著告別自己母語的最後一堂課,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來展現整個淪陷區的屈辱和對自己故土的深切的思念。

《最後一課》取材精鍊,文字簡潔,主題明確,結構緊湊,每段每句都和題目緊相呼應,沒有廢話,沒有閑文,這兩千字可說是字字有作用,並且在字裡行間蘊蓄了無限深遠的意境。

內容簡介


最後一課[阿爾豐斯·都德創作短篇小說]
最後一課[阿爾豐斯·都德創作短篇小說]
普法戰爭后,戰敗的法國被迫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普魯士。普魯士禁止這兩地的學校再教授法語。這裡的鄉村小學迎來了最後一堂法語課。小學生小弗郎士因為上學遲到了非常擔心被老師韓麥爾先生懲罰,但是到了學校卻看到這樣一番景象:教室里不再亂糟糟一片,老師也不再那麼嚴厲。這一切讓小弗郎士感到奇怪。但是當他得知這是最後一堂法語課時,他非常震驚!他頓時對以前讀書的不努力感到後悔。在最後一堂課結束時,韓麥爾先生在黑板上儘可能大地寫出了“法蘭西萬歲!”

創作背景


都德經歷了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當時還被徵召入伍。普法戰爭是歐洲近代史上一次戰爭。戰爭是法國發動的。法國第二帝國皇帝路易·波拿巴(又稱拿破崙三世)為了阻止普魯士王國用武力統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動、並為著維持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向普魯士宣戰。但戰爭開始后,法軍累戰累敗,1870年9月在法國東部的色當決戰,法軍更是慘敗,路易·波拿巴本人也當了普魯士人的俘虜。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也是野心勃勃的傢伙,打敗法國、完成德意志的統一后,他進而覬覦法國的領土,同樣想稱霸歐洲大陸。乘法軍色當之敗、法國國內混亂之機,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直到包圍巴黎,普魯士士兵在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激起法國各階層人民的忿怒。這時戰爭性質已經變為普魯士對法國的侵略戰爭,法國各地人民拿起武器,抗擊普魯士侵略者,保衛祖國,巴黎的工人還於1871年3月18日起義,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可是,在第二帝國滅亡后臨時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國防政府卻向侵略者賣身求榮、與人民為敵。他們仰仗普魯士人的刺刀,血腥鎮壓了巴黎公社,同侵略者締結了喪權辱國的協定和條約。1871年5月的《法蘭克福和約》,法國答應賠款五十億法郎,並將阿爾薩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讓給普魯士。從此,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人民慘遭異族蹂躪,飽嘗亡國之苦,為時達半個世紀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回到祖國懷抱。都德目睹了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的慘狀,受到了人民愛國精神的感染,戰爭生活使他擴大了視野,獲得了新的創作源泉。出版於1873年的短篇小說集《月曜故事》是他這一時期創作的結晶,其中有一組直接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作品,或者揭露第二帝國軍隊的腐敗、諷刺軍事將領的卑劣無能,或者頌揚普通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短篇小說《最後一課》是這個集子的第一篇。

人物介紹


小弗郎士
普法戰爭后,小弗郎士生活、學習在法國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鎮上,他是一個頑皮淘氣的小學生,經常遲到逃學,祖國與普魯士之間的戰爭對他來說似乎很遙遠。可是老師在課堂上宣布這是最後一堂法文課,小小的心靈立刻充滿了對入侵者的憎恨和對過去荒廢時光的追悔。
韓麥爾
《最後一課》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韓麥爾先生執教40年,把一生都獻給了阿爾薩斯人民。他熱愛祖國,深信法蘭西語言是世界上最美、最清楚、最嚴謹的語言。40年來,他勤勤懇懇地為學校服務,就是在被迫離職前的最後一堂課上,還耐心地講解,“想在他走以前把自己全部的知識都傳授給我們,一下子把它們灌輸到我們的腦子裡”。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最後一課[阿爾豐斯·都德創作短篇小說]
最後一課[阿爾豐斯·都德創作短篇小說]
《最後一課》雖以普法戰爭為題材,卻不正面描寫戰爭,而是運用以小見大的藝術方法,選擇了日常生活的一個場景——小學里的一堂課,來表現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雖說巨大的非常的歷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現出來的,但這並不是說任何一個日常生活的場景都能表現出某個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每一朵花開都代表春天到來一樣。都德所選擇的正是集中表現了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斷:這是最後一堂法語課,以後學校里不許再教祖國的語言了,學生們從此要學異國統治者的語言了!作者把意義巨大的主題濃縮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從而把一堂小學法語課提高到向祖國告別的儀式的高度,這就使得普法戰爭悲劇性的結果表現得異常鮮明,從而使得作品的主旨——普通人民的愛國情感和反抗侵略的意志不斷地被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所理解所頌揚。
一旦日常生活的場景有了莊嚴的非常的意義,就會使每一個普通的細節都具有一種動人的力量。作者所要表現的嚴肅的民族感情是從一個孩童的精神世界出發,完成了他想著如何逃學到後悔沒有好好學習自已民族:語言的情感的轉變。普魯士人在佔領阿爾薩斯和洛林后,推行德語教育,禁止在這兩地教法語。然而可悲的是,孩子們以前由於不重視學習並未掌握好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大人們以前只知道讓孩子們去千活掙錢,不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現在時間只有一天了,明天學校就要改教德語了,矛盾就這樣尖銳地擺在了人們面前。面對這無力扭轉乾坤的一堂課,法蘭西人民該如何去面對,這就是這篇小說最攝人心魄的地方。在強烈的愛國心的驅使下,韓麥爾先生使出全身力氣教完了最後一課,奧塞老頭也捧著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出顫抖的聲音,教室里每個人都恨不得一口氣學完所有的法蘭西語言。最後當韓麥爾先生用盡全身力量寫下“法蘭西萬歲"兩個大字(法文)時,這兩個字就不僅僅是寫在黑板上,而是刻在了每一個法國人的心中。作者在無聲地吶喊:法國人民,尤其是法國的孩子,只要牢牢記住你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就永遠不會被征服。不論異族的統治多麼嚴酷,這個民族的人民怎樣被分離,民族的精神文化隨時可以把他們團結到一起來。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

藝術特色

行文結構
《最後一課》的結構十分緊湊,作家是從縱橫兩個方面來組織安排情節的。從縱向看,作品以一個孩子上學的小事把一個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機地組織起來。小弗郎士的行蹤,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結果。從橫向看,教室是一個串起故事各條人物線索的總樞紐。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小鎮上的居民們,都在同一時間匯聚到了同一個地點,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就在一間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現了出來。作者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以小弗郎士作為結構的中心線索,從他走出家門、跑向學校,到“最後一課”結束,情節的發展層次清晰、緊湊、井然有序,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也自然而生動地展示出來。作者把普魯士侵略者頒布禁教法語令作為情節發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關鍵。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況下,描寫了小弗郎士、韓麥爾老師以及奧塞老人的愛國熱情和他們的感人形象。愛國主義的主題,也隨著情節的發展,人物性格的充分揭示,自然地流露出來。隨著最後一課的結束,情節也發展到了高潮,並急轉到了尾聲,小說的主題進一步升華,每一個讀者的心中也升起了激情——這樣的 民族是不會滅亡的。
敘述角度
《最後一課》採取第一人稱寫法,用天真的兒童口吻來敘述事件的經過,通過小弗郎士的心靈來感知周圍發生的一切。本來,“少年不識愁滋味”,儘管戰火早已燃燒在法蘭西的國土上,但天真的小弗郎士卻仍然是無憂無慮的,因為他還沒有切身感受到戰爭帶給祖國的災難。而現在,戰爭的惡果終於成為擺在他眼前的可怕的事實:他再也不能學習祖國的語言了。直到這時,他才猛然感覺到與祖國的語言分離是何等的悲哀,而這悲哀又是和亡國之痛揉合在一起、並通過韓麥爾先生等人的脈博傳導給他的。不言而喻,作者正是通過這一幼小心靈的感受,極其鮮明地表現了祖國所蒙受的災難以及處於災難之際的法國人民的憂憤。同時,採取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讀來也使人感到親切。
人物刻畫
《最後一課》在刻畫人物上出色地運用了心理描寫。作者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與心理活動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來表現人物的整體形象寥寥幾筆就使得人物躍然紙上。最典型的就是對小弗郎士的描寫,把他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融為一體。如作品開頭描寫小弗郎士的心理“天氣是那麼暖和,那麼晴朗!”“還有鋸木場後面,里佩爾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進行操練,這一切都比分詞規則更吸引我,但是我有力量控制住自己,迅速朝學校跑去。”這樣就把景物描寫與直接的心理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生動地表現了小弗郎士那種因怕遲到而急於到學校去,卻被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戀又不敢停下來觀賞玩耍的複雜心情。此外,作者描寫人物,就像在口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並沒有把人物描寫得完美無缺盡善盡美。如韓麥爾先生,他對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不夠盡責的地方,但是在民族命運面前,他身上卻能激發起某種崇高的情操。也正因為如此,作者才能在少許幾筆白描中勾勒出人性的複雜與多面,在短短的篇幅中表現出不同人物的典型形象。
語言特色
《最後一課》的語言也是一個很大的亮點,是高度精練的典範。作為短篇小說,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現了重大的主題和題材,描寫出了生動的人物形象,而所有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風格和樸素的語言表現出來的。如作者多次重複“最後一課”,每次出現這句話,用意都有不同,而意義卻一次比一次深刻。又如作品並沒有像當時一般的戰爭題材小說一樣對外國侵略者進行直接的譴責,只是在少數幾個地方寫到普魯士軍隊的操練和以後不許再學法文的命令。言語雖少卻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處處透露著戰爭的痕迹,這種沉默的無言的控訴使得對侵略者的揭露和譴責更為深刻有力。反之,他通過對小學師生和村裡老百姓的悲傷和痛苦的具體描寫,無盡地擴大了愛國主題。作者憑著得天獨厚的敏感氣質,通過精心的剪裁,記敘詳略得當,並在樸實無華的文字中加入了真摯感人的愛國熱情,以情動人,使主題開掘得很深,讀者彷彿聽得見都德一顆赤誠的愛國心在怦怦跳動。

作品影響


《最後一課》是阿爾豐斯·都德流傳很廣的一部短篇小說,曾被譯成各種文字,選入許多國家的語文課本,為億萬個不同國籍的青年讀者所傳誦。
《最後一課》作為課文,被收錄進2016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中。

作品評價


原復旦大學教授蔣孔陽《讀〈最後一課〉》:《最後一課》的好處,不僅在於它所表現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感情,是深刻的、真摯的、動人的,而且也在於它的藝術結構和描寫,是成功的、生動的。這篇作品的結構,可說是非常簡樸而又緊湊的。作者沒有任何多餘的話,也沒有任何空洞的議論,他只是用第一人稱的手法,通過小弗郎士親身的見聞和感受,來把作品中的情節和人物的性格,像生活本身一樣自然但是極其生動地展開了出來。我們一打開書,我們看到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他把一切看得那麼天真,甚至戰爭都沒有驚動他。像這樣的孩子,應當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忽然他卻面臨了亡國的悲痛!這該是多麼殘酷的事!作者就按照生活本身的鐵的邏輯,以小弗郎士作為結構的中心,強烈地突出了愛國主義這一個主題思想。
浙江師範大學教授韋葦《世界兒童文學史》:作者用諧趣、樸素、恬淡的語言描寫了一所小學師生的最後一堂法文課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情狀和心情,集中典型地表現了法蘭西人民失去祖國的無限沉痛的感情和在異國統治下的精神痛苦。而這悲慘的事件又是通過一個無知頑童還帶稚氣的語言敘述出來的,這最後一課甚至也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劇烈的震動,並由懵懂而覺醒,這就更加強了小說撼人心魄的力量,同時讀來又覺得非常親切。

作者簡介


最後一課 作者
最後一課 作者
阿爾豐斯·都德(1840—1897年),法國現實主義作家。生於一個破落的商人家庭.曾在小學里任監學。17歲到巴黎.開始文藝創作。1866年以短篇小說集《磨坊書簡》成名.作者以故鄉普羅旺斯的生活為題材,流露了深深的鄉土之戀。之後,又發衷了自傳性小說《小東西》。1870年普法戰爭時.他應徵入伍. 後來曾以戰爭生活為題材創作了不少愛國主義的短篇。他一生共寫了13部長篇小說、1個劇本和4個短篇小說集。長篇中較著名的除《小東西》外,還有諷刺資產 階級庸人的《達拉斯貢的戴達倫》和揭露資產階級生活的《小弟弗羅蒙與長兄黎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