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後備軍

產業後備軍

產業後備軍(Industrial Reserve Army)是指資本主義社會中經常存在的大量失業和半失業的勞動人口。

基本介紹


產業後備軍是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相對過剩人口,是資本積累的必然產物。在資本積累過程中,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減少,甚至是絕對減少;與此同時,勞動力的供給卻在絕對地增加,這是因為: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既排擠了部分在業工人,使他們淪為失業者,也促使許多女工、童工湧入勞動力市場,許多破產的中小資本家、小業主加入無產者的行列,小農破產也流入城市。這兩個相反趨勢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產業後備軍的產生。
產業後備軍同時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具有周期性,產業後備軍的存在可以隨時調節和滿足生產周期變動對勞動力的需求。例如,在危機期間,大量工人被解僱,被拋進失業大軍;在生產走向高漲時,又從失業大軍中隨時吸收所需的工人。產業後備軍起到了勞動力“水庫”的作用。產業後備軍的存在不僅適應資本積累的要求,提供隨時可供剝削的人身材料,而且還給資本家提供了一種手段,用來威脅在業工人,迫使他們提高勞動強度,接受較低的工資待遇,以加強對他們的剝削,使整個無產階級的狀況趨於惡化。
這是保證失業者的生活、實現社會安定、限制失業的消極作用的一項重要措施。儘管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但仍要在建立初步的社會保險制度以後實行失業。當然,象一切分配形式一樣,建立失業保險基金也會受到社會生產力的限制。因此,我國現階段將要實行的失業保險基金水平還難以達到當代經濟發達的資奉主義國家的水平,只能實行低水平的社會失業保險。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失業保險水平是會逐步提高。
第二,要建立和完善以間接控制為主的宏觀經濟管理。在這方面,社會主義國家的財政政策(如擴大或緊綣由國家調控的固定資產投資)、貨幣政策(如提高或降低貸款利息率)和產業(如確定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金密集型產業知識密集型產業的比重)對於擴大和收縮勞動力市場的容量,對於調節失業數量,對於發揮作為勞動力蓄水池的積極作用,都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要更新人們的觀念.長達幾十年的傳統經濟理論的宣傳,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深深地紮下了謬誤的觀念;失業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弊病,長期實行的統包統配的勞動鋪制度形成了。鐵飯碗,使得人們不願接受失業的現實和由失業帶來的生活動蕩.與勞動制度改革相聯繫的失業,儘管是符台勞動者的整體利益的,但也會給一定時期內失業的勞動者帶來生活困難,同勞動者的個人利益發生矛盾.這些都使得人失業心理承受能力不高.因此,要實行勞動制度改革和失業,必須進行廣泛的深入的宣傳教育,更新人們的觀念,提高人們對失業的心理承受能力。既然失業依賴於一系列的條件,而這些條件又是逐步形成的,因此,勞動制度改革也只能逐步進行。對國有企業固定工實行企業內優化勞動組合,對多餘人員實行企業內待業。同時,在全國的少數企業實行固定工合同化管理的試點。然後,在全國的部分企業中實行固定工的合同化學理.使得失業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最後,再在全國企業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工制度.使得失業率上升到上限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