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雲洞

莆仙四大祈夢勝地之一

天雲洞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溫李境內的大蚶山上,海拔398米,是莆仙四大祈夢勝地之一。

以峰奇、石怪、洞幽、林秀、徑曲稱奇,區內許多殿堂樓閣倚峰就壁,因勢起居,古樸典雅,各具特色。

相傳蚶山遠古時代原為海底一巨礁,后因地殼變遷,升出海面,其歷千年浪淘潮蝕,成為今日岩陣群立,怪石雜陳,洞穴奇多,石像遍布的景觀。

地理環境


天雲洞,位於秀嶼區埭頭鎮境內,系大蚶山主峰,海拔398米,興化灣的船隻進出港口,往往以此來定方位。山上岩陣群立,怪石雜陳,洞穴奇多,石像遍布,石魚鼓、石磬、十八跳石、東西覆船石等秀石奇石,駱駝、鷹、狗等石像群,極為傳神,富有靈性,似能言語;最著名的是“三十六碟”,在幾百平米巨石頂面上,錯落著似盤、碗、碟、湯匙等食具形狀的天然石窟,令人嘆為觀止。
天雲洞,當地莆田人俗稱仙公頂,位於秀嶼區埭頭鎮溫李境內的大蚶山上,以峰奇、石怪、洞幽、林秀、徑曲稱奇,區內許多殿堂樓閣倚峰就壁,因勢起居,古樸典雅,各具特色。
相傳蚶山遠古時代原為海底一巨礁,后因地殼變遷,升出海面,其歷千年浪淘潮蝕,成為今日岩陣群立,怪石雜陳,洞穴奇多,石像遍布的景觀。

自然資源


天雲洞共有景點60多處,即九仙洞、觀音亭、羅隱廟、恆山草堂、三十六石碟、第一山、淌水岩、致雨龍池等,還有風動石、駱駝石、覆船石、龜蛇石、雙鰲石等蔚為奇觀。
山上岩陣群立,怪石雜陳,洞穴奇多,石像遍布,石魚鼓、石磬、十八跳石、東西覆船石等秀石奇石,駱駝、鷹、狗等石像群,極為傳神,富有靈性,似能言語;最著名的是“三十六碟”,在幾百平米巨石頂面上,錯落著似盤、碗、碟、湯匙等食具形狀的天然石窟,令人嘆為觀止。由此石像衍生而來的“仙佛鬥法”神話故事至今流傳。再往北行數十米,即見山頂巨石群中的一元寶狀巨石,重數十噸,然以手推之即能左右晃動,稱之“風動石”,風動石的四周皆有如駝、鷹、狗等石像群,並有東西覆船石等,蔚為奇觀,附近還有石魚鼓、石磬、十八跳石等,還有唐人羅隱居留處“隱洞”等古迹。唐朝詩人羅隱曾來此盡興遊玩,贊曰“滿山皆秀”。
天雲洞是莆仙四大祈夢勝地之一,以道、釋、儒相安共祀而見奇,洞中水草能發香氣,相傳晚唐代詩人羅隱來此,甚為驚喜,題詩為記;山上還多殿堂樓閣,有通明殿、孔子殿、同道寺等,皆倚峰傍石、逢崖就壁而立,密集分佈在方圓不到400平方米的巨岩怪石叢中,殿堂與石洞、石洞與樓閣之間,都有曲徑相通,景緻幽然。天雲洞西北一巨石刻:“致雨龍池”,池前一片空地,據說是“恆山草堂”遺址,草堂建於清初,系清初邑儒陳恆山吟讀課徒、隱居修身之處。

主要景觀


摩岩石刻

三十六碟景區旁的奇石
三十六碟景區旁的奇石
並有鰲峰岩上的“上帝殿”、“通明殿”、“孔子殿”、“同道寺”等諸多建築,都是依峰傍石,逢崖就壁而立,密集分佈在方圓不到400平方米的巨岩怪石叢中,且有曲徑相通,景緻獨幽。從天雲洞北行約200米處,路旁左側一巨石上,有石刻“致雨龍池”四個大字,石下有一活泉,相傳系南宋幼帝與丞相陸秀夫南奔經莆留跡處。“致雨龍池”字跡,傳系陸秀夫所留。“龍池”下行數十步,即見“恆山草堂”遺址。“恆山草堂”系清初邑儒陳恆山攜妻帶兒在此吟讀課徒,隱居修身之處。“恆山草堂遺址”六字巨幅石刻令今人觀之,陡發思古之幽情。

三十六碟

風動石
風動石
沿草堂北上即達相傳“仙佛鬥法”的“三十六碟”,在幾百平方米巨石的頂面上,錯落著似盤、碗、碟、湯匙等食具形狀的積水窟窿,相映成趣,由此石像衍生而來的“仙佛鬥法”神話故事至今流傳。再往北行數十米,即見山頂巨石群中的一元寶狀巨石,重數十噸,然以手推之即能左右晃動,稱之“風動石”,風動石的四周皆有如駝、鷹、狗等石像群,並有東西覆船石等,蔚為奇觀,附近還有石魚鼓、石磬、十八跳石等,還有唐人羅隱居留處“隱洞”等古迹。
大凡“界外”之山多不毛,只見石頭不見草,然滴水岩周圍蒼松翠柏傲崖挺立,奇花異草點綴其景,不失為一處假日休閑,登高攬勝的好去處。

旅遊信息


山門
山門
沿莆埭公路到溫李村,向北拐,山道盤旋而上,車子停在半山腰停車場,然後拾級而上,迎面突兀一人面譜巨石,人稱“仙人迎客”,曲徑通幽,便見“雲海仙蹤”巨幅石刻,有“仙公洞”、“龍喉”巨洞,還有“歸真”“忘返”諸洞,洞穴相間,洞幽壑深,是消暑勝地,新建設“大雄寶殿”規模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