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塞琳

娜塞琳

徠《娜塞琳》,墨西哥電影名稱,由路易斯·布努埃爾導演,1959年上映。

劇情


一徠心遵從耶穌教誨的神甫納薩林在捨棄了所有的物質利益后離開教堂,到墨西哥偏遠的窮苦之地去佈道。他竭盡自己的全力去幫助那些處境悲慘的窮人,他的善舉使他在民眾的心目中成為道德高尚的象徵。但他的善良卻沒有給他帶來好報。妓女安達拉殺了人,被他救起,這一行為卻遭到國家和教會的迫害。他被革除神職,以前的好朋友唐·安赫爾神甫也不願意收留他。一天,納薩林在村子里化緣時碰到了當初同安達拉一起逃走的比阿特里茲,比阿特里茲姐姐的孩子得了重病,由於深信聖人般的神甫會創造奇迹,因此她懇請納薩林拯救孩子。在納薩林的祈禱下,奇迹出現了:第二天,孩子的病情大為好轉,比阿特里茲和安達拉自此追隨納薩林行善。但納薩林真誠的善意卻不是每次都有效,在一個鼠疫的蔓延的村莊,由於祈禱沒有發生效力,納薩林只得悲傷的離去。後來,他們三人碰到了比阿特里茲以前的情人平托,嫉妒的平托對納薩林惡意中傷,將納薩林說成是同兩個女人有染的花花公子。納薩林被不明真情的村民漫罵毆打,還被憲兵抓進了監獄。影片的最後是被押解的納薩林頭上纏著綁帶跌跌撞撞地走在灰塵四起的路上。

幕後製作


影片根據19世紀號稱西班牙的巴爾扎克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家加爾多斯的原著改編,布努艾爾將加爾多斯一百年前提出的思想移植到1900年代以獨裁者保爾·菲洛迪亞統治的墨西哥。這部內涵複雜的影片使布努艾爾的支持者感到困惑,雖然天主教批評家聲稱這是一部基督教題材的影片,但布努艾爾本人卻否認了影片具有基督教的寓意。布努艾爾自己認為,這部耐人尋味的影片的基本特性即是含糊,雖然藝術作品的基本要素是揭示奧秘,但任何企圖對影片中的人物作出合乎理性的解釋都是徒勞的。布努艾爾借這個故事表達了這樣一種獨特的觀點:宗教信徒在這個不合理的世界中是無所作為的。納薩林猶如現代社會的唐吉訶德,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抽象地理解“偉大的思想”和“神聖的信念”,而這種抽象的教義和虛幻的偶像卻無法拯救這個罪惡的世界。布努艾爾還藉此片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平等制度,而資產階級道德就是非道德。在1958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上,此片獲得評委國際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