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店的結果 展開

李店

李店

社旗縣李店鎮位於社旗縣南部,距縣城25公里,西、南與唐河縣毗鄰,被譽為杜旗縣的"南大門"。總面積49平方公里,其中崗丘面積25平方公里,坡度在6度以上,耕地面積4.7萬畝,境內地勢西高東低,海拔在104米和131米之間。

氣候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為800mm左右,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8°c.鎮政府設在李店村,全鎮轄9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11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為6041戶,人口24920人。

概況介紹


李店鄉地處廣水市東南部、桐柏山南麓,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全鄉國土面積83.5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 11088個農戶,46627人,耕地面積3.9萬畝,山場面積3.1萬畝,素有“花生大蒜之鄉”的美譽;先後榮獲“楚天明星鄉鎮”、全省“安全文明鄉鎮”等榮譽。
李店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交通十分便利。麻竹高速、楊平和廣安公路穿境而過;距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不足6公里;通村公路硬化里程達到140公里。李店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歷史上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曾為紅四方面軍西進、抗日和解放戰爭的主戰場;歷史上是一片文化底蘊深厚的風水寶地,魯班建造的八角戲樓直至文革時被毀,終年甘甜的八眼泉水、延續八百年的懷德廟會、誠實勤勞的鄉風民俗,孕育了深厚的紅石文化和中國國民黨原主席連戰、留美博士李麗芳、商界精英萬平國、台灣軍界友人左國林等眾多李店驕子;歷史上是一個方圓百里的經濟中心,李店集鎮解放前就有小漢口之稱,經過幾十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大悟、安陸、孝昌及我市周邊5個鄉鎮農貿產品集散中心。
2010年,全鄉生產總值達到6.4億元,財政收入突破6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09元,規模工業企業達到3家,全鄉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市第7位。全鄉教學質量一直領先,連續6年中考上線人數居全市鄉鎮之首。全鄉農業產業規模日益壯大,花生種植面積每年達4萬畝,大蒜種植在2萬畝以上,土雞養殖規模過百萬隻,並已形成了種、養、加、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條。李店集鎮建設日新月異,近4年累計投資6300萬元,集鎮人口增長迅猛,2010年底達到15000餘人,集市貿易更趨活躍,鎮區民營企業達到16家,工業企業達到12家,大小店鋪1600餘家。
截止2013年,李店鎮已引進外商投資2.6億元,招商引資項目16個,其中的京源有機肥廠、茂林木業、金格鞋業、礦山機械廠等一大批優秀企業相繼落戶,實現5000餘農民在家門口就業。
李店這顆“明珠”定會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眼光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李店鄉
李店鄉
李店鄉老街區
李店鄉老街區
自2008年以來,李店鄉通過科學論證和逐級審批,計劃3年內實施紅石、迎春大道開發和鄉政府搬遷工程,以此拓寬集鎮發展空間,提升集鎮品位,構築新的發展平台。一是初具規模的紅石大道。全長650米,寬50米,佔地70畝,設計門面351間。主體工程為:四車道硬化、供排水暢通化、人行道美化綠化亮化、建築立面一體化,新建政府辦公樓、土管所、派出所、農貿市場和汽車站等,總投資1000萬元,通過招拍掛籌措建設資金。一標段50間門面房已完工,二三標段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底大道整體工程全面完工。二是嶄新靚麗的政府大樓。2008年9月經市委、市政府批准,市水建公司中標承建,於2009年8月投入使用。總投資500萬元,佔地18畝,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主體工程為11間4層的辦公樓,每層安有預警系統,設有公廁、雙樓梯通道;附屬工程為休閑區,建有400平方米的政府食堂,標準化籃球場1個、乒乓球室和停車棚各1處;院內栽有桂花、紅花草等7個品種的花草樹木480株3000平方米,實現了綠化、硬化、亮化。新辦公樓的啟用,解決了幹部辦公難、群眾辦事難的問題。三是正在開發的迎春大道。全長400米,寬60米,佔地33畝,設計門面200間,總投資3400萬元,於2009年12月正式動工,目前正在征地平整、硬化主街道,2010年元月可掛牌出讓,現已預定86間。屆時,與紅石大道一起,擴大集鎮面積2平方公里,聚並農村人口10000人,新增個體戶700家,使集鎮環境更優美、市場更活躍、影響更深遠。大連瓦房店市李店鎮:瓦房店市李店鎮,位於瓦房店市高速公路南出口區域,位於瓦房店市南部,交通便利,人口29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