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村

雲南昆明市東川區舍塊鄉下轄村

新和村隸屬昆明市東川區舍塊鄉,地處舍塊鄉南部,距舍塊鄉政府所在地12.6公里,到鄉政府的鄉村公路已修通,交通方便,距區政府駐地160公里。東鄰九龍村,南鄰祿勸縣雪山鄉、則黑鄉,西鄰舍塊村,北鄰雲坪村。轄朝陽山、鍋底檔、陳家村、趙家村、楊家村、松棵、落烏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52戶,有鄉村人口678人,其中農業人口678人,勞動力30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17人。

全村國土面積18.57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20畝,人均耕地0.61畝,林地17274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7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3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養殖、種植為主。

村情概況


村支書:侯興友
村主任:安正紅
副主任:楊孝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20畝(其中:田77畝,地343畝),人均耕地0.61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727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2畝,主要種植花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8.5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182.7畝;荒山荒地1899.3畝,其他面積7988.77畝。有銅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2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3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1.05%)。有152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7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3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0戶(分別佔總數的89.47%和 65.78%)。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6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2.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3輛,摩托車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7畝,有效灌溉率為18.3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1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1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5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萬元,佔總收入的28.28%;畜牧業收入76萬元,佔總收入的4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00頭,肉牛23頭,肉羊680隻);漁業收入0萬元,佔總收入的0 %;林業收入6萬元,佔總收入的3.39%;第二、三產業收入42.81萬元,工資性收入4.4萬元,其它收入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31元,農民收入以養殖、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8人(占勞動力的28.85%),在省內務工88人,到省外務工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 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92%。該村計劃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產業。擁有企業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52戶,共鄉村人口678人,其中男性 348人,女性330人。其中農業人口678人,勞動力305人。該村以漢、彝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8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78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97人, 五保戶數1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2.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190平方米,擁有教師3人,在校學生71人,距離鄉中學12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7人,其中小學生71 人,中學生1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19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93.8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 0元(勞均0元)。年末集體總收入1.75萬元,有固定資產4.22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