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煒

革命烈士

目錄

正文


黃煒,原名黃家德,安徽省肥西縣官亭鄉拐洋村人。抗大四分校畢業后,隨劉少奇率領的幹部大隊來到鹽城。潘克犧牲后,根據組織安排,他於1942年4月接任一區委員會書記,繼續進行革命鬥爭。
1942年秋,日偽企圖在當時的鹽城縣推行從點到線,再由線到面的“清剿”行動。於是,一條從鹽城、經大孫庄、瓦屋庄到大岡一帶的公路開始修建。為了粉碎這一陰謀,黃煒親自率領13名同志,攜帶武器,化裝成築路的民工,於七花墳附近擊斃偽區長夏振亞。
1943年8月7日,黃煒和通信員去縣委開會,因患臂癰難行,便住蔡家舍。次日早晨,下鄉搶糧的偽軍包圍了蔡家舍,兩人立即向西撤退,至大馬溝吳家渡口上渡船。船行到河中,敵人追來。因不會游泳,黃煒一邊開槍還擊,一邊讓通信員下水先走,自己殿後。通信員游到對岸脫險,黃煒則被敵人拖住。眼看就要被俘,他縱身入水泅渡,不幸溺水犧牲。
黃煒犧牲后,他的戰友在追悼會上敬獻輓聯:“岡溝殺夏賊,一場戰鬥振奮人心寒敵膽;合隴吊先驅,滿懷惆悵誓酬壯志慰忠魂。”
潘克、黃煒二烈士的遺體,分別被安葬在蔡家莊龍魚舍南邊和界溝口。1971年,兩位烈士的棺木遷至潘黃區政府所在地大孫庄的一個池塘中心小島上。
1998年,潘黃鎮投資100萬元,新建潘黃烈士陵園(位於潘黃街道躍進居委會境內),烈士遺骨遷葬於此。新陵園中央為26.8米高的反三角拱柱式紀念碑,紀念碑底座上部鐫刻著以潘克、黃煒為代表的140位革命先烈的英名,建設祭掃廣場約1500平方米,可容數千人舉行祭掃活動。
1946年4月18日,為紀念潘克、黃煒兩位烈士,鹽城縣第一區改為潘黃區,沿革至今為潘黃鎮。2010年8月,撤銷潘黃鎮,以原鎮的13個村(居)區域設立潘黃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