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謇
徐謇
徐謇(jiǎn音檢)(約432-512年),南北朝時北魏醫家。祖籍南北朝北魏莒之東莞(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安徽當塗)。父徐叔響為當時名醫。與其兄文伯,皆善醫術,承襲家業,亦有醫名。精於脈診,講求服食,常服藥餌,年垂八十,鬢髮不白,力未稍衰。
徐謇
徐謇因事從丹陽到青州去,被慕容白曜捉住送往北魏京城。北魏獻文帝想試驗他的能耐,將病人放在幕中,讓徐謇隔幕診脈。徐謇不但將病人的病情看得很准,而且連病人的氣色都說得很清楚,因而受到獻文帝的寵幸,封為中散,后遷內侍長。徐謇脾性怪異,如果不合他的心意,雖貴為王公也不給治療。孝文帝遷都洛陽后,謇又任中散大夫,轉任侍御史。498年(北魏太和二十二年),孝文帝到懸瓠病勢加重,派人從驛傳趕去召謇,讓他從水路趕往孝文帝駐地,診治後有了明顯的效驗。孝文帝到達汝水邊,專門設太宮珍膳讓謇坐於上席,將酒菜一樣樣地放到他面前,命令身邊官吏宣布他救助皇帝於疾病危重之際的功勞,並下詔書褒揚,封他為大鴻臚卿金鄉縣伯。徐謇有自配自用的養生之葯,至八十高齡,仍鬢髮不白,體格康健。504年(北魏正始元年),徐謇以高壽封光祿大夫。卒后,贈安東將軍、齊州刺史、謚曰靖。子踐,字景升,襲父爵。?其兄文伯,仕南齊,曾任東莞、泰山、蘭陵三郡太守。?文伯之子雄,員外散騎侍郎,醫術高明。文伯之孫之才,仕北魏,為當時名醫,官至尚書左僕射、尚書令、侍中、太子太師。之才弟之范,也為名醫,官至太常卿並襲爵。入周后,授儀同大將軍。?
正始元年(504年),為光祿大夫,加平北將軍。卒於延昌(512-515)年間。子徐踐亦以醫名。
徐謇,字成伯,錢唐人(一作丹陽人)。善醫術。徐謇在青州時,正遇慕容白曜平東陽,被俘獲,送至京師。北魏獻文帝想驗證他的才能,將一些病人置於幕中,讓徐謇隔幕診脈,深得病形,兼知色候,遂被寵幸。任為中散,不久遷內侍長。文明太后時常向其問經方,知他不及李修的用方靈活,但他的合和藥劑,攻療之驗,卻精妙於李修。徐謇性格怪僻,承奉不對他意時,就是貴為王公,也不給治療。孝文帝知其才能,遷都洛陽后,極加眷幸,身體稍有不適,即召徐謇診療。累官為中散大夫、右軍將軍、侍御史。正始元年(504年)以老為光祿大大,加平北將軍。延昌初,贈安東將軍、齊州刺史,謚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