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會皇后

2004年薩拉·舒格曼執導電影

《青春舞會皇后》是由薩拉·舒格曼執導,林賽·羅韓艾麗森·皮爾梅根·福克斯主演的喜劇片,於2004年2月17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兩位女孩為爭奪學校舞台劇女主角和舞會皇后的頭銜而展開了一場激烈較量的故事

劇情簡介


電影《青春舞會皇后》劇照
電影《青春舞會皇后》劇照
這位崇尚流行、懷抱明星夢的美少女,可不是那麼容易被現實 給打敗的,即使在不同的情境下,一樣可以圓夢,於是當轉學進新的學校后,她決定要成為全校同學目光的焦點,成為最受大家喜歡的高校天后,不料學校已經有一位現任天后卡拉·珊蒂妮,於是兩位女孩開始展開一場爭奇鬥豔的后位爭奪戰,兩人的戰爭從學校舞台劇《皮格馬利翁》的女主角,一直斗到演唱會的門票,同時靠近羅拉迷戀不已的樂隊主唱,採用情感路線退敵之策。於是漂亮又好勝的二位MM為了成為女主角並最終成為舞會校花皇后,自我魅力的展示箭在弦上,一場激烈的較量不可不發…
主流的青春極具表現欲,就像高中時代腳法奇臭的男生們只要有女生在場,哪怕無意路過,總會像李鐵一樣滿場英勇;校花級的女生一現身,總有一群狐朋狗友快速甄別定位,有意無意偶然相遇;既然是花,就比綠葉少,所以校花們自然珍貴稀有,這一封號對於校園中的PLMM們也不啻於星姐、港姐、世界小姐的美譽度,所以青春片也特別珍愛這一題材線索,但兩個PLMM碰在一塊兒總是火藥味太濃,不是爭男友,就是爭校花,這不,又打起來了!但話又得說回來,這未嘗不是自信自尊的一種良性的自我展示,所以影片給我們,主要是給MM的最大忠告是:夢想偉大是沒錯的,去追逐也是沒錯的,但要以現實的方式去靠近!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羅拉林賽·羅韓
Stu亞當·加西亞
Karen格萊恩·亨德利
Ella艾莉森·比爾
Sam埃里·麥里恩道
Miss Baggoli卡洛爾·凱恩
Carla梅根·福克斯
Mrs. GerardSheila McCarthy
Calum湯姆·麥卡穆斯
Mr. GerardRichard Fitzpatrick
Sgt. RoseSheila Sealy-Smith
MarciaAshley Leggat
RobinBarbara Mamabolo
PaigeMaggie Oskam
PaulaRachael Oskam
SteveAdam MacDonald
Slimy GuyGerry Quigley
AndyKyle Kassardjian

職員表

製作人Robert Shapiro、Jerry Leider
原著Dyan Sheldon
導演Sara Sugarman
編劇Gail Parent
攝影Stephen H. Burum
配樂Mark Mothersbaugh
剪輯Anita Brandt-Burgoyne

角色介紹


青春舞會皇后
青春舞會皇后
羅拉/Lola
演員 林賽·羅韓
從紐約市長大的15歲青春少女,熱愛流行事物,一直渴望成為百老匯明星。後來,跟隨父母和兩個妹妹舉家搬離繁華熱鬧的紐約市,搬到紐澤西的鄉間小鎮,心不甘情不願的羅拉被迫遠離她所熟悉的一切,從此面對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活圈。
青春舞會皇后
青春舞會皇后
Stu
演員 亞當·加西亞
艾拉喜歡的樂隊成員,羅拉的偶像人物,帥氣迷人的風雲人物。與羅拉有曖昧。
青春舞會皇后
青春舞會皇后
艾拉
演員 艾麗森·皮爾
女主羅拉搬來新澤西后的好友,長相不出眾,很普通的平凡的高中小姑娘。但喜歡和羅拉一起分享快樂。誠實善良,討厭被欺騙。
青春舞會皇后
青春舞會皇后
凱倫
演員 格萊恩·亨德利
羅拉的辣媽。
青春舞會皇后
青春舞會皇后
薩姆
演員 艾力·馬倫斯奧
羅拉搬來新澤西高中后遇到可愛帥氣的小男生,喜歡羅拉。
卡拉
演員 梅根·福克斯
羅拉新轉入新澤西高中的校花,風雲人物,最受歡迎的女生,與羅拉死對頭。
[ ]

音樂原聲


序號歌曲演唱作詞作曲
1Drama Queen (That Girl)Lindsay LohanPam Sheyne, ect.Matthew Gerrard
2PerfectSimple PlanChuck Comeau,ect.
3TomorrowLillixLinda Perry,ect.
4Na NaSuperchickMax Hsu,ect.
5ReadyCherieMick Jones,ect.
6Ladies NightAtomic KittenGeorge Brown,ect.
7The Real MeAlexisTammy Hyler,ect.
8Never Leave You (Uh Oh)LumideeLumidee,ect.
9Don't Move OnAdam GarciaMartin BlasickMartin Blasick
10StyleLacey AtchisonDavid Anderson,ect.
11A Day in the LifeLindsay LohanJamie Houston,ect.Matthew Gerrard
12Only in the MoviesDiffuserTomas Costanza
13Un-Sweet SixteenWakefieldWakefield
14Ready to LearnAdam GarciaMartin BlasickMartin Blasick
15I Wanna be Loved by YouMark MothersbaughBert Kalmar,ect.
16Any Other GirlNuStine Hjelm Jacobsen,ect.
171-2-3Brittney ClearyKara DioGuardi,ect.
18Shake Your CoconutsJunior SeniorJunior Senior
19Blow You AwayChristian LaneChristian Lane
20Up, Up, UpRose FalconRose Falcon
21Feel AlrightZoeGirlLynn Nichols,ect.
22Not Done YetSuperchickMax Hsu,ect.
23Living for the CityLindsay LohanStevie WonderMatthew Gerrard
24ChangesLindsay LohanDavid BowieMatthew Gerrard
25BoomFan_3Fan_3, Paul Robb
26What are You Waiting ForLindsay LohanMatthew Gerrard, Bridget BenenateBridget Benenate,
27Life is BeautifulJill GioiaJeff Franzel,ect.
[劇中音樂信息來源]

幕後花絮


• 羅拉一角最初定的是希拉里·達芙(Hilary Duff),因檔期問題而退出。
• 劇中拍到的兩所高中的儲物櫃本是常規顏色,為了電影需要,而重新粉刷。
• 卡拉與羅拉,兩個死對頭一見面就開始鬥嘴。
卡拉說“lookwhatthewindblewin”與中文的“哪陣風把你吹來啦”意思相同,若不是對熟人和朋友,則有蔑視意味在裡面。而羅拉回敬“Lookwhatthecatdraggedin”,則是美國俚語中類似的話,意思雖與“哪陣風吹來的”差不多。但由於“Lookwhatthecatdraggedin”曾是“毒藥”樂隊1986年一張專輯的題目,講起來更酷一些。而且“drag”在俚語中還有“陪女孩去參加舞會”的意思,因此一語雙關,這一回合中明顯佔了上風。
“After you”是英語中常見的謙詞,一般用在兩個人同時進出門口時,與中文的“您先請”意思相同。羅拉在這裡本來想擺個高姿態。結果卡拉順勢回敬了一句“Right,after me.”,意在影射這次主演競爭,羅拉肯定會落在自己後面。這一回合的舌戰羅拉輸了。
“You can quote me”是英語口語中常見的短語。有“我這話沒錯”、“我對這話負責”的意思。後面還可接“onsth.”。如:This task will be completed on time.You can quote me on that.這個任務肯定能按期完成,請相信我的話。

獲獎記錄


美國青少年選擇獎
▪ 2004 突破演齣電影明星-林賽·羅韓 (獲獎)

幕後製作


2003年,琳賽·洛翰、希拉里·達芙與亞倫·卡特的三角關係導致兩人一場“Catfight”(指女性之間的爭執),並被一些媒體刊登報道。當林賽2004年走在路上的時候,有路人故意向她喊“杜芙”以嘲諷她。但兩人後來都分別澄清,這樣做並無惡意。而林賽也在2004年5月1日的《周六晚現場》里向由瑞切·德拉許(扮演的希拉里道歉,並且說到:“我和希拉里並沒有互慪對方的氣,只是我們都與同一名男孩約會了,這都是些學校里常見的小事。”而恰恰在2004年,兩部有她角色作旁白的電影與大眾見面,竟然都是涉及學校少女間勾心鬥角之事。
第一部是迪士尼的《青春舞會皇后》,林賽早在2003年接受了該影片,但開始時,這部電影主角羅拉的台詞本來卻是為希拉里·杜芙而寫的。因為後者排期已滿才作罷。這部影片是林賽第一部非翻拍電影,也是第一部完全以她為中心的電影,同時還是林賽幾部沒有離奇童話色彩的影視作品之一,但是劇情依然是浪漫的因素居多。片中的羅拉不情願地跟隨媽媽從紐約搬到新澤西,在學校遇上了好友埃拉。羅拉一方面在學校通過競爭獲得了當上《皮格馬利翁》主角,另一方面與埃拉一起接近自己的搖滾樂偶像斯圖·沃爾夫。後來舞台劇演出獲得成功。這些經歷使羅拉最後認識到“真正的現實生活可以比幻想還要有著更多的樂趣……在每個地方。”
在這部電影里,林賽為電影唱了四首歌:《Drama Queen(That Girl)》、《What Are You Waiting For》、《Don't Move On/Living for the City/Changes》和《A Day in the Life》,在跳舞機上一展身手,還演戲中戲,並配合著自己的旁白推動劇情。但是這無法掩飾劇本和情節上缺陷。這是林賽在Imdb網站中目前得分最低的電影,只有4.4。儘管有如觀眾Katrina Anne Van Tylor所寫的:“(林賽)的上部電影《年輕戲劇女王的表白》是2004年最讓我失望的,但是她扮演的人物卻是那裡唯一的亮點。”該電影收視平平,而且飽受評論責難。由此可見,當時從影6年的林賽還缺乏好萊塢當家花旦的票房號召力。羅伯特·愛德寫道:“儘管(林賽)還是個有前途的新星,但是要人原諒她的“表白”前,她自己得先懺悔一下。”而《賤女孩》應該就是愛德所說的懺悔。
你是否在企盼新派暴力動作片《殺死比爾2》的儘快登場?對漸次精彩的後半段情節充滿期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需耐心等待了。原定於2004年2月20日登場的《殺死比爾2》卻傳出消息:因故推遲到2004年4月16日方可出世。比爾遲到了,羅拉頂上了,空出的檔期就是由這部《青春舞會皇后》頂上,暫時忘卻極度考驗您感官耐受力的比爾吧,先嘗一嘗酸酸甜甜的青春開胃湯,2004年的大餐隨後就上。漂亮服飾,勁爆音樂,知心朋友,青春年少的每一天我們都像在和自己作戰,任何一面處理不好都會點燃小小生活的雷區,一個微小的決定就會引發震天的戲劇性變化。啊,說得有些駭人聽聞,這沒啥奇怪的,對於羅拉·賽普(琳賽·洛翰飾演)來說,生活就是這個樣子。
琳賽從小就對鎂光燈及各類鏡頭免疫,3歲就開始為電視廣告片當模特,琳賽的中學成績全A,尤其擅長理科;體操,游泳,旱冰,騎自行車,唱歌,她樣樣精通。“我就是青春舞會皇后,雖然初來乍到,但心中的我儼然就是Superstar。劇本一到手中,我就認定它非我莫屬,早想拍那麼一部青春片,適用於每一個轉學后需要打理新關係的花季少女——喜歡新衣服的女孩必然喜歡挑戰,琳賽·羅翰這樣,我也一樣;從威爾士到好萊塢,就像當年搖身校花的美夢。從東海岸到西海岸,挑選演員的我就像在抽籤;生命中最大的樂事就是聽孩子們看你的作品時發出的笑聲。”——曾執導影片《狂牛》的威爾士女導演莎拉·舒格曼的拍片感言,因而她被製片人稱為“羅拉的威爾士版”。
《青春舞會皇后》
《青春舞會皇后》
還記得《辣媽辣妹》里那個跟老媽有嚴重代溝的高中小辣妹嗎?她喜歡嘗試新鮮,對老媽古板的教條無法忍受,因此來了個身份大挪移,徹底地進行了一回換位思考。事隔20多年再度重拍的《怪誕星期五》(Freaky Friday)以2500多萬美金的製作成本換來票房的飆破1億,為2003年迪斯尼稱霸全 美電影票房市場添磚加瓦,功勞簿上自然少不了小主演琳賽·羅翰一筆,她先後主演了《天生一對》、《辣媽辣妹》兩部迪斯尼老片重拍的作品,可謂元老級人物。在當年出演《天生一對》受到矚目之後,琳賽就跟迪斯尼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後接演了迪斯尼電視電影《娃娃看天下》以及《小記者大偵探》。在《辣媽辣妹》中她不僅與老戲骨傑米·李·柯蒂斯一飆演技,還初獻歌喉,親自演唱該片片尾曲“Ultimate”,並收錄在電影原聲碟當中,有迪斯尼的追捧,小妮子想不紅也難!
在時尚界,琳賽被譽為“邋遢搖滾版“的克里斯蒂娜·里奇,划入了“It Girls”的光鮮隊列。所謂的“It Girls”是美國傳媒對“自身條件萬事俱備的女孩”的封號,標準是你既得年輕、又得樣貌動人、還要多才多藝,最終必須掌握啥衣服穿在身上才好看。之前的凱特·哈德森、克爾斯騰·鄧斯特,與琳賽一同起步的愛娃·門德斯、伊麗莎白·班克斯、安娜·費爾斯,都是這一標準的代言人。而琳賽一開始便朝影視歌平行進發,一邊參與電影電視拍攝,一邊與知名流行樂經理人簽下了5張專輯的合約,衣著奉行Teen Chic,一身Marc by Marc Jacobs與Paper Denim的打扮再搭配一副青春可人形象,只要你春心尚在,難免不會心動。談及理想,她說麥當娜、奧黛麗·赫本都是她崇拜的偶像,物質與古典,事物的兩極方向,沒辦法,她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