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醫學院
東南大學二級學院
東南大學醫學院位於風景秀麗的南京市玄武湖畔,高校群集的市中心。醫學院前身為創建於1935年的中央大學醫學院,其後又歷經南京大學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軍醫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等重要時期。
2012年,該院獲批為全國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承擔了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和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兩個項目。
根據2015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該院設有20個學系,15個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和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高水平臨床教學基地10餘家。
1935年,台灣中央大學在南京建立醫學院;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大學遷往成都華西壩;
1946年11月,抗戰勝利,隨大學遷回南京;
1949年5月,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醫學院;
1950年10月,新中國成立,更名為南京大學醫學院;
1952年1月,醫學院正式獨立,更名為華東軍區醫學院;
1952年3月,更名為第三軍醫學院;
1953年3月,更名為第五軍醫大學;
1954年,隨第五軍醫大學遷往西安,成為今日第四軍醫大學的主要前身;
1954年,留下的部分專家教授及老師與三所軍隊醫科學校共同組建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醫學校;
1958年,更名為南京鐵道醫學院;
2000年4月,合併至東南大學;
2009年12月,基礎醫學院和臨床醫學院合併成為東南大學醫學院。
東南大學醫學院
根據2015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附屬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基礎醫學系 | 生物工程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遺傳學與發育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人體結構學與神經科學、生理學與藥理學等專業 |
臨床醫學系 | 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護理學、醫學檢驗學、醫學影像學、神經精神病學,腫瘤學、重症醫學等臨專業;數十個教研室 |
東南大學醫學院
名稱 | 姓名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趙春傑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 | 顧曉春 |
國家“973”首席科學家 | 顧曉春、趙春傑 |
根據2015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有二級學科博士點26個,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學院擁有1個江蘇省優勢學科,2個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2個博士后流動站。
專業設置
一級學科博士點 | 臨床醫學、生物學 |
一級學科碩士點 | 臨床醫學、生物學、護理學 |
江蘇省優勢學科 | 醫學技術 |
江蘇省重點學科 | 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生物學一級學科 |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 重症醫學科、醫學影像科、感染病科 |
江蘇省醫學重點學科 | 醫學影像與介入放射學、重症醫學、神經病學、腎臟病學、血液病學(聯合共建) |
博士后流動站 | 臨床醫學、生物學 |
•質量工程
東南大學醫學院
國家級精品課程:放射診斷學
•學生成績
東南大學醫學院
東南大學醫學院
醫學院在醫學影像與介入放射學、神經發育及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病機制、神經炎性反應、神經精神疾病的治療干預研究、內科重大疾病發病機制及防治研究、器官衰竭與功能重建、外科疾病的基礎理論與微創治療新技術研究、腫瘤基礎與臨床研究等領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取得了一批原創性的重要成果。其中介入放射學和分子影像學研究與應用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神經科學包括神經發育、神經精神疾病、神經炎性、神經藥理等研究領域成果卓著;在ARDS機械通氣領域為國內領先水平,在我國重症醫學界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東南大學醫學院近年來科學研究實力和水平正在逐年提升,現有江蘇省分子影像與功能影像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醫學重點實驗室、教育部發育與疾病相關基因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前身為《南京鐵道醫學院學報》,1960年創刊,1964年停刊,1983年復刊。復刊前學報作為第1卷,復刊后從第2捲起連續出刊,為半年刊。1987年起為季刊,1989年獲准公開發行。隨著南京鐵道醫學院與東南大學合併,原刊於2001年9月更名為《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3年改為雙月刊。
學報由教育部主管、東南大學主辦,為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主要刊登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新技術新方法,病例報告以及綜述等;並以分子遺傳、影像醫學、心臟介入、急診醫學為辦刊特色。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即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該刊一直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天元數據網》全文收錄,同時被《中國藥學文摘》、《中國醫學文摘》各分冊收錄。2000年在首屆《CAJ-CD規範》執行評優活動中獲“執行優秀獎”。
根據2015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德國、法國、英國、比利時、韓國等多家國際著名醫學機構和大學建立了穩定的教學、科研合作關係。學院特別重視在國際合作環境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學生,與德國漢堡大學、德國烏爾姆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美國謝爾曼脊柱矯正學院、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等中國國外多所高校簽訂了互換本科生與研究生進行相互學習深造的交流交換協議,每年約近20%的學生有機會到中國國外著名醫院進行為期1-3個月的臨床實習和遊學交流。2013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公派本科生出國實習及研學項目。
該院共有來自美國、紐西蘭、印度、巴基斯坦、葉門、蒲隆地、奈及利亞、喀麥隆等40個國家的500多名留學生,就讀本科與研究生。該院每年有15名左右本科生和研究生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中國國外一流大學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其中包括美國哈佛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多倫多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德國海德堡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
院訓止於至善
東南大學醫學院由1935年中央大學醫學院發展而來,其前身鐵道醫學院也以中央大學老校訓——止於至善作為校訓。
東南大學醫學院
對於“止於至善”四字,孔穎達釋為“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禮記正義》)朱熹釋“止”為“必止於是而不遷”,一定要達到這個境界而不再改變,釋“至善”為“事理當然之極”(《四書集注·大學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則,即最高的善。王陽明釋“至善”為“性”,即本性,人類的本生是純善無惡的,“至善者,性也。性元無一毫之惡,故曰至善。”(《傳習錄上·語錄一》)至善之性是人類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種對本性的復歸,“止之,是復其本然而已。
院徽
東南大學醫學院
名人名錄 | ||
蔡錫類 | 何萃華 | 賀林 |
姜泗長 | 牟善初 | 阮雄中 |
沈驥 | 陶國泰 | 王士雯 |
翁建平 | 楊煥明 | 張滌生 |
樊嘉 |
職務 | 姓名 |
院長 | 劉乃豐 |
黨委書記 | 譚東偉 |
副院長 | 孫子林、王立新、趙春傑、姚紅紅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張俊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