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腸病

功能性胃腸病

功能性胃腸病是一種非器質性的消化系統疾病。因焦慮、抑鬱、恐懼等心理因素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功能性胃腸病的主要表現包括功能性食管病、功能性胃十二指腸病、功能性腸病等,典型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慾下降等。功能性胃腸病的治療方法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如果不治療本病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造成胃腸功能嚴重受損,還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功能性胃腸病的預后與年齡、有無併發症、治療時機等因素有關。總的來說,早期、規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或內科、精神心理科

病因


● 功能性胃腸病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
● 生活應激事件常常會誘發或加重功能性胃腸病,如焦慮、抑鬱、恐懼等心理因素。

癥狀


● 功能性胃腸病功能性胃腸病的主要表現包括功能性食管病、功能性胃十二指腸病、功能性腸病等,具體表現如下:

功能性食管病

● 胸骨后燒灼樣不適或疼痛。
● 吞咽困難。
● 咽喉部異物感。

功能性胃十二指腸病

● 腹痛、腹脹。
● 噁心、嘔吐。
● 呃逆。
● 食物或膽汁反流。

功能性腸病

● 腹脹。
● 腹瀉,稀便或水樣便。
● 排便困難。

檢查


● 懷疑患有功能性胃腸病時,需要做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來診斷。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了解機體有無感染以及貧血等。
● 尿常規:了解機體的代謝狀況。
● 便常規:了解消化道有無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對疾病的診斷提供參考依據。
● 血生化:可提供相對全面的身體基本狀況,有助於輔助診斷。

影像學檢查

● 腹部B超:排除肝膽疾病導致的胃腸道反應。
● 腹部X線或CT檢查:排除肝膽疾病及消化道佔位、梗阻等情況。
● 消化道內鏡:觀察食管、胃部、十二指腸、結腸的具體形態,排除器質性病變,是診斷功能性胃腸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 全消化道鋇餐造影:通過觀察鋇劑通過食管、胃、十二指腸、小腸的充盈情況,從而了解其功能及病變。為疾病的診斷提供有效依據。

診斷


● 醫生診斷功能性胃腸病,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來確診。
● 上腹部疼痛、腹脹、噁心、嘔吐、呃逆等癥狀在過去12個月內間斷或持續存在12周。
● 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顯示無器質性病變。

鑒別診斷


● 一些疾病也會出現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癥狀,容易與功能性胃腸病混淆,這些疾病有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上消化道內鏡、上消化道鋇餐造影來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功能性胃腸病的治療方法有心理治療、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

● 心理治療可明顯減少患者的焦慮、抑鬱等情緒,改善胃腸道癥狀。
● 但心理治療治療時間長,且花費高。

藥物治療

● 於有明顯精神或情緒抑鬱和焦慮的患者,可使用抗抑鬱和抗焦慮葯,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能有效緩解癥狀,部分患者癥狀可消失。

危害


● 功能性胃腸病不僅會影響患者正常學習和生活,還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 功能性胃腸病會出現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癥狀,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 如果不治療功能性胃腸病會導致病情惡化,造成胃腸功能嚴重受損。

預后


● 功能性胃腸病的治療效果與有無年齡、併發症、治療時機等因素有關。早期、規範治療,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改善預后。

預防


●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長期處於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中。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飢一餐飽一餐或暴飲暴食。

參考文獻


● [1] 唐承薇,張澍田。內科學;消化內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2]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 [3] 姚樹橋,楊艷傑。醫學心理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