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螺寺

法螺寺

法螺寺,在寒山,舊為庵,山徑盤紆。從修葟中百折而上,勢如旋螺故名。徑旁澗水瀠洄,石樑跨之,名津梁渡。左有石壁峭立。飛瀑直下,望如白練,晝夜不停聲,因此名為“千尺雪”。寺中精舍數椽,四山拱翠。庭前樹石皆瀟灑有致,位置天成。明萬曆間,趙凡夫築壙於天平山之北,買地二百畝,建寺於法螺,延僧居住義守墳塋。內有二楞堂,康熙間,僧德建大悲殿。

法螺寺由來


寒山,在天平山西北,西連龍池,山與華山相接,石壁峭立。明趙宧光,鑿山引泉,懸石壁而下。飛瀑如雪,號“千尺雪”。舊有閣未署名。乾隆十六年南巡,臨幸其地,賜名曰“聽雪閣”。山半有“雪中廬”,取王維詩“入雲中兮養雞”語意。又有“彈冠室”、“驚虹渡”。皆趙宧光別業舊址。后改“法螺庵”、“空空庵”。
寒山因趙宧光而聞名。趙宧光:明書法家,字凡夫。著有《說文長箋》、《六書長箋》、《寒山志》等傳世佳作,以文字學、書論、篆學享譽吳中。他的妻子陸卿子乃是吳門四大才子文徵明之孫女,能詩善畫,和徐媛並稱“吳門二大家”,著有《考磐集》、《雲卧閣稿》、《玄芝集》等書。其子趙均和妻文淑,也皆為名家。文淑善繪花卉蟲鳥,為吳中女畫家之獨絕。在趙宧光一家三代30年的營造下,荒山已成名勝,以奇石、摩崖、寺庵、別墅、詩文、書畫等開創了明代吳郡西部輝煌的文化圖像,引來騷人墨客接踵而至。上至君王權臣,下至黎民百姓,均以一入寒山為幸,一時之間,山間小道為之堵塞。

寒山景觀


寒山別業景物有:千尺雪、聽雪閣、雲中廬、彈冠室、驚虹渡、緣雲樓、飛魚峽、馳煙驛、澄懷堂、清暉樓諸勝。后改為“法螺寺”。清乾隆帝曾六次來此遊覽題詩。有:“支硎一帒連寒山 山下出泉為寒泉 淙淙幽幽赴溪壑 跳珠濺玉多來源 土人區分稱各別 豈能一一徵名詮 籣椒策馬尋幽勝 山水與我果有緣 就中宧光好事者 引泉千尺注之淵 泉飛千尺雪千尺 小篆三字銘雪巒 名山子孫真不絕 安在舍宅資福田 盤陀坐對清萬慮 得未曾有詩亦然 雪香在梅色在水 其聲乃在虛無間”欽署“寒山千尺雪詩一首,御制並書(刻石)”。
寒山嶺潤水察回,山徑盤旋風景幽絕,山不在高,人仙則靈,御道蜿蜒如螺旋。乾隆帝下江南時,因沉醉寒山嶺自然風光及寺廟靈光,使得粉牆黛瓦一律為朱欄石階替代,冷色調換成了具有皇家氣派的暖色調寒山別墅成了乾隆行宮。因此,寒山嶺又稱皇宮嶺。

法螺寺的前身今世


乾隆帝六下江南,六注皇宮嶺,六臨法螺寺祈福,當他來到寒山,見到了矗立的岩石、坡道、石台、丘壑、樓閣、摩崖、泉水時。一時有感而發,作詩數十,留下《千尺雪》等絕世佳作,並被摩入寒山崖壁,成為蘇州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得天子之氣,從此法螺寺香火極為鼎盛。
雖然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法螺寺曾有損毀。但到了現在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法螺寺得到了重修,使得佛緣得到延續,香火再度得到鼎盛,是老闆祈財,居士祈福,學生祈願金榜題名的夢想之所。

乾隆皇帝六次“巡幸”寒山詩選錄


第一次: 辛未(帝年十六 公元1751年)

《寒山千尺雪詩》
支硎一帒連寒山 山下出泉為寒泉淙淙幽幽赴溪壑 跳珠濺玉多來源
土人區分稱各別 豈能一一徵名詮籣椒策馬尋幽勝 山水與我果有緣
就中宧光好事者 引泉千尺注之淵泉飛千尺雪千尺 小篆三字銘雪巒
名山子孫真不絕 安在舍宅資福田盤陀坐對清萬慮 得未曾有詩亦然
雪香在梅色在水 其聲乃在虛無間

第二次:丁丑(帝年二十二 公元1757年)

《寒山別墅詩》
泉出寒山寒 秀分支硎支 昔游曾未到 名則常聞之
煙巒欣始遇 林壑誠幽奇 應接乃不暇 而盡澄神思
庭前古翰梅 春華三兩支 孰謂宧光往 斯人如在斯
《寒山千尺雪:疊舊作韻》 丁丑
寒山即是支硎山 趙凡夫始疏山泉我昔慿觀愛清沘 雲中曾未窮其源
隱人別墅茲一至 故跡歷歷間評詮乃如芙蓉注乳竇 千支萬脈斯依緣
煙崖冰峽疊高下 瀉為飛瀑渟為淵大珠小珠跳澗谷 五齣六齣紛林巒
四時恆此舞騰六 千尺幻欲生藍田雪乎否乎否雪乎 長笑人然我亦然
竭爾題詩竭爾去 淙淙響在依稀間
《再游寒山別墅》 丁丑
雲岩紆罕蹕 所為游寒山 春曉宿雨收 千嶂泮輕煙 遵蹬下高峰
天平在目前 此則姑舍是 已悉率戒盤 過嶺不五里 別墅爰至焉
嶻辟屏陡壁 逶迤枕平巒 渟為半畝地 激為千仞湍 隨宜置亭閣
面勢抱林泉 昨去落梅英 今來綻牡丹 今昨信幻耳 來去亦儻然
凡夫果不凡 即境知神仙 中心以藏之 句留蒼岩間

第三次 壬午(帝二十七年 公元1762年)

《出閶門游寒山即景二首》
清曉出閶門 輕陰涼變暄 遞來將雨意 慮致礙春溫 麥葉秀含潤
菜花黃較繁 將興耕作矣 愛聽上農論
鳴鞭度慶橋 別墅見山椒 小憩支公閣 閑憑趙隱寮 竹虛原自密
花冶卻非妖 欲暢青蓮想 法螺喜不遙
《戲題馳煙驛》 壬午
馳煙驛路見孔德璋北山移文 宧光所以命名也 前屢有詩 今見石上刻
驛為嶧 命更正之 並戲成是什驛路馳煙移草堂 千秋結想有宧光 何人泐石稱博古 不見孤桐曰嶧陽

第四次 乙酉(帝三十年 公元1765年)

《寒山千尺雪三疊舊作韻》
知者樂水仁樂山 合妙撰斯惟石泉宧光若可起而問 應以是語為探源
拘墟彼此執名象 乃捨實道循虛詮 澄懷之堂暫憩息 餘興幽徑仍攀緣
曲欄扶者宛熟路 澄潭注處成深淵釃流雖我三千尺 同一雪色鋪岡巒
坐令亭台疑瑤圃 平看花木栽銀田香聞滃蒙不辨色 訝至光福望海然
聽雪有閣可虛擲 便當摘句於其間
《飛魚峽》
石峽龍門似 常看魚闖然 息原入潭水 飛即上雲天 或羨知名士 抑希登籍仙
留題意何屬 欲問隱居賢
《馳煙驛戲題》 乙酉
高人伏處必柴荊 那識金根與翠旌萬騎緣馳煙驛路 似為斯日設斯名

第五次 庚子(帝四十五年 公元1780年)

《寒山別墅八方重檐亭詩》
稚圭文孰移於趙 我此省方非隱淪老尹卻雲看山似 憶其語亦憶其人
《馳煙驛》
馳煙驛本寓幽人 隱亦當征其假真 吳下富翁樂山水 宧光曾此會嘉賓
《寒山別墅》
支公庵甫過 別墅面前看 滴翠圍橫嶺 濺銀落激湍 向知有行館,便可憩游鞍
偶憶宧光寺 寒山未甚寒

第六次 甲辰(帝四十九年 公元1784年)

《千尺雪》(仍疊舊韻)
吳中多水少者山 山已佳復加有泉是謂合撰乘最上 乘最上者真茲源
即今我來凡六度 無不常言其妙詮 然即其妙豈易盡 永為萬古遊人緣
宧光別業果好在 屏以秀嶂帶以淵 嫌淵自淵嶂自嶂 聯為一氣瀑落巒
妙斯盡矣觀宜止 欲泯尺宅與寸田長韻五疊東坡效 笑東坡游此未然
題罷擲筆聽泐壁 付他蘿漫苔浸間
《寒山別墅》 甲辰
宧光當日 傳名別墅 水秀山清 充隱雖非 皇甫樂飢 殊異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