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蝮

有鱗目蝰科動物

中介蝮為蝰科亞洲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七寸子、七寸蛇、麻七寸、扎嘎勒賣圖。毛蓋。分佈於亞洲中部俄羅斯、蒙古以及中國大陸的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多生活於北疆,多棲息於海拔900-1650米低山石隙或灌叢。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4000米。在中國大陸,分佈於橫斷山中段以南、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玉龍雪山。主要以蜥蜴為食,也見吃魚、蛙、鳥及其他蛇類。

地方名


七寸子(甘肅)、七寸蛇、麻七寸(青海)、扎嘎勒賣圖毛蓋(蒙古語)。
中介蝮
中介蝮

棲息環境


中介蝮
中介蝮
在新疆西部乾草原凡有石山洞穴或灌木叢的地方,多可發現此蛇。在甘肅平原、丘陵、高山、荒漠、半荒漠都有發現,曾在甘肅西部農村斷牆殘垣洞穴中掘出此蛇。在青海主要棲息林緣灌木叢、陽坡草地或者亂石堆。
生活於海拔620~2400米的平原、丘陵和地形起伏較大的山地,尤以山麓、麥田、路旁、碎石堆、墳地、岩縫、牧草茂盛、灌木叢生等處多見,亦見於荒漠、半荒漠地帶。夏秋時節為其活動旺季,炎熱時則早晚活動活躍,中午隱息。耐寒,10月末始漸入冬眠,翌年4月出蟄。性兇猛,但行動緩慢。食性廣,已知食鼠類、沙蜥、麻蜥、蛙類、山溪鯢、魚,亦食其他蛇類、小鳥及其卵、昆蟲。卵胎生,5~7月交配,8~9月產仔,每次產2~10仔,初產仔全長140~170毫米。

分佈範圍


中介蝮
中介蝮
在中國大陸,分佈於橫斷山中段以南、雲南等地。
在我國甘肅、內蒙古、寧夏、青海、山西、陝西、新疆均有分佈,浙江省境內也有少量分佈,國外分佈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和蒙古,屬於劇毒蛇種。
分佈於山西、陝西(秦嶺以北)、內蒙古(大興安嶺以西)、寧夏、甘肅(武威、敦煌)、新疆(天山南北坡,以北坡及托里、裕民、木壘等地較多見)。國外分佈於蒙古西南,原蘇聯遠東地區。

物種信息


全長0.5米左右。頭略呈三角形,頸明顯,有頰窩,瞳孔為直立棗核形,有“白眉”。上唇鱗7(2—1—4)枚或6(2—1—3)枚;頰鱗1枚;眶前鱗、眶后鱗各2枚;顳鱗2(1)枚+4(3)枚。背鱗23—23—19行,除最外1~2行光滑外均起棱;腹鱗157~178枚,肛鱗1枚,尾下鱗40~53對。背面黑色、灰色、土黃色、沙黃色或褐色,自頸至尾有白色細橫斑;腹麵灰黑色,布有不規則的深褐色或帶黑色的小斑點;頜部密布細黑褐色斑點。
中介蝮
中介蝮
全長雄性500+90mm,雌性530+70mm。背面砂黃色,具兩行深褐色圓斑,
左右圓斑往往併合,其間的
砂黃色在背面形成一列窄橫紋;眼后黑眉較寬,其上緣鑲黃白色邊。上唇淺褐色主要佔上唇鱗。鼻間鱗兩外側尖細而微彎向後;中段背鱗23-25行;腹鱗+尾下鱗187-229,平均207。有頰窩,有管牙。國內分佈於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以及華北地區,特別指出北京附近高海拔地區也有分佈。國外分佈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蒙古。在新疆棲居於海拔900~1650m低山多石縫和灌叢地方,夏秋季早上及午後在草場活動捕食,中午炎熱則隱蔽於石山洞穴或灌木叢下鼠洞中,陰涼天氣整天在外活動。9月中逐漸往背風向陽地方轉移,10月底或11月初進入冬眠。以蜥蜴或鼠為食物。卵胎生,8月產仔2~5條,初生仔蛇全長200mm左右。在甘肅棲居於620~2400m平原、丘陵、高山的麥田、路旁、石堆、墳地及村舍附近,除蜥蜴外,也見吃魚、蛙、鳥及其他蛇類。在青海,主要棲居於林緣灌叢、草地或亂石堆,主吃鼠類,也吃蜥蜴及鳥,垂直分佈可達4000m。

北京的分佈


主要分佈於北京1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和多石乾燥山地,在周邊縣區例如延慶懷柔以及門頭溝房山一代的高山山區。
中介蝮
中介蝮
哈里斯蝮體型稍大,肥碩,但攻擊性,毒性都較短尾蝮稍弱,一旦被咬傷輕者只需消腫,重者截肢,不會太過威脅性命。