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女
熊女
熊女:朝鮮古代神話故事中重要人物,是太陽神之子桓雄的結髮妻子,朝鮮民族始祖檀君之母。
依據《三國遺事》、《帝王韻記》、《東國李相國集》等書中的神話傳說,古朝鮮的開國者是檀君王儉.
《三國遺事.紀異》曰:“古記云:昔有日之神桓因,庶子桓雄,數意天下,貪求人世,父知子意,下視三危太白可以弘益人間。乃授天符印三個遣往理之。雄率徒三千,降於太白山頂(今平安北道妙香山)檀樹下,謂之“神市”,是謂“桓雄天王”也。將風伯、雨師、雲師,而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惡,凡主人間三百六十餘事,在世理化。”“時有一熊一虎同穴而居,常祈於桓雄,願化為人。時神遺靈艾一柱,蒜二十枚曰:爾輩食之,不見日光百日,便得人形。熊虎得而食之,忌三七日,熊得女身,虎不能忌,而不得人身。”
“熊女者無與為婚,故每於檀樹下,咒願有孕;雄乃與其婚之。孕生子,號曰太陽神之孫檀君王儉,以唐高(堯)即位五十年,都平壤,始稱朝鮮。”史稱“檀君朝鮮”。
“以上當是後世佛家附會之說,當神話看待可也。朝鮮民族非單一民族,其祖先最大之根干應該是三韓,亦即見於中國古書辰韓、馬韓或卞韓。貊是一種和熊相近的動物,以之稱族,可能與上述以熊女為遠祖之傳說有關。
相傳太陽神桓因之子桓雄想下凡幫助人類,向他的父親要求將朝鮮半島作為他的領地。桓因允准了他的要求,並派3000名隨從同他一道來到人間。
太陽神之子桓雄降臨在太白山山坡上的一棵神聖的檀香樹附近。他自號天王,建立了神城。他任命了3位大臣分別掌管風、雨、雲,並教臣民學習耕作、醫藥、木工、編織和打魚在內的360種技藝。他還教臣民辨善惡,並製作了一部法典。
當時有一熊一虎住在檀香樹附近的一個大山洞中,每日來到檀香樹前向桓雄祈禱。天王最後被它們的祈禱所感動。
他將它們叫到跟前,給了它們20瓣大蒜和一小支神聖的艾蒿。他說:”吃下這些東西,百日之內不要見日光,如能做到,便可變成人類”。
熊和虎將蒜和艾蒿吃下,回到洞中,虎耐不住煎熬,不久便出了山洞。熊則安心等待,才過了21天,便變成了一個大美女,後人稱之為熊女。
這位女人十分高興。但是由於找不到娶她為妻的人,於是她又到檀香樹前祈禱,希望能有一個孩子,最終桓雄被其美貌與誠懇所征服,與其婚配結為夫妻,生下了朝鮮民族之祖檀君。
由此可知,《三國史記》認為朝鮮半島的建國歷史始於箕子朝鮮。但在《三國遺事》中,高麗國師一然在沒有否認箕子朝鮮的前提下,卻給出朝鮮半島建國歷史的新觀點,即檀君朝鮮國。這在無形中延伸了韓國的歷史,並留下了可以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1911年桂延壽編撰的《桓檀古記》中,太陽神桓因成了創建歷時3000多年桓國的歷史偉人,而桓因的庶子桓雄成了建立歷時1500多年倍達國的歷史偉人,桓雄和熊女所生的檀君則建立了歷時2000多年的古朝鮮。如此富有想象力,難怪會在歷史文化上與鄰國發生紛爭!
僧侶一然將檀君神話假託為魏書記載,但是翻閱同名史籍均未找到相關文字。相反我們在《三國史記》中找到了平壤當地的“仙人王儉”傳說,可見僧侶一然是以該傳說為基礎編撰了一個新神話。神話中提到的三危太白﹑風伯﹑雨師﹑雲師等帶有濃厚的中國文化色彩,帝釋﹑天符印﹑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惡則屬於佛教文化。因此可以斷言這個神話是在中國文化及佛教文化影響下產生的,而該書的作者一然僧侶的身份也印證了這個分析結果。檀君神話是僧侶一然編撰的故事。儘管僧侶一然硬生生編出一個檀君朝鮮神話,延長了韓國的歷史,但他並沒有否認箕子朝鮮﹑衛滿朝鮮﹑漢四郡的歷史,而且還身土不二地告訴讀者檀君神話就發生在以平壤為中心的韓半島。
同時熊女顯然是熊圖騰的體現。“桓因”分明是“軒轅”的同音詞。古代朝鮮民族以軒轅、少昊為始祖,如新羅大將金庾信墓誌銘曰:“……軒轅之裔,少昊之胤……”朝鮮、日本、美洲印第安人的龜(天黿)崇拜都是源於中國的軒轅。“太陽神之子桓雄”的“雄(熊)”、熊女的“熊”,都與中原的“有熊氏”有關。艾和蒜用於巫術,在中國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