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奄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奄,漢語常用字,讀音yǎn,最早見於先秦時代。基本含義為覆蓋:奄有天下;引申含義為忽然,突然:奄棄。用法:形容詞

奄的常用組詞為奄然。包含奄的常用成語為一息奄奄。

基本釋義


● 奄 yǎn ㄧㄢˇ
1. 覆蓋:~有天下。
2. 忽然,突然:~棄(忽然拋棄)。~忽(忽然,如「~~如神」)。~然。
3. 氣息微弱:~~一息。
● 奄 yān ㄧㄢˉ
1. 古同「閹」,指宦官。
2. 古同「淹」,停留,久留。

詳細釋義


◎ 奄 yǎn
〈副〉
● ● 突然地 [suddenly]
奄忽滅沒。——馬融《長笛賦》。注:「奄遽也。」
● ● 又如:奄然(突然;悄然);奄至(急速來到)
詞性變化
◎ 奄 yǎn
〈形〉
氣息微弱的樣子 [the breath is dying out]
奄,息也。——《方言》十
奄息蔥極。——《漢書•司馬相如傳》。注:「奄然休息也。」
神奄留。——《漢書•禮樂志》。按,安也。
(1) 覆蓋:~有天下。
例:自我先君報九世之讎,剪滅紀國,奄有其地。——明·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2) 忽然,突然:~棄(忽然拋棄)。~忽(忽然,如“~~如神”)。~然。
魏大將費穆帥眾奄至,放軍營未立,麾下止有二百餘人。——《梁書·韋放傳》
(3) 氣息微弱:~~一息。
(4)商(前16世紀---前11世紀)朝古地名,位於今山東省曲阜市。約公元前14世紀,商第18王南庚自庇(今河南安陽境內)遷奄(即郾)。第19王陽甲居奄,因屢遭水害,國衰。第20王盤庚自奄遷殷(即安陽殷墟)。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音厭。《說文》覆也,大有餘也。從大申,申,展也。一曰忽也,遽也。《書·立政》奄甸萬姓。《詩·周頌》奄有四方。
又人名。《詩·秦風》子車奄息。
又《正韻》衣炎切,音淹。久觀也。《詩·周頌》奄觀銍艾。
又久留也。《漢·更定郊祀樂歌》神奄留,臨須搖。《注》奄讀淹。須搖,須臾也。
又神夕奄虞蓋孔享。
又國名。東諸侯助紂為虐者。《書·多方》王來自奄。
又奄里,在魯城東,卽曲阜舊城址。《通志》謂之商奄里。
又《集韻》於贍切《正韻》於豔切,音。精氣閉藏也。《周禮·春官》奄人。劉昌宗讀。

英語


yan
1. to cover; to surround
2.suddenly; abruptly; rapidly
3.a Chinese family name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奄蔡、奄遲、奄荒、奄化、奄棄、奄奄、奄尹、奄昏、奄有、奄的

相關成語

氣息奄奄、奄奄一息、奄奄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