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同和

夏同和

夏同和(1868——1925),字用清,麻哈州高梘(原名獅山)人。現今的麻江縣高梘村人。

與康熙年間武狀元曹維城、光緒年間文狀元青岩人趙以炯、遵義人探花楊兆麟稱為清代貴州“三狀元一探花”。夏同和是清末著名書法家,他為邱逢甲故居“蟄庵”題寫的門聯“馬來西極,龍卧南洋”至今尤存潮州。遺跡除貴陽夏狀元街外,還有其故里的“狀元第”。

人物生平


夏同和中狀元時金榜
夏同和中狀元時金榜
父延源,國學生,曾任知府等職。同和自幼聰明,少年時常與同學賽讀《三字經》、《百家姓》、《幼學瓊林》。父去世后,到廣州隨任道員的同彝兄就讀,業師有著名學者陶筆峰等人。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參加順天鄉試,中癸已科舉人,名列前茅。恩准同諸貢士赴保和殿殿試,被策問“舉求才、經武、綏遠、理財”諸大政內容,其在殿試對策文章中,上溯古代,下系變法,闡明“天工人代俊”,“則莫如循名核實之為愈也”。“軍禮為五禮之一”,列舉《左氏兵法》、《通鑒兵法》、《武備志》、《金湯十二籌》、《紀效新書》、《練兵實紀》、《賽宇志》、《郡國利病書》、《籌海圖編》諸書,“無必勝之兵,亦無必勝之制,要在因時制宜耳。”“開其源而節其流”,“生財之道得矣”。洋洋2000餘言,以精闢的見地,博得考官吏部尚書孫家鼐和閱卷官昆岡等八名大臣讚賞,光緒
帝:“親筆御點”夏同和戊戌科一甲一名進士(狀元),以黃榜昭示,“大魁天下”,是貴州設建制以來僅有的兩個(一是貴陽青岩趙以炯)文狀元之一。賜狀元鼎帽、披翎、朝帶等物,授翰林院修撰職。
夏同和
夏同和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禮部派同和為庚子,辛丑併科湖南副考官。回京后,被任命為政為學堂監督。在西方文化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光緒三十三年(1906年),清政府派同和東渡日本學習和考察,在日本6年,主要學習工業和經濟建設方面的課程。民國元年(1912年)回國。成為自隋開皇(1518年)實行科舉制度以來取得中國狀元和東洋留學雙重學歷的人。
辛亥革命勝利,貴州自治社人掌權。夏同和閑居貴陽私邸,獲悉憲政黨人陰謀篡奪政權,誣陷自治社人為匪,向雲南軍政府乞求蔡鍔唐繼堯出兵鎮壓。夏同和認為憲政黨人圖謀為軌,即密信告訴在滇摯友鍾昌祚,由其上書雲南軍政府,蔡鍔同意罷兵,但入黔途中的唐繼堯則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辭,悍然出兵貴州,嗣後,夏同和對憲政黨人持戒心,不參與黔政。
1913年春,國民政府在全國開展憲政競選活動。都勻府選舉同和為代表,是貴州選出的參、眾兩院23名議員之一,同和任眾議院議員。同年,王天培同穆永康、吳國梁到北京,因二者言行不檢點,被捕入獄,天培“引咎自承”,亦落獄,同和獲悉,營救天培回保定軍校
1920年至1923年,夏同和出任江西省實業廳廳長,兩年半后回北京。公幹之餘教子,伯寅、肅初均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
同和工文善書,給廣東省學政丘逢甲故居寫的“澹定”碑墨跡,《嶺南文史》攝影保存。為知交良存作的“結交最晚情獨厚,積累當年慶自鍾”對聯,為貴州省博物館收存珍藏。為赤水縣官渡謝氏節孝坊題聯:“堅貞婺行,矜式閨圍,聽鄉人道路謳歌,都競傳柳絮清芬,獲灰懿訓;教友家風,並垂坊表,與世父德輝交映,口聊慰飲冰晚節,卧雪仙郎。”保護完好。高梘故居原有親筆寫的“狀元第”匾和“努力崇明德,隨時愛景光”楹聯。為褒狀元聲譽,民國初年將同和居住過的貴陽團井巷更名為狀元街,解放後為與曹狀元(武)街相區別,更名為夏狀元街。

主要著作


同和的主要著作良策問《答卷》、《四足歌》等被珍藏傳世。《答卷》體現其才華,《四足歌》則體現其品德,在《四足歌》中寫道:“醜婦是吾妻,休想美貌的,妖嬈的,只求她安分守己,但得過賢惠足矣;蠢子是吾兒,休想伶俐的、聰明的,只求他尊賢敬老,但得過孝順足矣;茅廬是吾居,休想華麗的、舒適的,只求它能遮風雨,但得過避寒足矣;粗糧是吾食,休想美味的、佳肴的,只求它三餐豐盛,但得過充饑足矣。”

狀元第


1925年,夏同和心臟發作,經醫治無效,於北京劈柴衚衕住所逝世,終年57歲,葬在北京阜城北京門外西八里庄青龍塔附近。墓前華表上鐫刻著其生前所書的“函下無塵海外有謐;魚游青藻鳥萃平林”對聯。經倉桑巨變,已蕩然無存。
這位貴州狀元如今給後人留下的遺跡,除貴陽有一條夏狀元街外,就是其故里麻江縣高梘的“狀元第”。如今政府已要求其後代搬出祖屋,並進行修葺,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