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12日,潭寶公路(今320國道)全線通車,穿過雙峰境內50.5公里,為通過婁底境內第一條汽車公路。是年5月,路基工程迅即開工,至1924年6月,(湘)潭(湘)鄉2縣城間路段的橋、涵、路基工程完成,而賑款已告罄,工程暫停。翌年6月12日,潭寶公路全線竣工通車。
湖南繼1920年兵災和糧食歉收后,1921年復遭春荒夏旱,
辰溪、
漵浦等34縣的
饑民共約百萬以上。省議會部分議員乃與外籍牧師組成“
華洋義賑會”,商討
以工代賑修築公路之策,由當時湖南
督軍趙恆惕領銜主辦,修築久議未行的從
湘潭經永豐(今雙峰縣永豐鎮)至
寶慶(今
邵陽市)的潭寶公路。
1922年4月,華洋義賑會設潭寶路工委員部,公推中方人士
曾約農(雙峰人)、袁家普與外籍人士饒伯師、任修本(譯音)等9人董其事,聘英人
威爾遜(一作赫蘭思)、格蘭惠和中國余籍傳、歐陽鏡寰為工程師。
機構與人選就緒后,一面開始勘測,一面派人分赴各災區招工。11月,趙恆惕委
湘西善後督辦
葉開鑫續辦潭寶路一切事宜,葉乃在其管區內加征
鹽稅附加以作築路經費,在
湘鄉成立工程處,繼續分段施工。1927年4月,湘鄉縣城至永豐段通車。同年夏,
唐生智出任省主席,乃改由湘中汽車路局接辦潭寶路未完工程。翌年6月12日,潭寶公路全線竣工通車。潭寶公路全程172.83公里,三易機構,歷時6年,前後耗資共140萬
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