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糞運動

扒糞運動

扒糞運動又稱“揭醜運動”。1902年底,寒繆爾·西德尼·麥克盧爾的雜誌發表三組重要的系列文章——塔也爾的《美孚石油公司史》、斯蒂芬斯的《城市的恥辱》以及!4兌所討論的勞工問題。以記者林肯·斯蒂芬斯和小說家厄普頓·辛克萊為代表,形成了專門揭醜的”扒糞運動”。它專門揭發大企業與資產階級政客相勾結,進行賄賂、操縱、貪污等活動;政府和立法機構徇私舞弊;新聞機構賣身投靠等現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這一運動在文學界銷聲匿跡,新聞界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仍保持了這一傳統,在美網,由德魯·皮爾遜和羅伯特·艾倫於1932年創辦、後由傑克·安德遜續辦的《華盛頓走馬燈》,專事揭發內幕,暴露腐敗墮落,故在新聞界有”扒糞公司”之稱。

簡介


扒糞運動
扒糞運動
紀半葉,商品濟展,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走向了壟斷。百來個經濟巨頭控制了美國的經濟命脈,奉行所謂“只要我能發財,讓公眾利益見鬼去吧”的經營哲學,引起了社會公眾輿論的強烈不滿和抨擊,出現了2000多篇揭露實業界醜聞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國史上著名的“扒糞運動”(又稱“揭醜運動”)。
統西奧多·羅斯福把當時從事揭露新聞寫作的記者們挖苦為“扒糞男子”,記者們卻把它接收下來,自稱“黑幕揭發者”(muckraker,直譯為扒糞的人)。這也是這場運動之名的由來。當時的揭發黑幕鬥爭推動了美國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給後世留下深遠的影響。今天,眾多記者、編輯仍遵循著先驅的腳步,為改良這個社會不懈地努力著。

背景


扒糞運動
扒糞運動
南北爭,黑奴百移投器化產,濟速展。濟展未惠及眾,財富集,資壟斷市,貪官污吏沆瀣。創造財富程,似乎臨靈魂危險。
工業化促使大量農村勞動力湧入城市,舊城市管理體制無法適應大型城市的發展,帶來許多新的問題。當時鬆散聯邦政府體制下的中央政府軟弱無力,對州政府和大型工業企業聽之任之,企業糾紛、勞資糾紛、城鄉矛盾得不到解決,最後,是那些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對這些社會問題進行了無情的揭露。
報刊業給這些人創造了寬廣的舞台。低廉、通俗的大眾雜誌報紙具有廣泛的讀者群,揭露黑幕的文章與民眾休戚相關,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普通公民的關注、黑幕揭露者自身的責任感以及大眾雜誌所提供的寬鬆平台,催生了1903年至1912年這十年間轟轟烈烈的扒糞運動。

過程


——《麥克盧爾》雜誌:運動的橋頭堡
運動的參與主體是新聞記者。大眾報紙的經營者也起到推波助瀾作用,如被認為是扒糞運動第一份雜誌的《麥克盧爾》的創始人塞繆爾·S·麥克盧爾(1857~1949)。
麥克盧爾出生於愛爾蘭,幼時隨家人輾轉移民美國的經歷和林肯的遇刺,都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扒糞運動
扒糞運動
《麥克盧爾》誕生於1893年。利用當年經濟危機中失業勞工對低價雜誌的需求,《麥克盧爾》以15美分的低價面市。麥克盧爾想出各種點子,他的朋友約翰·菲利浦斯則將其中有市場價值的付諸實踐。每期雜誌上必不可少的是“扒糞”工作者的黑幕揭露,許多著名的黑幕揭露文章都出自這本雜誌,比如林肯·斯蒂芬斯關於城市腐敗的系列報道等。麥克盧爾認為公眾有權利甚至有義務去了解這些。對黑幕揭露者來說,扒糞運動作為民主權利的鬥爭,是“一場道德上的戰爭”。他們把自己的工作視為與父輩們對抗奴隸制相當。
共同的志向將這些人聯合在一起,加上麥克盧爾的有效領導,雜誌的作品一直保持一定的水平。有人將這些寫手們稱為“紐約期刊雜誌群中最具才能的工作人員”。
該雜誌1903年的1月號同時刊載了林肯·斯蒂芬斯的《明尼阿波利斯之羞》、埃達·塔貝爾的《美孚石油公司史:1872年石油戰》和雷·貝克的《工作的權利》,吹響了黑幕揭露運動高潮的號角。這三篇文章分別從政界、企業界和勞工界三大領域對美國社會進行無情的揭露,文章的作者也因此被視為黑幕揭露運動中的重要人物。麥克盧爾配發社論,呼籲人們維護法律,“政府官員和資本家都在以一種合謀的方式觸犯法律,最終的代價就是我們的自由。”
《麥克盧爾》在運動進行得最火熱的十年中,月發行量都在300萬份以上,相對於當時只有7800萬人口的美國,銷量極為可觀。

結果


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紛紛加入揭露黑幕運動,並寫出許多影響深刻的文章,如1906年3月號的《世界主義者》上,戴維·格雷厄姆·菲利普斯在其《參議院的叛國罪》中指名道姓揭露了納爾遜·奧爾德里奇等20多位參議員政治腐敗的罪惡,該篇文章手法極其辛辣,通篇儘是“叛國”、“無恥”、“強盜”等字眼,最後打破了參議院的銅牆鐵壁,一些參議員在下屆選舉或幾年之後失去了席位。1912年一項憲法修正案成功通過,直接選舉參議員的權力最終還給了人民。
黑幕揭露者的觸角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指責詳盡而直接,毫不留情,他們發現的問題形形色色,《人人》曾列舉黑幕揭露者的成就:“保險業運行機制更為健全,銀行正在增加新的防範措施,廣告基本真實,食品和藥物摻假受到抑制,公共交通運輸公司更為關注人的生命安全。政治老闆的風光不再,各州和各城市都在致力於廉政建設。弱勢群體得到保護。”歷史學家把黑幕揭露時代稱為一個打掃蜘蛛網和破舊傢具上塵土的清掃門庭的時期。

影響


1906年後,這場運動的旗幟性刊物先後被保守的企業集團購買,事實上揭黑運動就此滅亡。但是到六七十年代,黑幕揭露報道的變種——調查性報道大行其道,其中最大的成就是《華盛頓郵報》對水門事件的報道。1985年,“普利策新聞獎”設立了調查性新聞獎。
轟轟烈烈的黑幕揭露運動雖然無疾而終,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積極的社會作用。它不僅促成了美國公民意識的覺醒,更把輿論監督的觀念深入人心,最終造就了現代意義上的調查新聞界。

人物


林肯·斯蒂芬斯
林肯·斯蒂芬斯
林肯·斯蒂芬斯
林肯·斯蒂芬斯,1866年出生,1901年擔任《麥克盧爾》總編輯,而後轉任記者,親自前往第一線調查城市腐敗的黑幕。他連續在《麥克盧爾》發表的文章,揭露美國聖劉易斯、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等城市政府官員的腐敗醜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轟動。他表示,“使每一座城市代表城市腐敗中的某一類”,選擇聖劉易斯是為了反映賄賂問題;明尼阿波利斯則揭露該城盛行的警察貪污;費城的整個市民都已墮落,以致他們甘願放棄自己的投票權。
斯蒂芬斯使用大量第一手數據,文章也琅琅上口,緊湊而多具懸念,深受讀者歡迎。大量讀者追捧他的文章,在帶動雜誌熱銷的同時,也使市民對當時城市腐敗的狀況有了更多的認識,人們開始思考這些腐敗的根源與危害。也正因此,人們將他視為黑幕揭露運動的“領頭羊”,“揭開地獄蓋子的美國新聞人”。
埃達·塔貝爾
埃達·塔貝爾,1857年出生,因父親從事石油開採業,她從小就熟悉行業中的各種事件,後來應邀加入《麥克盧爾》。
扒糞運動
扒糞運動
在《美孚石油公司史:1872年石油戰》中,她揭露了美孚公司在石油壟斷戰爭中的間諜乃至恐怖主義行為,包括控制競爭對手輸出石油的鐵路並提價、課以重稅,妨礙乃至破壞對手的產品裝船出貨,脅迫對手的賣家取消訂單等等。塔貝爾的文章數據翔實,充滿感染力,她花了5年時間調查,只寫了15期報道,最後彙編成《美孚石油公司史》,最終使得美國政府根據1880年的反托拉斯法起訴美孚石油公司及其下屬的七十個相關企業,而後最高法院於1911年5月判決起訴有效,美孚石油帝國解體。1922年的《紐約時報》將埃達·塔貝爾列為“美國在世的12個偉大女性”之一。
厄普頓·辛克萊
厄普頓·辛克萊
厄普頓·辛克萊
厄普頓·辛克萊,1878年出生,後來成為一名活躍的社會主義者。1906年,辛克萊完成了小說《屠場》 (The Jungle),在《尋求真理》連載,把雜誌的發行量提高到了17.5萬份。該小說以立陶宛農民朱爾吉斯充滿悲劇的人生為主線,以美國屠宰行業為基點,反映了20世紀初美國方方面面的風貌和社會問題。小說中反映出的食品行業及其糟糕的衛生狀況激怒了民眾。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讀完小說后,促成了《純凈食品及藥物管理法》的通過。辛克萊更多的是一名社會主義者。在1906年後的30年間,辛克萊繼續創作了許多揭露資本主義黑暗面的長篇小說,如科羅拉多州煤礦工人罷工的《煤炭大王》(191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