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食

詞語

退食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tuì shí,意思是退朝就食於家或公餘休息等。

目錄

解釋


(1).語出《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鄭玄箋:“退食,謂減膳也。自,從也;從於公,謂正直順於事也。”朱熹集傳:“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從公門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節儉奉公。南朝梁任昉《梁武帝斷華侈令》:“若能人務退食,競存約己,移風易俗,庶期月有成。”
(2).退朝就食於家或公餘休息。《北史·高允傳》:“﹝司馬消難﹞因退食暇,尋季式,酣歌留宿。”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卷上:“予以諫議大夫奉朝請,每退食,觀唐人本朝名輩撰著以補史遺者,因纂所聞見繼之。”清孫枝蔚《題王金鉉明府琴趣軒》詩之二:“簿書亦云勞,退食有好懷。”
(3).歸隱;退休。《後漢書·楊秉傳》:“﹝楊秉、韋著﹞俱徵不至,誠違側席之望,然逶迤退食,足抑苟進之風。”唐方干《與桐廬鄭明府》詩:“莫道耕田全種秫,兼聞退食亦逢星。”金劉迎《題劉德文戲彩堂》詩:“先生遣決談笑間,退食歸來奉慈母。”
(4).食量減退;不進食。王西彥《福元佬和他戴白帽的牛》:“那個烏花小豬又退食啦,昨晚還是好好的,剛才我去喂麥粥,只把鼻子往槽里攪兩下,就不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